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一線師生的中學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探索

2019-12-08 06:44李炬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服務模式資源共享

李炬

摘要:本文結合中學圖書館對一線師生的服務職能,重點探討如何借助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手段實現中學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提高圖書館資源共享、閱讀推廣和文化活動服務能力,以期望為中學教育資源優化提升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 資源共享 服務模式 創新發展

一、引言

中學圖書館作為中學校園內信息加工、知識傳播、文化媒體的重要儲藏地和德育教育、教育改革的主要陣地,不僅承擔著中學教育的輔助支持功能,還擔負著中學閱讀推廣、引導師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職責。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的關鍵時期,中學圖書館對學生閱讀推廣和閱讀引導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建設學習型國家的口號已越來越深入人心,中學圖書館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對于中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此同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大大提升了圖書館對社會各階層的服務能力。在此形勢下,探討面向一線師生的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十分有意義。

文獻【1】通過對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分析,提出幾條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創新策略;文獻【2】提出了三項利用信息技術的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手段;文獻【3】提出了通過自定義菜單功能開發,打造多維度的閱讀服務和閱讀推廣模式,以提高在校師生通過微信公眾號參與閱讀互動的能力;文獻【4】提出圖書館要與校園網相結合,利用網絡為在校師生提供圖書檢索與瀏覽服務,實現網上讀書資源共享的理念;文獻【5】提出了打造班級“微圖書館”,設置圖書角及閱讀背景墻的建議,由圖書館老師進行圖書統一分配和專業技術指導;文獻【6】提出利用圖書館打造學校信息資源中心、學生自主學習中心以及校園文化中心的建議;文獻【7】提出了將微信公眾平臺和線下讀書會有機結合,構建線上、線下交互式讀書會的新型閱讀推廣模式。

本文在對以上文獻資料分析歸納的基礎上,結合中學圖書館面向一線師生的服務需求,重點探討中學圖書館如何借助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實現服務能力提升的方法與實現途徑,以期望通過中學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為中學教育優化提升提供幫助。

二、信息技術發展對中學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的推動作用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和知識網絡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環境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泛在化、知識化、智能化、大數據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新知識時代的到來又加速了社會形態向智力資源為基礎、大數據為支撐、知識創新為驅動的知識型社會轉變的步伐。

據文獻【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7月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8.02億人,較2017年底增加3.8%,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57.7%;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7.88億,總占比超過98%。目前青少年上網比例超過九成以上,成為我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大規模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提升中學圖書館服務水平已具備基礎條件。

借助于網絡通信技術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服務能力將得到巨大進步。電子化信息的檢索和在線瀏覽,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服務模式,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等新興概念已逐步變成現實。尤其是“互聯網+教育”給中學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以數字圖書館為例,它的出現帶來了圖書館服務能力的極大提升。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數字圖書館共有三大優勢:一是便于珍本、善本的數字化保存;二是可提供遠程查詢服務和資源共享;三是便于網上檢索和電子圖書閱覽。其顯著服務特點為:一是讀者服務電子化,二是讀者服務現代化,三是讀者服務個性化。

與此同時,中學圖書館館藏資源類型越來越多,網絡數據庫、多媒體圖書、光盤圖書等越來越廣泛,圖、文、聲、像并茂,大大提高了師生閱讀體驗。以北京市回民中學為例,目前圖書館共有藏書10萬余冊,珍貴的線裝書1萬余冊,其中善本書三種200余冊;不僅為老師和學生提供圖書閱覽功能,還肩負回民歷史等方面的研究職能。這些變化,也使中學圖書館為一線師生的服務模式,從傳統的圖書資料借閱服務層面發展為提供多維度信息化服務層面。

然而,目前許多中學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不相適應,服務內容還比較單一、服務層次也相對較低。如何將信息技術引入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中,構建全方位、全層次的立體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中學圖書館為一線師生服務職能,是目前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研究內容。

