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與時尚融合的中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手法

2019-11-23 00:08陶婉芳
大觀 2019年9期
關鍵詞:時尚融合傳統

摘 要: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人口眾多,有著五十六個民族,在當前新時代服裝設計的沖擊下,出現了傳統民族風格服裝設計與現代時尚服裝設計方法相融合的趨勢。傳統民族風格服飾具有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因為工藝繁瑣而且加工較難,不易生產,現代時尚風格服飾有著潮流化、年輕化的特點,兩者相容,可以取長補短。這不僅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有效繼承傳統文化,還能拓展設計團隊的設計理念。文章就傳統與時尚融合的中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手法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傳統;時尚;融合;中國民族風格

一、中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中傳統元素運用的特點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國土面積廣大,有著五十六個民族,且每個民族均有著獨特的服飾藝術和文化,如漢族的漢服、唐裝,蒙古族的長袍,藏族的藏服,滿足的旗裝與馬褂,錫伯族的傳統獸皮裝等,均彰顯著民族的個性。這些服飾的設計應用也顯示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共存的國家。關于我國民族服飾的設計的個性化如何運用,基本上有以下觀點:首先,部分學者認為,傳統民族服飾特點運用到現代時尚服裝設計中,需要展現出我國文化的內涵與個性,不能僅停留在表面,從而流于形式,在西方國家的服裝設計中,將中國傳統民族服飾的風格運用其中,并沒有展現出民族的個性色彩,而只是徒有其表,只有形沒有內涵,受到了我國學者的批判;其次,部分學者認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已經喪失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在現代的設計中并沒有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最后,還有少部分人認為,我國的服裝設計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而更具有時代的特點,增強審美趣味。

傳統民族服飾均是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不斷改進形成的,在與現代時尚服裝設計的融合中,應當在保證服裝設計具有時尚、個性的基礎上展現傳統文化內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筆者認為,傳統民族服飾與時尚服裝設計的融合趨勢正處于初期融合階段,這個時期既是融合創新也是極具挑戰的時期。因此,在服裝設計中,設計者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融合設計的質量,堅持積累經驗,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來做好創新融合之路,為未來傳統民族服飾與現代時尚設計的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中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中現代服裝設計理念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人們出國旅游、學習已經十分尋常,不再像以前一樣是新鮮事了,所以現代服裝設計理念中,主要以國際化、開放化、時尚化為主要價值取向,在設計具有傳統民族風格的現代化服裝過程中,應當保持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的有效結合。自古以來,服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如在清朝年間,其他西方國家已經盛行西裝,而我國受到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導致先進思想、先進的文化藝術傳播受到了阻礙,普通民眾對國外一切事物都是漠不關心,基本沒有任何概念,依然穿著繁瑣的古代服飾,且女性還需要裹腳,人們遇到天災總是祈求蒼天神靈庇護,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嚴重禁錮。而在民國時期,受到西方先進思想的沖擊,我國出現西裝、旗袍、中山裝等多種服飾并存的情況,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人民的思想在改變,逐漸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到目前為止,廣大群眾的服飾類型已不再單一,展現出便捷化、休閑化、年輕化的特點,且每種類型的服飾均有著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相融合的理念運用到民族服飾的設計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來展現特點的鮮明性,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三、傳統與時尚融合的中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手法

(一)解構手法

解構手法是現代服裝設計手法的主要方法之一,該派別崇尚解構主義,解構主義起源于20世紀后半葉的法國,該流派興起后,大肆辯駁形而上學等哲學觀點,在邏輯上否定傳統的美學、力學、功能等設計原則,此類派別的設計者認為傳統的設計學過于形式化,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優點,所以,對現代美學僅是批判的繼承。解構手法一派否定傳統設計流派的固定結構設計方法,宣揚解構,亦為分解結構,通過設計師主觀性,在其中加入其他理念,如自由理念、時代理念等,不拘泥一格。對于服裝設計來說,主要是通過設計理念對服裝的造型、材料、顏色、款式等進行具體規劃設計,在結構手法中,此類元素皆可被分解,通過特定的手法進行組合,可以呈現更加新穎的樣子。我國傳統民族服飾,如漢服、苗服等均可被解構手法所分解,眾所周知,傳統民族服飾均具有其民族獨特性,各民族服飾均有其內在含義,通過解構手法將其分解并結合現代化設計理念進行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原有的內涵,并為其增添獨特的審美價值觀念以及時尚感。如封建時代,龍紋一般只會出現在帝王的服飾中,代表著真龍天子、權利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含義,通過解構手法,使用不同的顏色將龍紋重新組合,可以展現出不同的感覺,丟棄了傳統封建觀念。

