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水苗族歌謠的類別以及文化內涵*

2019-12-16 15:55韋舒元李文波
黃河之聲 2019年13期
關鍵詞:古歌苗族

韋舒元 李文波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5)

融水苗族是苗族的一支,主要居住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內,融水縣則位于廣西北部、云貴高原苗嶺山地向東延伸部分。融水苗族歌謠大多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為創作主題,本文將其進行整理分類為敘事歌、愛情歌、禮俗歌、勞動歌。苗族歌謠有著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而且可以從中了解到苗族的來源及遷徙,社會組成以及風俗習慣的形成與演變。

一、敘事歌

敘事歌也稱為苗族古歌或者苗族大歌,主要以敘事為其主,內容涉及廣泛,時間跨越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其中口口相傳、膾炙人口的有《遷徙歌》、《龍牙顆顆訂滿天》、《開天辟地歌》等。

《遷徙歌》記錄了苗族的遷徙過程:

“從前又從前,古老那時候,媽住在哪里?爸住在哪里?媽住黃河邊,爸住黃河邊。不知為那樣,不知為那樣,媽講不好住,爸講不好住?!瓔屵^黃河來,爸過黃河來,媽沿大嶺來,爸沿大嶺來。媽見整海好,爸見整海好?!?/p>

從中可了解到當地苗民對于本民族溯源有著強烈的情結,也體現了當地苗民對于歌詞中所說“媽住黃河邊,爸住黃河邊”的“族源觀”認同和肯定。

對于天體的運行,萬物的存在和演變,古代苗民也做出了種種臆測,有許多神話歌謠傳承了下來。如一組敘事歌名為《開天辟地歌》。包括《開天辟地》、《運金運銀》、《打柱撐天》、《鑄造日月》四首。歌中唱道:

“我們看古時,哪個生最早?哪個算最老?他來把天開,他來把地造?天剛剛生來,天是白色泥;地剛剛生來,地是黑色泥:天剛剛生來,像個大撮箕;地剛剛生來,像張大曬席?”

歌中開宗明義地提出了天地萬物的產生問題。開天辟地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白天沒太陽,夜里沒月亮;天是灰蒙蒙,地是黑漆漆;牯牛不打架,姑娘不出嫁;田水不溫暖,莊稼不生長?!托酃?,且公和當公,他們好心腸,想出好主張,來鑄金太陽,太陽照四方;來鑄銀月亮,月亮照四方?!?/p>

《運金運銀》、《打柱撐天》、《鑄造日月》三首古歌,展示了寶公、雄公、且公和當公四位神人的豐功偉績,他們運金運銀,打造金柱銀柱,支撐天地,又鑄造日月。四位祖先請來神女月黛、月優幫忙,他們一鼓作氣,造了十二個太陽、十二個月亮,掛在了天上,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日月十二雙,晝夜不停跑,曬得田水啊,好比開水冒;曬得石頭啊,軟得像粘膏;曬得坡上啊,草木齊枯焦?!?/p>

最后,是神射手桑扎射下了十一個太陽、十一個月亮,人們這才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這組古歌,生動描繪了在苗民心中宇宙形成、神人開天辟地、征服自然的歷史,不難看出苗民對于天地的形成,充滿了奇異的想象。古歌中的神人寶工、雄公、且公和當公,為苗民的祖先。在苗族神話中,是一個神人共治的時代,苗王與各神人共治天下,而神與人難于區分,在苗民心目中,寶公、雄公、且公和當公是神也是人。這組古歌,是對苗族先民戰勝自然的禮贊,同時也為我們了解苗族先民時代的生活,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材料。

