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導員在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用的探究

2019-12-17 08:03劉偉冬
山東青年 2019年10期
關鍵詞:特殊學生輔導員心理健康

劉偉冬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學生來源的多樣化,特殊學生群體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管理和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尤其是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各方面的關注。輔導員作為一線學生管理工作者,在面對和處理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特殊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來源的多樣化,高校中出現了一批特殊學生群體,而且該部分特殊學生群體種類較多,其復雜性給高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對這些學生的重點關注,明確他們的特征,分析他們的心理特點,有利于維護學校的穩定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1大學生特殊群體

特殊學生群體的出現,不僅是招生規模擴大帶來的,社會轉型、教育體制改革、生活環境、心理承受力等方方面面的變化,也是特殊學生群體出現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殊學生群體與問題學生、違法犯罪學生需要區分開來看[1]。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有責任和義務去關注和關愛他們,培養他們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這也是貫徹落實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體現。本文所討論探究的大學生特殊群體主要是少數民族學生、退役復學學生、貧困生學生的心理特點。

1.1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問題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的不斷深化以及國家政策的利好,大量的少數民族學生得以進入到高校學習,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少數民族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和多元的環境,有利于拓寬他們的視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陌生的環境、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也給少數民族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對他們的適應能力、心理承受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更多的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2]。影響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在生活適應方面,少數民族學生由于文化的不同,在習俗習性、宗教信仰等方面與漢族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日常表現的特殊性帶給他們更多的生活困擾。在人際交往方面,少數民族學生在進入到高校后,雖然自身極力的想要融入普通大學生當中,但由于不善于處理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導致許多少數民族學生在問題出現后往往選擇逃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人際關系。在學習方面,受制于當地教育水平較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在學習大學課程時,他們往往面臨比普通學生更大的壓力,輕者成績不理想,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心理焦慮等問題。

1.2退役復學學生心理問題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大學生入伍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然而退役復學大學生在兩年內從大學走向軍營,又從軍營返回校園,隨之會產生一系列問題[3]。在生活方面,兩年的服役期,使得大學生士兵適應了服從命令、按部就班的部隊生活,然而回歸校園后,豐富多彩的校園環境,相對寬松的作息制度反而會使他們無所適從。在學習方面,由于服役期間重點進行體能訓練,而長時間不進行系統性的文化知識學習,造成了他們難以快速適應緊湊的學習環境和要求。有調查顯示,有超過63%的退役復學大學生面臨學習方面的困難。在人際交往方面,閱歷的增長,年齡的差距,思想的成熟等方面的影響,使得他們更傾向于同戰友或者退役復學學生進行溝通。有調查表明,退役復學學生與室友成為知心朋友的只有不到1%,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產生人際交往的障礙。

1.3貧困生心理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落實學生資助工作,讓更多的適齡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貧困生作為高校中的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的廣泛關注,目前高職院校內貧困生占比接近40%,窮則思變促使大部分貧困生能夠積極進取、發憤圖強,甚至成為學生干部中的中堅力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一些貧困生目前存在著心理問題,成為經濟、心理兩方面的“雙困生”[4]。經濟困難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原因。城鄉經濟差距的逐漸拉大、學費的增長,以及家庭結構的變故(父母雙亡、單親、兄弟姐妹多、自然災害等)導致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發生改變,受到的教育資源和生活資源相對較少,因此在消費、生活模式、人際交往、娛樂活動等方面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甚至過激行為。除此之外,貧困生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也是他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內在因素,各方面的不如意,造成了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普遍較低。

少數民族學生、退役復學學生、貧困生三類特殊群體產生心理問題必然有他們自身的因素,但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對他們的關注度不夠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

2輔導員在特殊學生群體心理輔導中的作用和意義

輔導員工作在學生管理的第一線,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特殊學生群體思想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詢指導,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是新時代條件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客觀要求,針對特殊大學生群體在生活、學習、社交方面可能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干預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上述三類特殊群體中,他們所面臨的環境和心理健康問題雖然有所區別,但在預防和解決可能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相應措施。

2.1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是學生賴以生活的地方,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在面對廣大學生,尤其是特殊學生群體的時候,在立足自身狀況的前提下,挖掘和發現學生最為關切的問題,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為他們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開展心理沙龍、文體活動、專題座談會等活動,提高特殊學生群體參與度和人際交往能力,從而讓他們能夠找到歸屬感和存在感。輔導員在指導社團、學生會開展活動過程中應該對特殊群體予以考慮,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宿舍,多參加社會實踐,增進他們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退役復學學生,應該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

2.2健全多層次的政策宣傳服務平臺

針對少數民族學生、退役復學學生、貧困生等特殊群體,國家方面給與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在這些政策的宣傳上,應該加強力度。輔導員在這一過程中,肩負著政策的具體落地,尤其是在班會、主題班會中,輔導員能夠面對面的與同學們接觸,政策的掌握是輔導員隊伍開展宣傳教育的前提。除此之外,網絡的發展也給當前政策的宣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微信、QQ、釘釘等手機APP的出現,打破了時間、地點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達到了隨時隨地及時有效的宣傳效果,方便咨詢和交流。

2.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預警機制。

當前,各高校普遍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相應的心理輔導工作室,但對于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還缺乏專業指導,在針對性、有效性、常態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一些學生由于擔心個人隱私泄露或者心存芥蒂,往往在出現心理問題時不能夠及時到心理輔導室咨詢,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是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需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做更多的干預和指導[5]。

(1)加強預防教育。主動聯系心理輔導的專家和教師,對特殊學生群體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講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他們正常與他人溝通。

(2)建立預警機制。為盡早發現可能的危機,避免危機事件的發生,應建立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組建由學生干部、班委、輔導員、心理健康輔導教師、院系保衛處等共同組成的預警機制團隊,將可能發生的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之中。

(3)實施干預措施。對于部分有心理障礙和疾病的特殊學生群體,輔導員應該在保護當事人隱私的基礎上給與他們合理的建議。引導他們到專業機構進行咨詢和治療并予以日常全面關注,情況嚴重的及時聯系監護人,休學回家治療。

3總結

總體而言,隨著環境的復雜以及學生心理承受力的變化,學生心理健康極易出現各種問題。特殊學生群體作為目前高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心理健康更應該受到關注和重視。輔導員工作在學生管理的一線,在發現和處理學生心理問題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要為他們提供更加積極的成長氛圍,在問題產生時給與他們更多的幫助,讓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避免危機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吳海燕.;大學生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J]江蘇高教;2018年10期.

[2]陳姍姍.談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特點及心理預警機制的建立[J]才智;2018年09期.

[3]蔡蓉蓉.退役復學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4]岳馨鈺.新時代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年23期.

[5]楊婷,謝剛,李垠.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及定位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年05期.

(作者單位: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猜你喜歡
特殊學生輔導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淺談特殊學生在歌唱教學中對歌曲的情感表達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現狀探析
對特殊學生的全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