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科學之光更加閃耀
——致敬科技星空的璀璨群星

2019-11-29 08:45溫競華,張泉
科技傳播 2019年16期
關鍵詞:核電

他們不斷進取、謀求超越,打造出一張張閃亮的“國家名片”;他們忠于理想、勇于創新,在世界前端的科研領域里探索中國答案;他們淡泊名利、執著堅守,甘做科技教育路上的“點燈人”……

這些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用責任、毅力與擔當,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創新奉獻的故事,彰顯出科學家精神的蓬勃力量。

不斷超越,讓世界見證“中國速度”

時速300 公里動車組讓我國鐵路客運裝備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CRH380A 動車組創造了時速486.1 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跑出了時速350 公里的世界高鐵最高運營速度……

進入高鐵裝備行業十余年,她主持研發的一代代高速列車,用一個個驚人的數字刷新著世界對中國技術和中國速度的認知,為全球高鐵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桿。

她是我國高鐵裝備行業唯一的女總工程師,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梁建英,高高的個子、眉宇間的英氣,讓她在一眾須眉中也分毫不讓。

是什么讓梁建英不肯停歇,不斷超越?“廣袤的國土、巨大的客流量、復雜的地貌、國家的支持,你不做到世界最好,對不起這個國家和時代?!彼@樣說。

創新之路并非坦途。

“復興號”在全國各地進行線路試驗的一年半時間里,梁建英研發團隊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凌晨4 點開始整備,白天跟車試驗十余個小時,晚上整理當天試驗數據、制定第二天的試驗方案,每天休息時間不超過5 小時。

最熱的時候,車廂里高達四五十攝氏度;最冷的時候,試驗現場僅有零下二十多攝氏度。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歷經4 年多的艱苦攻關,整車阻力降低12%,噪音降低4 至6 分貝,平穩性指標達到優級……2017 年,全面優化的“復興號”動車組問世。

步履不停,再攀高峰。如今,梁建英團隊又投入到時速600 公里高速磁浮列車的攻關?!跋嘈旁诓痪玫膶?,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速列車將飛馳在世界的最前沿?!彼龑ξ磥沓錆M信心。

忠于理想,以勇于擔當踏實創新之路

作為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實現了核電從“借船出?!钡健霸齑龊!钡目缭?。

不少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是:反對天神,即反對薩滿最高神。從行文語氣上看,不少著述大有否定這一人物為正面形象的意思。前文已經講了,這兩句詩中所說“天神”究竟當屬哪個宗教范疇尚是較為復雜、難以一刀切的問題。其次,這兩句詩除表現出一定的宗教思想之外,難道就不蘊含著其他的人文思想嗎?詩文中何嘗不是體現出蒙古民族勇敢、尚武、不畏強暴、不怕艱險的精神和性格,怎么能說其中不蘊含著很高的文學審美價值呢?“緊緊”抓住這兩句詩文是不錯的,但“僅僅”看到其中所反映出的宗教意識就失之偏頗了。

核電安全至關重要,稍有差池便是“一失萬無”。提高安全性是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自研發伊始就定下的首要目標,他帶領團隊創造性地提出“能動和非能動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為核電站打造多重保險。

然而,由于這一方案的工程量較大,在研討會上,技術專家們擔心工期不能按時完成,更傾向于保守設計。就在方案即將被否之時,邢繼鄭重地念出了那段早已準備好的發言:

“建設完全自主的核電站,是三代核電人的夢想,它應該有更高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我們有信心去實現它?!?/p>

抗震是核安全研究中的重要一環。邢繼團隊將“華龍一號”抗震能力目標設定為0.3G,是世界最高級別。起初項目計劃采用進口的應急柴油機配電柜,但最終國外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卻沒能達到抗震要求。

突如其來的變故沒有讓邢繼團隊降低對抗震能力的要求,他們轉而與國內的核工業企業聯合攻關,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國產配電柜。

如今,中核集團在建的海內外四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是全球少有按照進度計劃建設的三代壓水堆核電項目,有望打破國際核電領域“首堆必拖”的魔咒。

在智能產業領域,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云霽也在為建立以中國技術為主導的、開放共贏的產業新生態而挑戰創新。

這個“80 后”帶領團隊研制出國際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芯片,為其取名為“寒武紀”,用地球生命大爆發的時代寓意人工智能的未來。

一副細框眼鏡背后藏著天馬行空的想法。陳云霽曾在論文中將深度學習處理器體系結構命名為“DianNao”,在國際會議上,外國同行總被這個名字折磨得“舌頭打架”?!暗@對他們來說更具魅力,因為之前沒有中文發音的結構?!彼f。

得益于他的技術創新,寒武紀智能處理的能效達傳統芯片的近百倍,能在手機上實時、高效、節能地實現機器視覺、自然語言理解、圖像搜索等關鍵智能應用,目前已經應用在華為Mate10、榮耀V10 和P20 等數千萬臺手機中。

2016 年,寒武紀被世界互聯網大會評為全球十五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之一。

甘于奉獻,用科技之光照亮學子心田

從青春飛揚到鶴發銀絲,50 年來,他始終堅守一方講臺。

在他教過的萬余名學生眼中,他是從不缺席的“勞?!苯淌?。

如今他年過八旬,站上講臺依舊意氣風發。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值傳熱學專家、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陶文銓,他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領域。

既“不能耽誤學生的一堂課”,又要做科研、推動研究成果落地,陶文銓像擠海綿一樣擠時間,上午9 點投入工作,凌晨3 點學生還能收到他的郵件。

講過無數遍的數值傳熱學課程,陶教授每次都設法引入新內容,從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大呼他的課“有料”。上大課的教室有364 個座位,還是有學生“買站票”,他便買了20 個小馬扎,課前在教室里擺好。

甘為人梯,桃李滿園。他指導過的學生中,已涌現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等多位國家棟梁和優秀人才。還有更多的學生受他影響,扎根西部,服務地方。

有人堅守講臺傳道授業,有人走出教室躬身科普。2015 年,一座農村中學科技館在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尋烏中學落地,物理老師黃才發兼任起“館長”,把這份義務工作當成事業般干得起勁。

光是體驗展品還不夠,機器人組裝比賽、無人機試飛體驗等活動層出不窮,大大豐富了這些鄉村學生的課后時光。

孩子們的眼睛亮了。這個當時還在跟貧困斗爭的小縣城,有什么在悄悄改變著。

打開科學之門,播下夢想的種子。尋烏中學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物理學習熱潮,各類競賽成績多點開花,畢業生接連考取北大清華,到更高的學府逐夢。

科技館不僅造福了尋烏中學的學生,黃才發還把它送到更偏遠的村小。田間地頭,汽車難走,他就騎一兩個小時摩托車,背著馱著也要把展品帶去。

他說:“我自己是農村娃,我深深理解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和渴望,我愿當一座讓他們通往科技殿堂的橋梁?!?/p>

猜你喜歡
核電
第四代核電 高溫氣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點亮核電未來
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突破5000萬千瓦
2020年核電活動安排
中國核電等待重啟
中國核電十大新聞2017
走進核電全產業鏈
韓國去核電背后
核電鏈接
中國核電生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