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力研究

2019-12-20 05:17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物流業福建省競爭力

(福州理工學院 商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12)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戰略性產業,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09年《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2014年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2018年《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等文件相繼發布,可看出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如何發展物流業、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國家的重要戰略問題,也是每一個省市面臨的問題。福建省作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由于各城市區域自身地理位置及資源、政策等因素,導致物流、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如何客觀評價福建省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對提升和促進福建省物流業及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區域物流競爭力一直是學術研究的熱門話題。蔣明琳等[1]基于波特鉆石模型構建區域物流評價指標,并運用因子分析法實證分析了中部六省區域物流競爭力。曹炳汝等[2]結合網絡層次分析與理想解法對江蘇省13個地市的物流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李柏敏等[3]提出具有一定容錯能力的α概率優勢關系的粗糙集模型,對廣西省14個地級市的物流競爭力進行評價。郭子雪等[4]從區域經濟發展、物流供給、需求、服務四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采用G1和熵權組合賦權,利用TOPSIS法實證分析河北省物流業競爭力。宋玲等[5]應用因子分析法實證分析了我國31個省市區域物流競爭力。李玉民等[6]通過投影尋蹤法從低碳物流競爭力、服務能力、發展水平三個方面衡量了河南省18個城市物流的低碳競爭力。戎陸慶等[7]利用熵權灰色關聯及聚類分析法分析了廣西省14個城市與區域物流競爭力的關系。

區域物流競爭力研究方法已非常成熟,但在已研究文獻中關于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力研究非常少。陳夢等[8]構建11個指標對全國18個主要港口進行聚類分析,得出在全國排名中福建省三大主要港口處于中后的結論。黃煥宗[9]采用熵權法和優劣解距離法對福建省各市區域物流產業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但構建的源動力、外部動力和集聚機制3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考慮到福建省是一個沿海省份,港口的吞吐量、水運貨運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的重要性,使數據分析的評價結果具有一定偏差。

基于以上研究,構建全面的物流競爭力評價體系,運用因子和聚類分析法對福建省9個城市的區域物流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提出相關決策建議,促進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能力,提升福建省物流業整體水平。

1 福建省各地區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

1.1 區域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的構建

區域物流競爭力影響因素多,關鍵的第一步在于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的建立,這將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物流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人才與信息的支持??梢哉f經濟發展為物流發展提供動力支撐,人力和信息化建設為物流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基礎設施是物流發展的基礎,物流業務需求是物流發展能力強弱的表現。在借鑒文獻[1-11]基礎上,結合數據的可獲取性,從區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物流基礎設施、物流需求、人力和信息化建設的角度選擇16個二級指標,如表1所示。選取2017年相關數據(統計數據來源于福建省9個城市的2017年統計公報及2018年的統計年鑒),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

表1 區域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1.2 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在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通過降維,在損失較少數據信息的基礎上提取少數幾個不相關的因子進行分析。進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條件是判斷這幾種指標之間是否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利用SPSS軟件進行KMO檢驗,發現KMO值為0.779,說明變量間存在加強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利用SPSS軟件提取公因子得到:第一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12.04,這解釋了原始16個變量的總方差的75.248%,第二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2.434,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15.211%。由此可知,前兩個因子共同解釋了所有變量總方差的90.458%,包含了這16個變量的主要信息(見表2)。

表2 解釋的總方差

因子載荷的絕對值越接近1,因子與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強。從旋轉前成分矩陣可以看出,除了固定資產、進出口總額和交通運輸郵電業從業人數這3個變量外,大部分變量都能較強被因子解釋,見表3。采用方差極大法旋轉矩陣,對比發現,旋轉后的公因子在每個變量上解釋能力更明確、更具有代表性。第一因子在地區生產總值x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x5、移動電話用戶數x15、郵電業務量x13、互聯網用戶數x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x6、固定資產投資x2、水運貨運量x12載荷系數較大,可以命名為經濟發展水平因子和人力及信息化建設因子。第二因子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x9、公路貨運量x10、鐵路貨運量x11、進出口總額x3、公路營業里程x7、交通運輸郵電業從業人數x16、港口貨物吞吐量x8載荷系數較大,可以命名為物流基礎設施因子和物流需求因子。

表3 旋轉前后成分矩陣

使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見表4,根據得分系數矩陣可以計算出因子得分函數:

Y1=0.123x1+0.138x2-0.085x3+0.126x4+0.137x5+0.093x6+0.171x7+0.009x8+0.016x9+0.017x10+0.043x11+0.066x12+0.108x13+0.106x14+0.114x15-0.052x16

Y2=-0.058x1-0.119x2+0.275x3-0.077x4-0.096x5-0.005x6-0.334x7+0.145x8+0.129x9+0.125x10+0.059x11+0.049x12-0.031x13-0.024x14-0.041x15+0.229x16

表4 公因子得分系數矩陣

計算每個城市的各因子綜合得分,并使用因子加權總分法構建綜合得分函數:Y=0.677Y1+0.323Y2,其中權重是以兩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

將因子Y1和因子Y2的得分代入總得分函數Y,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福建省9個城市排名及綜合得分