三、基于“互聯網+”的幾個中學圖書館推廣的創新服務模式

(一)利用校園網和移動互聯網構建學校圖書資源中心

目前,中學圖書館已經普遍實現館藏圖書目錄整理工作和部分圖書的電子化工作,并購置了許多多媒體圖書??山柚袑W校園網和移動互聯網,構建學校圖書資源中心。以館藏資源為主,結合網上篩選出來的信息資源,形成網上“虛擬館藏”信息平臺,建立本校的學科資源導航系統,制作成專題數據庫,以專欄方式為在校師生提供圖書檢索、查詢、借閱和在線瀏覽功能。在線閱讀方面,可提供經典名著、人文科普、勵志人物傳記等數字圖書內容。同時,為了幫助老師和學生能夠快速、高校篩選出所需圖書,有效節約師生時間,方便其自主選擇圖書,需要按照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科分類提供選書推薦,盡可能將具有正能量的優秀圖書推薦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提升文化課水平的同時,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為了提高對師生的服務便捷性,在學校圖書資源中心主頁設置館藏圖書書目查詢、讀者借閱或續借網上辦理、讀者指南、讀書園地、讀者查詢、在線閱讀等欄目。同時,可利用圖書館資源開辟網上多維度新書速遞、好書推薦等,還可舉辦網上百科知識競賽、讀書征文等活動,即時、直觀地看到活動效果,讓參與活動的師生方便地提交作品、隨時記錄讀書心得、在線交流互動,以提升中學圖書館的對一線師生的服務功能,吸引在校師生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同時在平臺上統計并定期公布各類活動結果和讀者讀書/借書排行榜,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和踴躍閱讀的熱情;并設置讀者留言,廣泛收集讀者意見,及時調整欄目內容、活動方式和推薦書目等,構建一個持續改進、良性互動平臺。

在傳統服務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中學師生知識需求,不斷優化創新服務模式,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查詢服務。特別是通過圖書館集中采購各科教學資源庫、期刊全文庫、教學論文庫等,在校園網內構建資源導航頁面,供各科老師檢索利用。

同時,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各科老師的優秀課件,分類整理出相應資源,制作符合中學教學特色的“名師講堂”,上傳到平臺上。一方面供其他老師參考借鑒,另一方面也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下載學習。

(二)建立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

目前,微信平臺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新媒體時代,如何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值得中學圖書館借鑒??衫梦⑿?、微博、在線APP等網絡技術手段,設立圖書館公眾號,向師生推送圖書館數字圖書和其他資源。

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內容設計方面,一是設置館情通告、新書推薦、閱讀分享等欄目;二是利用平臺面向校內師生提供館藏查詢、圖書續借與預約、讀者借閱信息查詢等,并提供在線閱讀電子期刊報紙等服務,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

為了提升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對廣大師生的吸引力,首先要有明確的服務定位和創新性思維,增強用戶粘性;二是要注重原創內容建設,制作“精華閱讀”,提高上平臺文章的質量和針對性;三是立足碎片化閱讀思維,引導師生提高閱讀能力。

同時,立足校園,在鼓勵在校師生關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同時,也將平臺推薦給家長,構建“圖書館+家庭”模式,設立“學生+家長”一對一閱覽室,以家庭為單位推廣家庭圖書館建設提供電子圖書、音視頻資料下載和在線閱讀功能,形成一個好的“學生+家長”共同閱讀的良好閱讀環境,這對于中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讀書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家庭冠之以“書香家庭”的稱號,以提升廣大家長的積極參與興趣。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成立家庭讀書俱樂部,全程由圖書館聘請資深教師作為網上指導進行課程設計、教學輔導和網上測評。家庭閱讀培養側重于對學生感情和性格的培養。圖書館指導老師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學習能力和特征,與家長共同策劃各種親子閱讀活動,并通過推薦家庭閱讀書目,激發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家長和子女的交流,從而營造更加和諧的家庭關系。

(三)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校園文化服務

1.利用學校圖書館圖書設立圖書角和微圖書館

為了提高學校圖書館圖書的利用率,可以將部分圖書放置到教學樓公共活動區域或者其他學生活動區域,設置教學樓圖書角;也可以在班級教室后面擺放圖書架,存放班級公共閱覽圖書,打造開架的班級“微圖書館”。對設置的圖書角和微圖書館,建立管理責任人體系,并由圖書館老師進行圖書統一分配和專業技術指導,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搜集師生意見,及時進行圖書更新,以保持圖書角和微圖書館圖書的新穎性和適應性。