二、愛情歌

愛情歌用以男女之間抒發心中愛慕之情,同時也蘊含著苗族的婚戀文化。苗族男女交流感情的特殊方式是“走妹”,在坡會或者其它場合,小伙子看上了某一位姑娘,便會千方百計打聽那位姑娘的住所。到了晚上,小伙子邀上朋友聚集到姑娘家木樓前,彈琴吹笛唱歌。姑娘聽到歌聲,便和家中長輩、兄妹出門迎接。隨后,主客一同圍坐在火塘邊,聊天、唱歌。待到深夜,留下有情男女繼續對歌聊天,這時小伙子抓緊機會傾述愛意,兩人一直談唱到雞叫日白。臨走時,小伙子會故意遺落一件禮物留在姑娘家,這是等待回音的信號。姑娘如不中意,次日會把禮物送回,如果中意,就會收下禮物。在“走妹”過程中,主要唱的就是情歌。

融水苗族情歌具有鮮明的歷史時代特征和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情歌對唱是融水當地重要的文娛形式,也是當地社會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情歌為《哈梅》、《友榮配衣》。

《哈梅》描述一對苗族男女青年的婚姻故事,女主角哈梅不愿意尊崇舅爺讓自己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最后被逼得懸梁自盡告別了人間。歌中唱到:

“最美哈梅妹,貌美似太陽;身材如仙女,哈巴天下人。哈咪天上人,哈出生凡間;那時哈梅小,跟媽填上去?!?/p>

開頭簡明描述了哈梅是一個地上人,她聰明伶俐,美若天仙。因為母親是一個天上人,所以哈梅就隨著母親去了天上。在天上去探望舅爺佬時,有了新的故事:

“去走舅爺佬,舅爺見了很高興;舅公問話說,小孩長好靚。等她長大了,留配我各仔;舅公他各仔,也未長成人?!?/p>

舅爺覺得哈梅非常漂亮,想將自己的各仔(苗語叫做各的后生)和哈梅結成一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哈梅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不愿意嫁給天上老表。舅爺橫直不肯,便發下狠話:

“你撐完鐵拐棍,你才得嫁別人;撐損不完鐵棍,不能嫁別人。數完這桶米,你才得嫁別人;數不完這桶米,你轉回舅爺家?!?/p>

但是哈梅數了一年,還是無法完成舅爺的無理要求,最后被逼得懸梁自盡,歌詞是這樣唱到的:

“哈數了一年,不去一尺深;撐鐵棍一年,磨不去一寸。哈一下變老,哈梅沒辦法;他找來棍子,吊頸上樹丫?!雷兪裁??哈死變楓葉;立死變什么?立死變艾葉,抽煙艾接火,人們念我倆?!?/p>

雖然哈梅最后懸梁自盡告別了人生,死后化成了楓葉,人們永遠記住了她。這首古歌不僅反映了哈梅堅貞不渝的愛情,更是反映出哈梅勇于反抗封建包辦婚姻制度和寧死不屈的剛烈性格。

《友榮配衣》這首古歌反映的是兩千多年前三個苗族男女青年,即“友榮配衣”、“兌工”、“兌告”的“三角”戀愛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感人。開頭先對主人公友榮配衣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古老的時候,最美是有容;是榮衣最美,白嫩似棉花,閃亮似白銀。友容何地生?友榮生抗良;整些寨里邊,生在敗奶屯?!?/p>

家中的女人牝雞司晨,總是喜歡爬到他的頭上來做窠拉屎,樂此不疲。人要是一倒霉,喝口涼水就塞牙,出門會碰到什么鳥屎落到頭頂上,一路上烏鴉愛不停地朝你叫。風影弄不懂紅琴臉上的表情,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笑,詭譎而神秘,佛陀拈花微笑,他尚且略懂一二,她臉上的笑他實在弄不明白,而有時候她又會陰霾密布,比當下那種霧霾天氣還要厲害,弄不好會突然炸出個驚雷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現在總算淺層次地理解了一些師父話中的意思,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老虎是要吃人的。

然后,在一次坡會中友榮遇到另一個主人公兌告。兌告家庭富裕,但他卻是一個相貌丑陋,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人。歌是這樣唱到的:

“告是富家崽,相貌長丑陋;臉頰凹進去,額頭凸出來。像個小撮箕,像個破鳥籠;頭也不梳洗,汗臭很難聞?!?/p>

在兌告多次追求友榮被拒絕之后,友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另外一個主人公兌工,兌工家庭貧窮,但他是一個英俊帥氣,勤勞樸實的人。而且十分孝順,歌是這樣唱到的:

“工是窮家崽,生得很帥氣,面貌白又亮?!┎萆w屋頂,從外望見里;雞鴨無一只,無只雞叮米。熱天工干啥,熱天與富豪,放木排下河;換米萊養媽,不給媽餓死。冬天工干啥,他下路底邊;劈柴萖給媽,給媽佬取暖?!?/p>

正因為兌工的性格讓友榮對他念念不忘,在沖破種種困難之后,兩人終成眷屬。

《友榮配衣》中友榮配衣面對兌告、兌工兩人的同時追逐中,在富與貧,美與丑,勤與懶的天坪上。她選擇了后者,與貧窮的兌工結為終生伴侶?;楹?,兩人相親相愛,勤謹持家,用勤勞的雙手開田造地,開荒種棉,過上了幸福生活。這不僅反映了友榮配衣的愛情觀,更突出苗族人民不怕苦,不怕累的農耕精神。

三、禮俗歌

禮俗歌是苗族各類禮俗活動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類型,它的形成得益于融水苗族民俗文化的長期保留。禮俗歌內容豐富、形式繁多。禮俗歌還記錄民間法律條文、轉播古規古理的內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禮俗歌為《依直》、《五羅無六》。

依直在苗語中有“立巖”的意思。立巖是融水苗族歷史上重要的無文法規,是指在一定時間、地點召開全體村民大會,集體討論對某方面問題的處理辦法,統一意見后將一塊長形巖石立如土中,這塊巖石就代表定下的法律法規,人人自覺遵守。立下的巖石不刻文字,也沒有符號,巖石一經立下立即產生法律效應。立巖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有抵御外敵的“同心巖”,有團結兄弟民族的“兄弟巖”,有主張婚姻自由的“男女巖”等等。每次立巖都會決定一些相關的規約,違反者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在苗族歷史上,立巖定法對社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依直》便是一首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的古歌,開頭說明立巖習俗的來源及立法的原因:

“要述豎巖歌,從前黨羊巖;天上巖穩定,穩固在天上。不知是何人,坡上去敲鼓;迎鄉天上王,他家有牛馬?!忌咸焐先?,去斷洪災案;天下免洪災,天下免災難?!?/p>

接著說立巖的內容及作用:

“有個海邊巖,豎在整海寨;瓜西是寨王,來豎海寨巖。整海寨安定,瓜西定理論;教寨老小人,不準人淫亂。漢苗不分裂,不偷搶雞鵝;不能搶牛馬,整海寨穩定?!?/p>

立巖法中規定不準人淫亂,不準偷東西,這有利于整海寨的穩定,其中的漢苗不分裂還有利于民族團結。還有一個豎巖也非常出名:汪傲豎巖,歌中是這樣描述的:

“八萬上整各,北方招九萬;八萬下各整,來汪傲豎巖。古頂殺只鵝,叫做整各巖;哲理定何條,娃陳羅立王。大官來度理,不準伯倫姨;不準姨倫叔?!韼煵粶黍_,卜見鬼吃鵝;莫騙鬼吃牛,莫偷雞偷鵝。不準挖禾倉,都是整各定;汪傲巖定理,千萬年穩固?!?/p>

汪傲巖的豎立,規定不能伯倫姨、不準姨倫叔,體現了苗族人民非常重視男女平等的觀念。鬼師不能騙人,不可以偷雞偷鵝,不準亂挖禾倉這些條理條規的制定使得整各千萬年穩固。

《依直》以歌的形式,唱出依直的條理條規,教育人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行為道理和家庭倫理道德。

五羅無六在苗語中有“男婚女嫁”的意思,《五羅無六》是一首反映古時候男女婚嫁之事的古歌。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只能靠依直(前文中立巖的意思)來定理行事,規定凡同村同姓男女青年不能結婚,只能與外村遠村聯姻,誰違反了規定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很古的時候,那時黨祖巖;松開巖穩定,同姓不準婚。不能嫁本寨,婚配擇遠方;何為去嫁娶,果戀去出走?!?/p>

