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為載體的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模式研究

2019-11-15 10:36
電影文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活態載體傳統

劉 丹 楊 會

(1.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2.華東師范大學 傳播學院,上海 200062)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區別于出土文物的不可復制性,是根植于民間的優秀文化積淀,是承載民族文化符號的基因,而基因能夠存續下去的唯一要求是“活”的載體,構建和創新有利于非遺活態生存、傳承的文化環境和路徑,才能讓其在現代生活中煥發出新生活力。2016年,原文化部組織編寫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操作指南》,指南中的一個重要記錄手段就是“影像記錄”,在現階段通過影像的方式記錄和傳播“非遺”文化,對其保存、傳承和發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一、影像與“非遺”文化傳承溯源

總體來說,“非遺”文化和影像媒介的發展經歷了合、分、合的三個發展階段。早期的影像媒介較為單一,在中國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制作與人才培養還沒有進入專業化階段之前,絕大部分的電影都以傳統戲曲作為表現載體,中國最早拍攝的電影《定軍山》就取材自《三國演義》,再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仙配》等,這些影像作品恰恰是現今的非遺戲曲題材,這說明運用影像方式記錄表現“非遺”文化并不是新生事物。

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和影像媒介類型的多樣化,由于制作成本和商業回報等問題,專門針對非遺文化傳承拍攝的影像作品數量遠不及商業電影,但它以更多樣化的形式存在于影像作品中。1996年上映的電影《秦頌》,取材于秦王嬴政與高漸離的歷史故事,影片大背景雖然是一部雄渾的政治寓言,但期間穿插的“琴以載道”“琴道精神”以及古琴的演奏方式都成為影片營造厚重歷史感不可替代的非遺素材。

21世紀,我們步入信息化社會,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等媒體的出現,以影像作為載體對非遺文化進行記錄和傳播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二者之間又開始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由吉林電視臺出品的《戲夢關東》就是以傳統非遺戲曲“二人轉”為題材的紀錄片,講述了二人轉這一古老、淳樸,來自關東故里的美好腔調和溫暖感動的民間藝術形式,它吸取了“蓮花落”和東北秧歌的精華自成一格,歷經300余年的發展,在老藝人們戲夢交織的悲歡記憶歷程中,隨著時間慢慢游移,最終成為關東戲曲的典型代表。影片依托老藝人的回憶之旅,探討了古老年代里精神生活匱乏條件下,二人轉對關東父老的精神慰藉。鏡頭自長白山腳下出發,穿梭于東北的城鎮和鄉野之間,攝制組通過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對老藝人們的表演技巧、二人轉冊子等做了真實性的記錄,以他們的戲曲情懷和溫暖記憶為敘事主線,略含淡淡憂傷的鏡頭似乎傳達了在這個娛樂時代里傳統戲曲的無奈。再如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作為近年來鮮有的聚焦“非遺文化”傳承題材的電影作品,影片以憨厚父子拜師學藝路途上的對話為開篇,表達了對傳統藝人的尊重與敬畏。村上人以能身后享受焦三爺的《百鳥朝鳳》為榮,而嗩吶藝人更是以其為最高目標。影片以嗩吶藝人一生經歷的學藝難、守藝更難為主線,通過對嗩吶這一傳統技藝師徒傳承的全部歷程的描繪,詮釋了傳統非遺匠人們守住文化靈魂的堅強決心。

二、以影像為載體的我國“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

“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非遺已經開始具有的了生態文化屬性,借用考古學中對文化的界定——同一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非遺文化是指與非遺本身相關的所有要素。以下將從非遺技藝、非遺傳承人、非遺創新三個非遺文化的最核心要素入手,對影像載體與非遺文化活態傳承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

(一)影像載體是對非遺技藝的“活化”

“活化”,意為“激發”,指某一物質從其無活性狀態轉變為具有活性狀態的過程。這里引用這一化學中常用的名詞是指:通過影像載體記錄和表現可以使“非遺”煥發生命力。2018年春節播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著實讓章丘鐵鍋“火”了一把,“鍛打三萬六千錘,勺底錚明顏色白”,正是通過攝影機對章丘鐵鍋這一項傳統手工藝的記錄和表現,使廣大的觀眾接收到了這一優質傳統手工藝的信息,紀錄片播出不久就出現訂單暴漲、一鍋難求的局面,觀眾正是通過這種影像記錄和表現的方式,讓默默無聞的章丘鐵鍋一夜成為“網紅”。雖然目前章丘鐵鍋網紅的熱乎勁已經慢慢消退,消費者趨于理性,有報道稱,章丘鐵鍋經歷了四個月潮起潮落,“潮落”現象是正常的市場淘汰規律,是對濫竽充數的無良商家的重新洗牌,并不能否認影像載體猶如一支強心針注入了這一項非遺傳統手工藝。由此可見,運用影像的方式可以全面、客觀地記錄非遺的各方面,同時影像可以對非遺起到更廣泛的推廣宣傳作用,讓非遺在現代社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新媒體影像與傳統影像相比,其制作主體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非遺類題材的影像作品大都是由實力雄厚的專業電視臺來完成,例如《故宮100》《如果國寶會說話》等,而新媒體影像時代,先是一些互聯網視頻門戶網站也加入進來。目前,自媒體也成為非遺題材影像作品制作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群體,例如目前知名度較高的自媒體“二更”,省級非遺傳承人與“二更”自媒體平臺合作,在平臺上發布了一條名為“揚州胭脂蘇州化,常州梳篦第一家”的微紀錄片,作品時長僅6分34秒,以常州梳篦傳承人邢糧的陳述為主線,講述了常州梳篦的發展歷程、制作工藝等,在“二更”發布后點擊量就達到了200多萬人次。2016年暑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一批碩士、博士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將他們“探寶之旅”與廣大網友分享,引起社會對非遺項目及其傳承人的廣泛關注;2015年阿里巴巴(文化中國)在浙江杭州舉辦了一場“網絡紅人向非遺傳承人一對一拜師學藝”的同步直播吸引了百萬網友的圍觀。