通過設置教學樓圖書角及班級“微圖書館”,可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方便一線師生閱讀。目前,北京市回民學校已經在教學樓設置了圖書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一線師生的好評。

2.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設立學生自主學習中心

以傳統的圖書館借閱瀏覽為基礎,有針對性的擴展提供個性化服務。結合校本課程進展,提供閱讀課支持、圖書推薦與參考咨詢。開展閱讀活動要與中學課程相輔相成,結合學科課程進展確定活動主題,并提供閱讀指導、文獻檢索等與閱讀相關的專題培訓,以指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方法,檢索并選擇有益的書籍。

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心,利用學生的自修時間,每周開展一次讀書日活動,每次選擇一個主題,預先由圖書館工作人員收集相關圖書,供參加讀書日活動的學生閱讀,并組織大家進行專題討論。通過讀書日活動和主題討論,能夠有效提高同學們語言表達能力,并使大家養成知識分享的習慣。

3.利用圖書館資源設立校園文化平臺

為了積極推動學校社團活動的良性發展,利用中學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勢設立校園文化平臺。結合線上閱讀推薦和調查統計結果,定期在校內組織線下的相關主題閱讀活動,如閱讀講座、美文征集、書評辯論、讀書沙龍等,以加強學生的深度閱讀;同時,通過該平臺可以為學校的各類學生社團提供配套服務。平臺的服務功能具體可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利用校園文化平臺組織校級各類文化知識活動。如邀請校外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座,開展“書香燕京”讀書活動,承辦學校文化周活動,組織校內各科知識競賽,舉辦校際演講比賽和各種辯論會等。

二是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平臺支持。如為學生開展基于3D技術的創客空間提供服務支持,根據不同主題設置不同功能的創客空間,鼓勵中學生結合課外作業進行頭腦風暴,有效激發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三是推動學校各類社團活動和讀書活動相結合,提供對學生社團積極引導和服務。針對不同學生社團的特點,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并提供活動配套支持。如對文學社活動可推薦一些名著閱讀、詩歌欣賞書目等,對攝影社活動可提供攝影講座、攝影展覽等支持。

近年來,隨著“書香燕京”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和北京市各中小學積極參與,對于推進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以北京市回民學校為例,在八年積極參與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整套與圖書館工作密切結合的“書香燕京”創新模式,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通過利用圖書館資源設立的校園文化中心,綜合運用圖書館信息發布平臺、多媒體等數字化手段,積極組織校園各類文化、文藝活動,并為學校各類社團提供活動支持,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和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實現了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有效互動,成為中學教育和校園活動的一大亮點。

四、小結

本文基于目前中學圖書館服務現狀和需求分析,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提出了幾種基于“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的創新服務模式,并結合北京市回民學校相關實踐進行了補充說明。通過這些創新服務模式探索,對提高中學圖書館為一線師生服務能力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長軍.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現狀調研及發展對策[J]. 河北科技圖苑.2016(3):66-69.

[2]吳麗莉.基于信息技術的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23):60-61.

[3]鄭惜蓮.中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分析與應用策略探索 [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5):13-16.

[4]曹玲玲.網絡環境下的中學圖書館服務改革與創新[J].學周刊 理論與實踐. 2015(10): 117.

[5]楊美容.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6(11):4-5.

[6]劉瑋瑋.中學圖書館的功能定位與業務拓展[J].山西科技. 2016(4):97-99.

[7]邢暢.中學圖書館“交互式讀書會”閱讀推廣模式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4):113-116.

[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M].2018年7月.

猜你喜歡
中學圖書館服務模式資源共享
“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研究
長三角加快實施交通運輸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淺談圖書館的課外閱讀指導對策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文化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實施探索
基于新課改核心理念的中學圖書館服務功能拓展探討
中學圖書館圖書“班級化”管理設計與實踐
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發展策略分析
貴州銅仁萬山區:探索建立教學資源共享模式
Wi-Fi網絡資源共享現狀及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