因為婚事得走九天路,途中艱難重重,去了不知何時回,來了不知何時返。再加上路途遙遠,財理飯留久堅硬像石塊,包里酸肉硬似蛇干,祭祀祖先不領情,吃了父母不高興,小孩更是不愛吃。歌是這樣描述的:

“結婚九天路,用時間很長;去了不知返,來了不知去。飯硬如石塊,肉干如烤蛇;祖神不認領,父母不想吃,小孩不想吃?!?/p>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苗民認為該條理不合理,但是卻不敢提出廢除舊婚巖的意見。后來柳能配賣(苗語即柳能的一對青年男女)和果敗配幕(苗語即果敗的另一對青年男女);他們在參加依直儀式中,提出建議廢除舊婚巖。各寨王認為他們說得有理,積極響應了他們,幫他們定理,確立新婚巖的條理。

“配賣在柳能,配幕在果??;同去豎巖坡,去換婚姻巖,換舊立新巖?!褡魅獯?,分成九串肉;十串肉整整,有串上古敗,沙丟來度理。有串給安太,五立來度理?!铝俸?,當冬來度理。他們是寨王,這幫定度理?!?/p>

各寨王經過幾天幾夜的討論,廢除了許多舊條理,確立了許多新條理。并將首婚巖埋至古??;中婚巖埋在整各;尾婚巖埋在柳南。從此,舊姻巖失效,實施新婚巖。歌中是這樣描述的:

“女的坐家等,男的來走玩,不結親遠地;遠的怕碰虎,老虎咬生人,因此結本寨?!谆槁窆艛?,敵東哪里來;中婚埋整各,到王烏僅略。尾婚埋柳南,丁些來結尾;敘到這里止,不知對與否?!?/p>

新婚巖的實施打破了舊婚巖中規定凡同村同姓男女青年不能結婚的規定。允許同娃同姓結婚,這個制度一直沿用至今。雖然不知這個制度對錯與否,但是對于我們研究苗族婚姻習俗以及婚嫁文化是有積極作用的。

四、勞動歌

勞動歌是苗人在農事活動中為指揮、配合、協助體力勞動而演唱的民歌。

勞動歌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在內容上配合勞動過程,歌詞中會有較多協調節奏的呼喊聲,如“呼啦嘿”、“嘿扎拉”、“呼哇哇”等;有些歌的歌詞不是直接涉及到勞動內容,而會用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內容調節大家的情緒,造成一種活躍的氣氛,使大家在繁忙、單調的勞動中不感到乏味。而在唱法上,勞動歌的曲調大多有明顯的節奏,在干重力活或者在勞動中遇到需要集體協助時音調高亢,近于吶喊。苗族歷來喜用歌謠來傳授生產技術、協調勞動節奏和提高生產效率。

久而久之,他們在日常勞動生活中就逐漸形成種田歌、拉木歌等一系列的勞動歌曲。而比較既有代表性的為《拉山號子》,是在眾人拉大衫木過坳時唱的:

“嘿,動起來呀!嘿扎拉!呵吙!嘿扎拉!木頭大!嘿扎拉!大家扛!嘿扎拉!肩并肩!嘿扎拉!齊步上呀!嘿扎拉!用力拉呀!嘿扎拉!過溝坎!嘿扎拉!”

從這首《拉山號子》中不難看出,當在“木頭大”、“大家扛”、“用力拉呀”等重力活或者需要集體協助的勞動時,都會采用近于吶喊的歌詞“嘿扎拉”。不僅可以活躍氣氛,還能提高勞動效率,促進生產。

苗族歌謠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苗族歌謠文化對于我們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有著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古歌苗族
以歌為家——在滬苗族務工婦女的音樂生活
對苗族服飾面料設計創新的幾點思考
審美人類學視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學探究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受爾
苗族吊腳樓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
貴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為例
苗族老照片
苗族蘆笙制作師
漂亮的“銀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