?

淺議聯系生活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2019-11-14 11:30鄭蘭濤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提高效率小學數學教學

鄭蘭濤

【摘 要】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學生的身邊的經歷來探討抽象的數學問題,強化解釋和應用的過程,才能深化教學。聯系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效率;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26-01

引言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的機會,使他們能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數學具有抽象性,它包含有各種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概念和公式。小學生本身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起來具有難度,再加之枯燥無味,所以極易產生厭學情緒。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怎樣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是我多年思考的問題。

《數學課程課標》指出: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具有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貼近生活等特點。巧妙地將生活中數學運用到教學中跨行業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更生動

俗話說,好的開始始成功的一半,一堂課也是如此,好的導入可以激發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我發現教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情景圖離我們太遠,根本不適合農村小學的教學。所以我經常聯系身邊熟知的事物導入新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教北師大版三年下冊數學《我們一起去樂園》時,我感覺教材情境設計不符合農村小孩教育,因為農村小孩去游樂園的不是很多。于是我把去游樂園改成去王崗鎮淮羅風景區;我們身邊的景色,同學們都去過,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感興趣了教師教也就輕松多了。同時教學效率也提高了。

二、聯系生活,講解概念更簡單

小學數學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數的概念、運算的概念、量與計量的概念、幾何形體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統計初步知識的有關概念等。這些概念是構成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內容,它們是互相聯系著的。但是小學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

比如說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時,學生能記住概念,但是運用起來就出現了很多問題。這時我舉出生活中一個實例;我問學生:“同學你們都去過超市買東西,是嗎?”生:“是的?!睅煟骸澳敲促I3斤白菜的總價和買6斤白菜的總價,誰付的錢多?”。生齊答道:“當然6斤白菜的總價高了?!薄皩?,那么白菜的總價和所買白菜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就是正比例關系;一種量(白菜總價)隨著另一種量(白菜的質量)的變化而變化,且比值(白菜的單價)一定”;學生聽后恍然大悟,同我讓學生舉出生活的娜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

在教學反比例的過程中,我問學生:“如果你去潁上,是坐公交車時間短呢?還是騎自行車時間短呢?”學生異口同聲:“當然是坐公交車所用時間短了!”我讓學生分析一下,為什么坐公交車所用的時間短呀?生答道:“因為王崗到潁上的距離一定,公交車的速度快,所以用的時間就短了;自行車的速度慢所以用的時間就長”;“同學們說的對,在相同的路程下,速度越快時間就越短,速度和時間就成反比例關系”。學生聽完對反比例理解的深刻多了。

三、聯系生活運算容易理解

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正負數時,一天,學生問我:“老師我們學習過10-9=1;那么9-10等于多少呢?”,我聽完問題心想9-10=-1呀!但是我突然一想,他是四年級的學生直接告訴他結果,他肯定不明白。

我問他:“我們是不是才學過正負數呀?”

生:“是呀!”

師:“如果我有1元錢用+1表示,那么我要是欠別人1元錢,用數字怎么表示呢?”

生:“可以用-1表示呀!”

師:“今天老師帶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花了9元錢,還剩下多少錢?”

生:“還剩下1元。(10-9=1)”

師:“如果今天老師帶9元錢去超市買東西花了10元錢,還剩下多少錢?”

生:“錢不夠,老師還會欠別人1元錢呢!”

師:“對老師欠別人1元錢,所以9-10=-1,你知道了嗎?”

生:“老師我明白了,如果被減數不夠減數減時少幾,結果結果就是負幾。就像錢不夠時,欠別人的一樣?!?/p>

師:“不錯,就是這樣解釋?!?/p>

聯系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讓難以理解的運算問題很容易解決了。

四、聯系生活,加強公式的練習

公式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公式都各有其特點和作用,是數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將計算等數學問題以簡易的公式形式呈現出來。但小學數學公式教學過程不容樂觀,傳統以題海戰的方式教學,已經不適應當今學生的教學。學生對公式的運用特別生疏,特別是低年級同學。為了能讓學生熟記公式,我常常聯系生活教學公式。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節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時,為了讓學生能熟記面積公式,我把全班分成9組,每一組6人;下課后尋找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測量出它們的長、寬(邊長),然后計算出它們的面積。第二天上課時,我讓每組匯報,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的組測量的是練習本,有的測量的是課桌,有測量地板磚的,有測量橡皮的五花八門。每一組有測量員,有記錄員,還有計算員,他們分工細致。在操作過程中,他們熟練的掌握了面積公式。學習起來也有了樂趣。

五、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買菜要知道單價質量,運用數學知識就可以求出總價。再比如家里要刷墻就要知道墻的面積。我經常和學生說生活中一些關于數學是例,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運用于生活;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認識,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這樣就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大大提高了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朱德江朱育紅主編:六年級數學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華應龍黃利華趙艷輝主編:四年級數學上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4]何鳳波陳曉梅主編:三年級數學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提高效率小學數學教學
“游”刃有余 靈動課堂
瞄準目標,精細練習,提高效率
瞄準目標,精細復習,提高效率
剖析錯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