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課教師即研究者

2019-11-30 04:04蔡若芙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思政課研究者教師

摘 要: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入分析了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科學總結了思政課教師的重大責任,堅定了思政課教師的教學信心,為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政課教師即研究者,不僅是思政課教師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研究者

一、教師即研究者

“教師即研究者”,是一種糾偏性主張、一種強調性觀點。這種說法可以更換為教師就是研究者,教師等于研究者。這是對傳統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概念的躍遷,是對教師本職工作內含研究要素的強調。教師的研究是一種“行動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有能力通過系統的自我研究、通過研究別的教師和通過在課堂中研究實現專業上的自我發展。這既是教師日常生活意義的實現,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價值追求實現的途徑、職業幸福增強的必需。

英國著名的課程學家斯騰豪斯在 20 世紀70 年代倡導的“教師即研究者”運動。他認為教育的理想是:“每個教室都是一個實驗室,每位教師都是科學共同體的成員。他第一次將“問題的解決者”“課程的開發者”“變革的成員”“社會科學家”融入教師的角色之中,鼓勵教師批判、系統地考察自己的實踐,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課堂與教學實踐。這樣,教師研究的基本性、重要性便被推到了醒目的位置上。

早在80年前,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好的教師,他必是一方面指導學生,一方面研究學問”的觀點。認為教師要不斷“研究新的學問,求新的進步”。還指出了教師的天職是變化,自化化人,并且教師要看重變化。

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教師特別地位與政府間特別會議中指出,應該把教師工作當成一門專業,它需要教師有專門的知識和特殊的才能,并且經過長期的努力研究才能得以維持。經過國外多年的對教師參與研究的呼吁,教師研究在西方逐漸成為了一種國際運動。

教師要做教學與課程的研究者。其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教學對象一一學生的一般特點和不同時代學生的特性;研究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以及在實施教學方法中出現的新情況;研究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到課程的改革中去。積極的修訂和開發新的課程。研究如何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有選擇的、恰到好處的運用于課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想成為教學與課程的研究者,就需要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樣才能迎接新的挑戰,也才能真正的適應新課改和社會的發展。

二、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對思政教師提出新的要求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分析了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科學總結了思政課教師的重大責任,堅定了思政課教師的教學信心,為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要當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牢記增強理論底色、彰顯職責本色、打造教學特色三重使命。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特別強調了教師的重要作用: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二)學生思想觀念變化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當今學生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現在的高校學生大多是90后,其自身的心理特點較之以往的大學生,更具有時代的特點。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使用過“灌漿期”這一術語來形容大學生的人生階段。在此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總書記又使用了“拔節孕穗期”這一引人矚目的說法。這兩個提法都是以莊稼作比方,生動地描摹出青少年精神成長的歷程和特點?!鞍喂澰兴肫凇笔且粋€概括性、象征性的說法,它從總體上提示出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典型特征。只要了解這些具體階段和過程,才能更好地掌握青少年時期的總體特征。面對這些學生,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空洞說教,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造成師生情緒上的對立,不能產生任何教育效果。因此,教師要扮演學生成長的引導者、領航人的角色。這也要求著思政教師加強在思政教學方面的研究,適應當今學生發展的特點。

三、思想政治教師自身發展的要求

(一)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等報告中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求教師要與時倶進,不斷學習。這樣才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獲得可持續的、全面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角色的正確定位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我國向學習型社會過渡,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樣。思政課教師需準確自身角色定位,才能為自己在各方面的成長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制定具體計劃。同時,在實際角色扮演與角色期待的比較中,努力進取,把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實現對自己的超越和不斷的完善與發展。

(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成長等方面與改革幵放前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的形勢下,他們對各方面提出了相對來說較高的要求。同時,教育也要促使大學生向全面、高質量發展,這不僅對高校思政課提出了要求,對思政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盡量滿足學生的相關需要。另外,當今大學生的心理矛盾也日益突出。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學生的成長、進步和發展中,提供全面、專業的輔導與導向,要求思政課教師在生活與教學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思政課教師的提升路徑

(一)教師研究者要夯實專業知識。

作為教師,要具備從事教學所要求的專業知識,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的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要培養高水平與高素質的學生,教師自己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尤其是像思想政治理論課,涉及面既深又廣,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在知識領域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功底。思政課教師要搞好教學,完成好多種角色的扮演,還需要具備廣博的相關領域知識。

(二)教師研究者要提高專業才能。

對于教學才能我們可以理解為使教師在順利完成復雜的教學活動時所需要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的完美結合,它是教師須具備的才能。良好的教學技能和嫻熟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最終體現的是良好的教學才能。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如何真正的感染學生是教學的關鍵。同時,還要具備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加強自己的專業才能,同時,還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提煉、升華師技,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真正喜愛的課程。

(三)對教師研究者給予支持

1.學校方面

學校應該為思政課教師的成長提供條件促其發展。學校應盡可能的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參與科研活動的機會。一方面,鼓勵教師通過申報課題等方式,從事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有些思政課教師可能在教育學、心理學等其他學科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學校應讓老師接觸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并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學習和教學反思,盡快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學校為思政課教師提供發展的平臺,這會讓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加的成熟和自信。學校應充分了解教師的這種需求,創設良好的教學和科研的氛圍,搭建教師自我發展的平臺。

2.國家方面

國家應建立保障有力的教師專業發展制度。在教師的專業成長方面,國家和社會應該改革教師管理制度,建立保障且有力的相關制度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提供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以促進教師的創造能力。同時也要給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和服務,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完善相關教師教育的法律。尤其是思政課教師作為高校一個特殊的群體,更應該加強對他們的保護。需要組織專家修訂、制定教師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使之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鳳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培養[D].首都師范大學,2012.

[2] 鄢顯俊.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提高三大素養[J].重慶日報,2019(008).

[3] 謝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三重使命[J].廣西日報,2019(11).

[4] 孫向陽.教師即研究者:教師研究的定位與內在邏輯[J].江蘇教育,2018(46).

[5] 何瑞芝.陶行知論教師成為教育研究者[J].中國教師,2006(34).

[6] 劉振江.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擔當[J].河南教育,2019(14).

[7] 周婧.教育信息化2.0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J].科學教育,2019(05).

[8] 王慧穎.分析現代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J].智庫時代,2019(21).

作者簡介:蔡若芙(1995- ),女,漢族,湖南郴州人,湖南科技大學學科教學(思政)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

猜你喜歡
思政課研究者教師
最美教師
高等教育中的學生成為研究者及其啟示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研究者稱,經CRISPR技術編輯過的雙胞胎已出生??茖W將如何回應?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醫生注定是研究者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