從計算結果看:第一,根據加權后綜合得分(Y),泉州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福州和廈門,且都為正值,表明2018年這三個城市的綜合物流競爭力均高于福建省9個城市的平均水平。其余6個城市都為負數,低于福建省物流競爭力平均水平。漳州得分接近0,相對處于整個平均水平;南平最低,排在福建省9個城市最后一位。第二,根據Y1得分排名,泉州、福州、廈門居前三,而寧德則排名最后。根據Y2得分排名,廈門、福州、莆田排名前三,南平市則最后。在3個綜合指標對比分析中,福州、廈門相比其他7個城市優勢更明顯。

1.3 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力差異的聚類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福建省物流業城市區域差異,對福建省9個城市16個指標進行系統聚類分析。聚類分析主要是將性質相近的個體歸為一類,將性質差異較大的個體劃分為不同的類。利用層次聚類分析首先將每個城市看成一類,然后把最相似(距離最近)的城市合并成一小類,再把已聚類的小類按相似性(類間距)進行再合并類,最后得到一個包含所有城市按聚類相似性合并的大類,得出樹狀聚類圖,見圖1。

圖1 使用平均聯接(組間)的樹狀圖Fig.1 Tree chart using average joins(intergroup)注:SPSS自動將各類間的距離映射到0-25之間,距離最近的合并成一類,以此類推。

第一類是福州市、廈門市和泉州市,具有較強的物流競爭力。福州是省會首府、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城市,具有發展物流的地理區位優勢,經濟更發達,兼具資源、政策等諸多優勢。

廈門是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大擔島及大小金門隔海相望。廈門市積極試點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及智慧物流,通過打造臺中歐班列國際物流新通道,建設物流產業項目,拓展物流市場腹地等措施,不斷提升廈門物流綜合競爭力,促進廈門物流與經濟協調發展。

泉州,連續19年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北面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擁有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的泉州港,同時泉州產業經濟也帶動了物流產業快速發展。

第二類是漳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和南平,物流競爭力較弱。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是閩南、粵北地區鐵路樞紐,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擁有漳州港,經濟總量在全省排名第四。鐵路和港口優勢明顯,公路和空運實力微弱。莆田,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經濟在全省排名靠后,導致物流需求規模不大。三明是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重要連接帶,已形成了一條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于一體的立體交通系統,但對經濟、對外貿易及社會消費、物流需求方面相對偏弱。龍巖位于福建省西部,地處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處,擁有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各縣可通高速公路和鐵路,全面對接珠三角、長三角交通主干線,但在水運、航空不具有優勢,且公路鐵路受經濟產業影響,規模不大。寧德,東臨東海,南鄰福州,北承浙江省,隔海相望寶島臺灣,具有港口水運優勢,但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對外貿易及鐵路、公路缺乏區位優勢。南平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山峰聳峙,低山廣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其間,區域生產總值在全省排名最后,物流市場缺乏吸引力。

2 對策

福建省各地物流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呈兩極分化狀態。福州、廈門和泉州的物流競爭力較強,漳州物流競爭力略低于全省物流平均水平,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和南平的物流競爭力,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人力及信息化建設,還是在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需求方面均低于全省物流競爭力平均水平。根據因子和聚類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改善福建省各地區物流業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對物流綜合競爭力較低的城市,政府應優先培育和發展物流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在全國310家5A物流企業中,福建省有14家,其中福州6個,廈門7個,泉州1個,其余6城市一個都沒有,因此政府應加大力度,著重培養或通過相關優惠政策引進一批具有先進物流技術和較強競爭的中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物流產業集聚區,提高物流服務的一體化和網絡化,促進物流企業協同發展,推動物流產業規?;l展。此外各城市還應結合自身地理位置優勢和產業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提高物流產業水平,縮小地區間的差異。

二是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平臺,大力發展物流基礎建設與物流業。在全國127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中,福建省9個城市中就有5個被選中,即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和平潭。各承載城市要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的資源集聚和區域輻射作用,帶動經濟增長,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引導和支撐物流業規?;s化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經濟,以經濟帶動物流。經濟實力排名前三的泉州、福州、廈門,其物流綜合實力排名也在前三,說明經濟實力強,相應物流綜合實力也強。要充分利用福州都市區、廈漳泉都市區經濟的龍頭和輻射效應,帶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協同發展。同時在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和東山灣著力做好灣區經濟發展。抓住“一帶一路”、中歐班列、“互聯網+”、樞紐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等機遇和政策,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開放經濟,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加快國際物流發展。

四是重視物流人才培養與引進。全球物流格局正在發生一系列新變化,特別是能源技術、交通技術、信息技術的變革與創新,給物流業發展帶來新的運營和組織方式的變革。打造“樞紐+通道+網絡”物流體系,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物流人力資源的支持。各城市應利用省級人才新政,加大物流人才引進力度,同時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機制。

3 結語

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福建省區域物流競爭力的研究,從區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物流基礎設施、物流需求、人力及信息化建設四個方面建立4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建立福建省區域物流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因子和聚類分析得出福建省9個城市物流發展水平和競爭力排名,在一定程度上為福建省區域物流發展提供實踐意義。但受數據來源的限制和評價指標選取的非全面性,導致不能更深入、廣泛、全面地分析。未來不僅需要加強區域物流橫向評價,還要考慮時空及地理因素,同時還需進一步分析影響區域物流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

猜你喜歡
物流業福建省競爭力
福建省“兩會”上的“她”聲音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物 流 業
福建省巾幗館開館
我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
日本競爭力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營改增對物流業稅負的影響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