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竹上刻”筆筒的創作

2019-12-05 08:49尤曉芹
山東陶瓷 2019年5期
關鍵詞:花貨筆筒竹節

尤曉芹

圖1 竹上刻筆筒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紫砂陶刻都是只存在于器物光滑或較為平整的一面,也就是說作為紫砂陶刻的承載體,紫砂光貨無疑是最優先的選擇,在紫砂花貨的創作中極少能看到陶刻裝飾的身影,這一方面是由于花貨造型多樣,本身的形體塑造已經具備了非常豐富的裝飾效果,一般情況下并不需要增添陶刻來進一步的裝飾,對于古樸雅致的紫砂器來說,過多的裝飾有時非但不能取得更好的裝飾藝術效果,反而會降低作品本身的層次,形成畫蛇添足之感。筆者也認為,我們并不能因為一般的花貨紫砂器上不需要陶刻來進行裝飾點綴,就對這一行為持完全否定的態度,當代美術設計中十分提倡深入更多未知的領域進行探索和嘗試,紫砂陶刻也同樣如此。

在過去,很多紫砂光素器上都可以看到陶刻裝飾,在以幾何形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紫砂光貨上,為了避免主題的單調乏味,紫砂陶刻應運而生,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紫砂陶刻的出現在于作品內容的豐富,從這一點來進行思考,其不僅可以豐富素面素心的光貨,也可以豐富形態多變的花貨,圖1“竹上刻”就是這樣一件作品。

在傳統紫砂文房器中,以竹子作為自身造型的筆筒作品相當多見,這是因為筆筒與竹筒本身的形態接近,并且在早期,很多文人所使用的筆筒本身就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所以兩者從形體上完全相通,有著無與倫比的親和力。作品“竹上刻”筆筒正是借用了這一元素來進行形體塑造的,從整體看這件作品以竹節為底,將上下竹筒的不對等塑造成了常見的盛水器,并利用陶刻裝飾的技法在作品表面塑造出如同國畫一般的水墨裝飾,同時結合這種裝飾風格,將陶刻的部分技法融入竹筒表面肌理的處理當中,使得竹筒與身面裝飾融為一體,這就如同在真正的竹子上作畫一般,將原本漂浮于作品表面的陶刻裝飾更加深入的表現為在竹子本身進行的刻畫,從源頭來進行仿生塑造。

在制作這件作品之前,筆者發現某些自然界生長的竹子帶有一個一般容易忽略的肌理特點,那就是竹子一旦具有了一定年頭,其色澤就會逐漸由青轉黃,這就對泥料的選擇上有所側重,為了表現這一時間的特性,選用本山綠泥制作的筆筒無疑更加具有仿生創作的效果,同時由于竹子本身顏色的變化,其竹節部分亦相應發生改變,一根鮮嫩的竹節其肌理是飽滿的,結節之間的溝壑紋理并不明顯,從中可以感受到充沛的生命力,這種對生命力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形體上的飽滿,亦即新生的竹節水分充足,所以竹節之間的肌理較為平滑。相對的,當竹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生長,竹節本身由嫩轉老,竹節之間的肌理就開始變得明顯,具體來說就是水分流失,溝壑深深淺淺,這一點在作品“竹上刻”筆筒上就設計的尤為明顯,由于竹制的筆筒早已經脫離了生長的土壤,其水分進一步流失,所以表面的竹節肌理更為干枯粗糙,這一點可以通過刻刀十分鮮明的刻畫出來,并且由于上下肌理更加干燥所以更容易形成老竹特有的肌理效果,這一長短不一,深淺不一的溝壑紋理,正是陶刻裝飾絕佳的創作舞臺,并且這種肌理效果由于采用同樣的裝飾技法,還可以完美的同壺面的刻繪融合在一起,兩者同出一源卻又涇渭分明,形成了十分鮮明的裝飾特色,其仿生的效果讓作品仿佛化身為真正的竹筒,文采飛揚的竹刻取代了我們所熟知的陶刻,筆者認為這就是紫砂陶刻裝飾在花貨紫砂作品上的再模擬。

紫砂裝飾技法的進步得益于創作思想的進步,不拘泥于過去,依靠對現實的理解以及技藝技法的掌握,才是當代紫砂陶刻創作真實有效的態度,從中可以認識到,陶刻裝飾在具體應用上仍然具有十分廣闊的藝術空間。我們做要做的就是不將自身局限在過去的經驗之中,而是根據創作主題的具體情況來加以變化,在不斷的實踐中,發掘出更能夠發揮自身創作風格的陶刻裝飾方法。

猜你喜歡
花貨筆筒竹節
廖瑞霖:竹節人
竹節人風波
自制筆筒
紫砂花貨的藝術特色分析*
“鼠來寶”筆筒
“竹節人”中說“趣味”
做一只怪魚筆筒
藝術奇葩——宜興紫砂壺象形器
淺談紫砂花器
淺析紫砂《南瓜壺》的田園風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