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生活化

2019-11-14 11:30何彩梅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重要意義生活化小學數學

何彩梅

【摘 要】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缎W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掌握,且可以讓學生應用所學習的知識來處理實際的問題。那么,對于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來講,則應當在教學課堂上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為基礎,并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有利于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認識,體會到蘊藏在數學知識中的無窮樂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69-01

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是一種教學活動,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就應該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充分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1.教學生活化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生需求。

小學生的思維仍然偏向于感性,而數學知識都是較為抽象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主導參與到教學中來,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這些問題來自生活或者數學知識內部,教師要創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動作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堅持生活化教學的方式。

2.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且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知道,在講解一些較為晦澀難懂的概念時,如果能夠結合生活實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目前,一些教師的數學教學仍然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太過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在數學公式的掌握上,只要求學生死記公式,卻不要求學生記住公式的來源及推導過程。學生由于缺乏對公式的理解,很容易與同類的公式相混淆,從而陷入更加迷茫的狀態。針對這一問題,一些教師用大量的同類習題來幫助學生記住公式,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有效增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反復練習的結果只是強迫學生記住這一公式,方便以后遇到同類試題時生搬硬套而已。數學教學中最關鍵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只有掌握了數學思維,才能使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現代的數學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數學思維的培養,無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對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1.導入生活化,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熟悉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內容最容易被學生接受,類似的學習對象容易被學生感知,并能促進知識的遷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生活情境導入課堂,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創造性地把教材中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生活問題。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一個外出春游的活動,外出時出示紅白兩件上衣和黑綠藍三件褲子讓學生搭配出不同的穿法去游玩。不同的學生會搭配出不同的套裝,有的學生喜歡白上衣和黑褲子、有的喜歡白上衣和綠褲子、有的喜歡紅上衣和黑褲子等。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喜好出發,帶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積極主動地去探求新知識。

2.將知識生活化,從虛擬化到現實化。

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引導學生對現實世界的客觀事物數學化,把數學概念、數學命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將數學知識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經驗得以提升成為“數學”。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常用的容積單位升、毫升的認識時,教具準備了學生們所熟知的“一盒牛奶250mL、一瓶礦泉水550mL、一桶桶裝水25L”這些不同的實物。通過這一系列的實物,讓學生看到了、摸到了升、毫升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大小。最后讓學生舉例說明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體積可以用大約1L、100mL、500mL、50L來做單位。這樣,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經過討論、探索、交流等活動,獲取了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認識及其進率的轉換,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練習中創設生活情境,提高操作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币龑W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例如:《認識人民幣》一課,在學生對人民幣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后,創設超市購物的生活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由學生輪流扮演顧客和收銀員,用學具(人民幣)按出示的物品標價付給小組中的收銀員,收銀員按價收錢并負責找錢,其余同學評價他們的交易是否正確。這樣用模擬的生活體驗把人民幣的應用掌握下來,讓學生通過買賣物品,在生活中體驗知識,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

4.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例如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馬路邊植樹、小朋友排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廣闊的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在平常事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教學時,讓學生為自己的校園設計植樹方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體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系,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讓學生實現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更可以提高其對生活問題的應變能力和解決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立足生活實際和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的發展規律,從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著眼,幫助學生在生活與數學之間架構起溝通的橋梁,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進而實現新課程改革對于數學生活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2]郭成,徐燕剛,張大均.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觀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條件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4,(2).

[3]由英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析[J].神州,2017(25).

猜你喜歡
重要意義生活化小學數學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公路橋梁加固設計及其施工建議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