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育中的心理疏導研究

2019-12-21 12:43賈智剛
大眾投資指南 2019年8期
關鍵詞:政治心理思想

賈智剛

(中央財經大學,北京 100081)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在論述構建和諧文化工作時提到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黨的十七大報告又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提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边@是“心理疏導”連續三次出現在黨的重要會議報告當中。這標志著在新形勢下我黨對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有了新的認知和思考。凸顯了新形勢下心理疏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高校,如何從思想政治教育較大來進行心理疏導工作,兩者互促互進,既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和發展,又做到心理疏導的時效性和科學性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疏導有別于醫學上的心理疏導,它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筆者將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對心理疏導進行研究,達到通過心理疏導研究促進高校思想教育方法的創新,同時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探索出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之上的心理疏導模式與方法。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心理疏導是新形勢下的高校政治工作的重點,它對樹立學子正確人生觀、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領域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意義何在?我們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心理疏導開展工作?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社會道德意識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深刻的變化的發展。新一屆中央領導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奮斗,社會經濟也處于重要轉型期,社會充滿著內在張力。在高校,學生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旺盛,思想活動獨立性、差異性、多變性現象明顯,社會各種思想、文化、價值取向和意識形態既相互碰撞又和諧共生。這時處于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建立最佳時期的大學生們很容易受外在負面因素影響而帶來一系列思想、心理健康問題。

高校是引領社會思潮的重要力量,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場所。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心理疏導理論應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還需要跨學科,注重人文感染,是具有相當的難度和挑戰的事業。做好新時期下的高校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能拓寬思想政治教育視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此外,心理疏導教育還有助于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最大化,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精神支持。

二、心理疏導的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立足新形勢下學生客觀社會處境、遵循學生思想活動發展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的觀點、建議和意見能夠充分表達,對正確的觀點應充分肯定和鼓勵,對不正確的觀點應以理服人、積極引導、善于糾正,幫助排除思想消極障礙,樹立正確的行為方式。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獨特的實用性。

從心理疏導的過程來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育對象在特殊情境下的特有教育過程。因此,心理疏導要素包含主體、客體和情景三個方面。而主體對客體的心理疏導需要借助中介物,一般為心理疏導的目標和內容。綜上,筆者將心理疏導的要素定義為心理疏導主體、客體、目標、內容和情景。主體是指具有目的和意識地從事認識活動的人,心理疏導的主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文指老師??腕w是指認識活動從事者的工作對象,這里指心理疏導的對象,是心理疏導的接受者,心理疏導主體的教育對象,本文指學生。目標,人們行為活動希望達到的結果,這里指心理疏導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心理疏導內容是連接主體和客體的信息紐帶,其實質內容需要適應當時的現實需要,對客體的思想、道德、心理、行為等方面進行規范和要求。心理疏導情景,即為到達心理疏導目標,創設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情況,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氛圍集文化、心理于一體的人際互動。[1]

因此,高校心理疏導必須采取主動的工作方式,運用各種方法,掌握學生思想狀況,幫助學生理清思想障礙,促使其思想觀念朝積極方面轉變。其次,老師應準確掌握教育目標,并設身處地理解學生現實處境,運用會談技巧,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進行疏導。再次,老師和學生在溝通中應有積極正面互動,雙方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絕非老師單方面講話,這樣容易適得其反。第四,心理疏導工程絕非一成不變,因學生是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思想疏導操作體系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開放體系,這個體系應隨邊界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完善。第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極強的意識形態性,它是為政治服務的,所以要牢牢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最后,心理疏導主體和客體均為人,那么我們應以柔性的態度,溫和的處理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心理疏導問題,抓住情感的需求,建立和加深雙方的感情,真誠交流,理性溝通。故,在處理高校心理疏導工作時,應秉持主動性、共情性、雙向性、動態性、方向性和親和性。

三、大學生心理特點

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劇烈轉型期,大學生正處于各種思想和觀念的交匯漩渦中心,個性化特點鮮明,這有別于中國其他時期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只有準確認識和把握他們的心理特點,正確心理疏導才能根本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一)心理發展的矛盾特征

大學生實際的心理成熟與心理成熟不對稱,認識能力落后于活動能力,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矛盾,比如自主與守紀的矛盾、尊重與被尊重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封鎖與開放的矛盾、求知與自辨的矛盾、獨立與依賴的矛盾。

