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德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探討

2019-11-15 08:44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長江叢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德語跨文化交際

■任 玲/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前言

隨著高校德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跨文化交際已成為高校德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已被納入課程考試。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的人利用德語進行交流。為了解決文化差異,使雙方有效溝通,除了掌握德語的實際語法和詞匯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不斷擴大各種文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了解德國和德語區的文化習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在德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意義

德語教學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培養學生運用德語的實踐能力,使學生了解德語地區的社會、科學、技術和文化,從而與德語地區的人們實現相互交流。因此,跨文化交際不僅是德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也是德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而且要求學生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充分體現了跨文化交際在大學德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的最大障礙,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可能導致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使交際雙方認為對方不了解和尊重自己,從而破壞了正常的交際,導致誤解甚至引起矛盾。為了正確、有效地開展跨文化交流,高校德文教學應重視跨文化教學,使學生了解德語使用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點和風俗習慣,培養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高校學生德語學習中的常見問題

(一)德語實際交流中的障礙

1、不敢用德語交流

由于語言環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的德語口語能力普遍不強,對德語交際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其次,他們害怕用錯單詞或語法、或者發音和語調不標準受人嘲笑,所以他們不敢開口用德語交流。

2、不想用德語交流

許多大學生對德語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學習的目的只是應付各種考試。雖然德語水平高,口語能力強,沒有嚴重的溝通障礙,但在主觀上并沒有使用德語的興趣。

3、不能用德語交流

大學生在德語學習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書面知識的學習,因而不能用德語進行交流。他們專注于語法、詞匯、閱讀和寫作。他們的口頭和聽力訓練內容較少,德語口語的實踐能力存在不足。

(二)德語學習的常見不良習慣

1、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是很多學生學習德語的共同習慣,學生面對大量單詞記憶以及詞法和語法的運用多采用這種學習方式,這種方式非常機械效率低下,難以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死記硬背的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語的特點和語法結構,更會嚴重影響學生對德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2、缺乏獨立思維

高校學生受長期的被動接受式教育方法的影響,通常缺乏獨立思維能力,往往具有很強的盲從性,在學習中,往往圍繞教師為中心,缺乏對知識的獨立理解和認知,在對德語的感悟中缺乏主動自覺性,難以對德語學習形成自己特有的方法和領悟。

3、不愛閱讀德語書籍

由于學生德語水平和學習興趣的限制,很少有高校學生喜歡閱讀德語課外書籍。由于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面對難度較高的德語教材已經顯現出難以應付的疲倦之態,根本沒有興趣和能力再去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知識面僅僅集中在教課書中,德語學習視野受到嚴重局限,對德語地區的文化特點知之甚少。

四、跨文化交際視野下德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在高校的德語課堂上,很多老師仍然奉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占據大量時間,盡管對重要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充分的講解,但留給學生思考、發言和交流的時間很少,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激發學生使用德語進行交流的興趣。

(二)注重考試,忽略跨文化交流和學習能力培養

在應試環境的大背景下,高校德語教學依然最為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執教水平的重要依據。而跨文化學習和交流能力表現了學生對德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考試中占據的比例較低,難以定量進行衡量,因此容易造成教師對這種能力培養的忽視。

(三)教學內容單調

當前的大學德語教學很多教師依然采用以教科書為依托,進行“黑板板書”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可拓展性,時效性也較為落后。大學教材上的很多內容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難以適應日益變化的語言文化發展步伐,而且由于受教材的約束在內容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方面也有較大的不足,不利于互動式課堂氛圍的培養,學生很少有自主交流的發揮空間,更談不上跨文化交際。

(四)教師知識局限

高校的德語人才相對匱乏,教師主要是德語專業畢業,一部分教師的德語專業學習只是在國內的師范院校中進行的盡管精通德語中的各種詞法和語法,但對德語區的文化、技術、宗教信仰和社會形態缺乏廣泛而深刻的認識,在教學活動中難以對學生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五、有效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滲透方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

在大學德語教學中,教師主要重視詞匯掌握和語法教學,脫離語言學習的文化背景,使課堂教學內容較為枯燥乏味,缺乏實用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因此,高校德語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高校德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大落實跨文化交際在德語教學中的滲透。

(二)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高校德語教學方法更為注重語法和結構,而容易忽視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關系,導致學生缺乏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出現在實際語言運用時出現不準確和錯誤的情況。因此,教師應根據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實際需要,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交際教學法是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徑,能使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和語言使用情況做出相應的反應,提高學生使用德語的準確性。

(三)設置開放性德語教學課程

在大學德語教學中,要有效地進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應設置開放性的教學課程,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氣氛下提升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開放性課程主要是指為學生設置適合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中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學習的轉變,進而有效提升德語學習的效率。

(四)搭建互動課堂

跨文化交際教學較為注重主題式的德語情景會話交流,利用主題情景交際中能使學生逐漸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并在交際的實際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對方進行順暢的交流。此外,在課堂上除了情景交際外,還可以為學生創造課堂外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形成課堂授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不斷拓展德語課堂的廣度。

(五)引導學生多了解德語區文化

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接觸德語地區的文化知識,增強對德語地區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梢酝ㄟ^閱讀德文書籍,觀看德語電影,與德國留學生進行聯誼活動等形式提高學生對德語區文化的興趣,全方位的吸取德國文化。此外,學校要充分發揮外籍教師的文化交流作用,讓學生在于外籍教師學習過程中更深入了解德語區文化特點和生活習慣。

六、結語

總之,培養高校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要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入手,學生要克服心理障礙,盡可能的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德語口語練習,逐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拓展自身知識面的廣度,為學生建立自然的語言環境,將跨文化交際融入到日常的德語教學中。

猜你喜歡
德語跨文化交際
情景交際
跨文化的兒童服飾課程初探
交際羊
兩塊磁的交際
德語學習中英語的干擾性問題及其在德語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德國1/5小學生不會德語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丹麥小店流行取“難聽的”德語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