(二)對比混合手法

對比混合手法也是目前較為主流的一種服裝設計手法,屬于后現代主義流派,與解構主義有著相同點,均反對傳統的哲學理念,使用該手法設計時,反對整體性、理性,倡導并置、拼貼以及挪用等。運用該藝術設計手法進行設計,會打破傳統民族服飾的整體性,將民族服飾中的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元素提取出來,然后將其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使用與傳統元素對比較強的現代元素進行組合,可以在同一服飾上看到傳統與時尚并存而又不失風雅的感覺。如現代的土家族和苗族服裝,對苗繡和土家織錦都進行很多部分的提煉與創新,有的還彼此結合來運用。

(三)裸露手法

相比解構手法與對比混合手法,裸露手法顯得更加時尚化、開放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在穿著方面都非常保守,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長期束縛,服飾不能過于緊身而展現體型曲線,因此在封建王朝,女性服飾寬松肥大,遮蓋了女性的曲線,直至到民國時期,受到西方先進思想的沖擊,出現了旗袍,且出現了裸露部分軀體的現象。裸露手法是一種在現代思想觀念下,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一次偉大嘗試,通過特定的方法,在服裝設計時,裸露出部分軀體,使客戶可以在不失優雅的情況下顯得更加時尚、典雅,讓穿著者個性化特征彰顯出來,將傳統民族服飾的服裝特點,融合到現代時尚服裝設計中,可以改變民族服飾所代表的傳統理念,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四)量感擴張手法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生活習慣、穿著服飾都不一樣,傳統民族服飾雖然種類繁多,但均受到傳統思想的嚴重束縛,不能展現出穿著者的個性。隨著當前人們思想的不斷開放,出現了量感擴張手法,該方法可以在不失時尚感的基礎上提高服飾設計的個性感。要知道傳統的民族服飾雖然種類多樣,雖經過長期的發展多數民族服飾均未進行過改變,而當前現代化時尚服裝設計具有時尚化、個性化的特點,且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定制服裝。量感擴張手法能夠對傳統民族服飾中的圖案、款式、紋飾、顏色搭配等進行合理的擴張,將其展現在現代服裝面料上,不僅可以使服裝顯得更有藝術感,而且更時尚且還能張揚個性。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穿衣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服裝設計中,出現了傳統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趨勢。我國傳統民族服飾的特點鮮明,有著各自不同的內涵和寓意,現代服飾是時尚、個性的結合體,將傳統民族服飾和現代時尚服裝設計理念相結合,能夠設計出更具特點的民族服飾。關于融合趨勢下的服裝設計手法,本文詳細分析了解構手法、對比混合手法、裸露手法以及量感擴張手法,希望可以為我國民族風格服裝設計的發展獻出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吳春勝,張慧坤.論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推演法及其構思模型商榷[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1(4).

[2]喻英.中國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安徽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2).

[3]王璇.現代服裝設計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2(16).

[4]張娜.傳統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與整合[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6).

[5]李正淼.服裝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審美與藝術價值運用淺析[J].網絡財富,2010(4).

[6]鄒麗紅.繪畫色彩形式語言在當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意表現[D].山東師范大學,2010.

[7]費飛.論傳統元素拼接下的當代中國風格設計[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8).

[8]方懌.通俗與流行的承諾:淺析服裝設計中的波普風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4).

作者簡介:

陶婉芳,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裝。

猜你喜歡
時尚融合傳統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少年力斗傳統
環保很時尚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只為寫作的慢時尚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