(二)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

在大學不同的學習階段,心理發展出現的階段性特征明顯。剛入學時,由高中填鴨式學習變為自律學習環境、父母主導的生活環境變為獨立自主的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由校園單一環境變為社會復雜環境……前期形成的各種環境一下被打破,學生的心理障礙就會一觸即發。新的平衡、正確的世界觀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以及自己的努力適應才能快速構建。隨后將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此時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興趣廣泛、學習競爭激烈、感情世界豐富、可塑性強,各種現實與理想的沖突接踵而來,這迫切要求在老師的引導下正確決策和合理取舍,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正確塑造人生的價值觀。最后將面臨就業和升學的選擇,這或許是人生的最重大判斷,此時的大學生文化程度高社會化程度低、感性認知強理性認知弱、自我認同高人際協調能力低,社會角色會面臨新的轉變,迷茫、恐懼、興奮交織成了最為復雜的心情,這個階段,迫切需要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學生心理進一步成熟,幫助他們做出決策。

(三)認知風格多樣

受知識背景、生活環境、思維方法、主觀判斷等因素影響,同一事物,不同個體往往會產生較大差異性和特殊性,他們通常體現在對認知的表征和加工兩個層面,缺乏理性的理解和判斷不能形成客觀的科學認識。因此,大學生認知風格多樣,容易缺乏對事物理性的判斷和客觀的認識是又一鮮明特點。

(四)情感特點兩極化

大學生生理趨于成熟的同時心理也在發生劇烈變化,受外界環境影響,他們時而壯志凌云時而惆悵滿懷,在情感方面帶有鮮明的兩極性,容易出現盲目狂熱、自傲子大、冒險逆反、自卑自棄等失調現象,容易出現過激行為和負面情緒滋長狀態,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意志品質矛盾

社會的加劇轉型和快速發展迫使大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發展志向,目標明確、積極向上、行為自律性比以往都有顯著增強;但并不能排除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戀愛、懶散,意志缺陷,呈現自覺性增強但惰性尚存的現象。同時還存在決策果斷但行事草率或優柔寡斷;遇難事堅韌性提高但做大事容易虎頭蛇尾;自我調節能力增強但自制能力偏弱。因此,大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和訓練也是大學階段應利用心理疏導進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這些都體現了大學生個性鮮明獨特、個性區域穩定和完善的明顯特征。

四、心理疏導的方法

找準了大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還需要結合有效的心理疏導方法才能開展時效性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心理疏導方法通常是運用一種或幾種方法的集合體,本文主要介紹以下五種方法。

(一)咨詢指導法

咨詢指導法是運用相關的知識和策略幫助大學生找到心理和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可通過語言、文字、多媒體對其進行的互動式活動,對其心理、思想、行為加以影響,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緩解內心的沖突、搭建新的心理平衡,以提高適應環境能力的方法。咨詢指導法的核心就是要先“疏”后“導”,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處境和迷惑的機會,老師要耐心傾聽,然后結合實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加以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理清思想雜念。這種疏導方法由于給學生充分表述的機會,不但可以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心理問題,還能給學生發泄牢騷,傾訴不滿的機會,找到了問題癥結還宣泄了情緒,容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具體操作是,首先需掌握學生的一手資料,對給他的性格、年齡、政治面貌、問題性質和癥結根源;其次分析問題實質,確定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再次,結合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文關懷宗旨,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轉變思想行為;最后要不定時的鞏固檢查改善效果,對積極的方面要進行肯定和發揚,消極方面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二)說理分析法

說理分析法就是以理服人法。通過政治思想教育理論的知識,深入淺出、正面講道理、用事實說話、耐心啟發,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政治覺悟。

政治思想教育中之所以要運用說理分析疏導是因為,新時期政治思想工作問題與以往來得更復雜和迅猛,新舊觀念沖突劇烈,學生容易滋生迷茫和膨脹的負面情緒;學生的思想發展絕非一日之功,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一定要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采取循序漸進耐心梳理的疏導方法;擺事實、講道理、以情動人有利于促使學生思想上認同,行為上一致。

說理分析時要做到:1、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比如可從愛國主義教育、歷史與現實、自然到人文等擺道理,說事實,做到觀點明確,道理充分;2、情理交融,以心換心。老師要動性情,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立場,切忌高高在上,虛情假意;3、把握時機,選擇恰當時機,談早了時機不成熟達不到預期目的,談晚了時過境遷失去意義,只有找準時機,才能產生共鳴,事半功倍;4、選擇合適的地點,既要保證談話的嚴肅性,又要保護學生的私密性,避免造成輕浮或隱私外泄;5、語言得體、邏輯清晰、表達生動,以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6、注意順序,談話前一般要歷經引出鋪墊、進入實質、收尾總結三個階段。

(三)生活對話法

生活對話法就是運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政策,創造民主條件,運用對話方式促使學生思想轉化的方法。馬克思指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回聲的發展”[3]。我們要處理的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種思想的、道德的、價值的問題與困惑。要緊密圍繞學生這個主題,運用恰當的對話方式來處理問題。

