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徑優化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診救治護理過程中的應用

2019-12-06 12:58吳小良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胸痛急診科成功率

吳小良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湛江 524001)

急診科是臨床接診、搶救、復蘇危急重癥患者的科室。而作為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科室,其在醫院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醫院的整體治療水平以及醫院的護理質量[1]。胸痛屬于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而急性胸痛即為胸痛的突發性表現,可直接致命。因此,臨床搶救是否及時是患者的生命保障。而如何有效的提高臨床搶救效率是臨床工作重點也是難點,優化護理措施是提高臨床搶救效果的方式之一。本研究針對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急性胸痛患者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優化模式進行護理,觀察其對搶救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胸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選對象按照入院時間的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其中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為22歲-65歲,平均年齡為(42.73±14.58)歲;發病時間20 min-56 h,平均(22.7±4.5)h;觀察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為21歲-69歲,平均年齡為(44.52±13.25)歲,發病時間30 min-67 h,平均(23.2±4.9)h。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急診急性胸痛常規護理方法,接診后快速分診,將患者安置在搶救室,常規心電圖檢查后開放靜脈通道、監測生命體征、吸氧等;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路徑優化模式如下:①組建急診護理路徑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專業急診科醫師擔任小組顧問,同一班護理人員為組員,要求工作責任到個人,定期進行工作考核以及總結。②對組員進行護理路徑培訓以及專業技能知識培訓,根據自己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路徑優化,確保急診路徑的有效實行,為臨床搶救提高效率。③路徑實施:患者入診后,護士需快速評估患者病情,明確患者急性胸痛類型及患者有無心臟病或心肌梗死病史,遵醫師醫囑進行搶救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搶救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急診停留時間等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搶救指標比較(Mean±SD)

2.2 兩組搶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胸痛是一種常見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癥,而急性胸痛則是指突發性胸痛,其嚴重者可直接致命;臨床數據表明,造成胸痛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ACS)、主動脈夾層等,其中ACS在這些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誤診率在3%-5%,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發病率約0.5/10萬-1/10萬人[2]。有相關研究表明,胸痛患者占急診就診患者的4%,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占27.4%,主動脈夾層占0.1%,肺栓塞占0.2%[3]。如何快速、準確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為急診處理的難點。對急診科急性胸痛患者,及時進行搶救是降低死亡率以及改善患者預后的保障,搶救越及時,預后越好。

急診科往往是第一接觸患者的科室,往往存在許多風險,如醫患糾紛多、護理難度高等,諸多風險對治療造成了嚴重影響。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改變,人們對急診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本研究將急診護理路徑優化運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中,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急診停留時間、分診時間、搶救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表明急診護理路徑優化的針對性措施在各方面均明顯縮短了時間,有效的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效率,從而保證了急診醫師的搶救成功率,同時也降低了患者在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這與既往研究[4]相符?;颊叩膿尵瘸晒β实玫奖U?,大大地提升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急診急性胸痛患者的搶救中實施急診護理路徑優化,可明確的提高患者的搶救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表2 兩組搶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猜你喜歡
胸痛急診科成功率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繞行急診科直達導管室的應用與探討
成功率超70%!一張冬棚賺40萬~50萬元,羅氏沼蝦今年將有多火?
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探索
胸痛中心成立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響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急診科搶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應用
有些胸痛會猝死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六安市人民醫院組建胸痛急救網絡
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