(二)影像載體是對非遺傳承的“活學”

非遺活態傳承除了要“活起來(活化)”還要“傳下去”,即非遺技藝的“活學”。通過對非遺傳承人的采訪中得知,目前較為困惑的是缺乏具有吃苦精神、能坐得住的傳承人。年青一代的思想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遠離了傳統非遺文化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土壤,使得一些扎根于農村的傳統手工藝和表演藝術面臨“失傳”的局面。一方面,大多數非遺的傳承方式仍然沿用傳統的“師徒”制,師徒之間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沒有可供參考的文字或圖紙資料,更別提演示視頻資料,這也導致在傳授過程中難免有錯漏和遺失,一旦師父對徒弟的學習態度不滿意,存有“留一手”的想法,則會有可能造成這一非遺項目在傳承過程中的缺憾。另一方面,自然規律使得傳承人的數量越來越少,同時受到傳統思想的制約,有些傳承人固守“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清規戒律,這一點在電影《霸王別姬》和《百鳥朝鳳》中都有體現,這兩項傳統藝術在師承方面有嚴格的標準,就像《百鳥朝鳳》所表現的那樣,傳承人經過層層篩選和考核才能真正學到“絕活”。新的傳承人培養的速度不快,數量也不多,尤其是目前年輕人不喜歡傳統手工藝,面臨后繼無人的局面。如果能夠說服傳承人以影像記錄的方式展現他們的技藝,即使傳承人隨著年齡增長而仙逝,但手藝的精髓還能夠通過影像記錄、講述的方式保存下來,可以解決非遺活態傳承的一大難題:傳承人的活態傳承。

現階段社會各界都處于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之中,社會各個領域都在融合信息技術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往虛擬現實技術一直被認為是高新技術,但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非遺傳承與保護中。中式家具中的榫卯結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孫勇團隊設計制作了一款app,這是一款關于家具榫卯介紹的手機應用,整合了27中常用榫卯結構,從材料、工藝和結構方面對每一個連接結構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包括動畫演示、交互操作、文字和圖片介紹,通過動畫演示和交互操作還原榫卯復雜的結構,是對所有展示資源的整合。這款app設計的思維為非遺提供了一個可以復制和推廣的范本,較好的互動操作可以吸引觀眾沉浸精美絕倫的非遺技藝中。這款app上架不久便被蘋果應用商店推薦,出現在了焦點圖以及推薦首位的位置。

(三)影像載體是對非遺創新的“活用”

2005年3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痹趪艺叩姆龀窒?,一大批優秀的非遺文化題材影像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在互聯網平臺崛起,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勢迅速獲得了社會尤其是年青一代的認可。隨著移動互聯網速度的提升,各種依托手機端的影像媒體應用,集合了數字視頻、網絡交互游戲和虛擬現實技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影像作品的主角被社會所熟知,這類平臺的特性恰恰適合了非遺文化活態傳承中“活用”的發展要求。

網絡視頻app是近年來數字媒體在發展進程中創新發展出的一種微視頻傳播和展示平臺。對于一個視頻作品展示平臺來說,能夠讓參與者高效率、低成本進行創作是提高其在互聯網平臺的熱度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以微視頻為例,這種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今年9月,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河南赤壁與快手短視頻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酒香也怕巷子深”,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鶴壁的深厚歷史文化資源一直未被很好地開發利用,此次鶴壁選擇快手作為推廣宣傳陣地,有報道稱這是一次歷史人文與數字媒體的完美“遇見”。由此可見,微視頻并不是在新媒體興起之后出現的,而是由于這一類型的視頻作品更適應數字化、信息化媒介平臺的傳播而逐漸被社會大眾認可。

通過影像載體和新媒體實現“非遺”的真正活態傳承,以直觀、開放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走進非遺。與傳統影像媒介相比,新媒體依托快速發展的移動終端和網絡模式,具有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發布迅捷、覆蓋廣泛的傳播優勢。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深入,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只有及時抓住融媒體時代向智媒時代轉變的有利時機,結合非遺文化自身的內涵和特質,游弋于各類新媒體影像形式中并找尋最恰當的契機進行有機融合,才能激發自身在智媒時代下活態傳播的影響力。

三、結語

作為民族文化的基因符號,非遺已然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對非遺進行保護、傳承和創新的大背景下,借助影像載體對非遺文化進行活態傳承,可以更為全面和直觀的形式讓廣大受眾感受非遺的迷人魅力;可以讓非遺技藝真正走進現代生活,讓非遺在現代審美中煥發新的光彩;可以讓非遺傳承人脫離瀕臨失傳的尷尬局面,觀眾可以通過影像作品感受匠人及其技藝生活的土壤。

猜你喜歡
活態載體傳統
活態中醫藥傳統知識數據庫的構建與應用意義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在“活態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活態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