這種對話方式要秉持雙方關系的平等性、行為的自覺性、雙方的理解性、軌道雙向性、啟發疏導性、開放包容性。這種方法地對老師的政治素養要求很高,首先應站在時代的高度,靈活應用馬克思主義原則和方法,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問題進行辯證深入的剖析;其次要在民主的氛圍下,雙方暢所欲言,適時疏導;再次,要人性化處理學生關系,老師切忌以勢壓人、居高臨下,既要確保尊重又不失原則;最后,對熱點、敏感問題具有旗幟鮮明的時代正義感??傊?,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平等性與主導型的結合、及時性與經常性的結合、坦誠與保密的結合。形式上可為,談心式對話、討論式對話、演講式對話等。力求感情真摯,論述精辟。

(四)精神滲透法

精神滲透法就是在民治、平等、隱蔽、愉悅的基礎上,借助各種載體,采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去感染、熏陶學生直覺接受社會賦予的政治觀點和正確的人生觀,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法。良好的情感滲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導顯得十分重要。在疏導過程中,要創造和諧愉悅的氣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師生雙方一旦建立起平等、親密的信任關系,便會是學生更主動的接受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這種疏導方法,彌漫性強,不受時空限制,只要將事先設置好的意向植入生活中的某種載體,就會無形的在學生心中發揮心理疏導作用;自然性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直接體現;潛隱性高,由學生無意識的,特定的心理反應發生作用,主動接受教育,可有效避免逆反情緒;漸進性長,因為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且事物的發展也有自然的周期,顯然這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方法。

(五)情感感化法

情感感化法,要求老師以真摯的感情去感動人、影響人、造化人。這源于人本身就有感情的需求,都需要得到別人真摯的感情,同時也希望自己的感情能夠得到別人正面的反饋。作為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老師,應抓住當下學生的種種情感需求,用真情實感去疏導,講的話在理,學生就愿意聽,也聽得進。溫和而善意的感染就會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和逆反心理,從而達到解決思想問題的目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對感化的概括。具體操作應注意:1、情與境的結合。就是老師在熱情關懷、鼓勵學生的同時,還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才能使學生在情與境融為一體下形成巨大合力,充分發揮疏導作用;2、真情感化。老師要想關心自己的家人一樣去照顧、愛護學生、堅定他們的信念,振作他們的精神,重振學習和生活的信心;3、激情感染。真人真事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忠心、百折不撓勇敢向前的生活態度;4、理解關注,對學生因外界負面事件造成消極情緒,要加深理解、高度重視,體諒他們的困境,并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和改善;5、情理交融,“情”——用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理”——輔以國家當下黨政方針政策,使得情通則理達,理達則情固。

五、心理疏導的應用

用心理疏導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工作是對傳統教育方法的突破和創新。作為一種新的方法,現階段它肯定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和部分局限性。在心理疏導過程中需要弄清其適用范圍和應用原則。

心理疏導適用于個人和群體思想疏導,也就是以個體或群體為疏導對象,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消極的態度、錯誤的觀點、落后的思想;心理疏導也適用于常態問題的心理疏導和非常態問題的心理疏導,常態問題即學生學習、生活上遇到的觀念問題、價值取向問題、行為判別問題等,非常態問題一般指自然災害、社會矛盾引起的突發問題;心理疏導還適用于危機發生現場的心理疏導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導,危機發生現場的心理疏導即重大生活事件突發,生活中的心理疏導即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思想認識問題。

在心理疏導時,老師要善觀察,勤思考。工作中要遵循平等民主、真誠一致、同感理解、尊重差異、雙向互動、科學引導的原則。

心理疏導工作要做到有條不紊地開展。首先,調查問題。認識問題的源頭,弄清學生思想問題的本質;其次,疏泄情緒。以學生傾訴為主要工作內容,鼓勵其宣泄壓抑已久的情緒,擺脫心理與思想的包袱;再次,化解矛盾。師生雙方共同感受、分析、討論、研究解決方案,從而化解心理的癥結;然后,引導啟迪。學生在老師的啟迪下發揮自生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并改正自己思想的錯誤;最后,反思調整。通過以上四個步驟,大體上完成了基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心理疏導工作,但為了進一步提高疏導效果,老師還應對學生心理疏導結果進行在評估,使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無限靠近預設目標。

六、結語

基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心理疏導模式于方法研究,是為了更好的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終使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在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塑造中發揮積極而獨特的作用。本文對大學生現實心理特點的分析,制定了以愛護人、關心人、體貼人為基本宗旨的心理疏導方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更貼近學生的意愿和需求,他們不僅更容易理解和擁護這項工作,還使其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提高了工作質量;最后,本研究拓寬了思想工作新的視野、豐富了思想工作新的內涵、適應了新形勢下心理疏導發展需要。

猜你喜歡
政治心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心理感受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