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朐周姑戲的發展現狀與保護傳承

2019-12-22 22:09張倩男
人文天下 2019年4期
關鍵詞:戲曲

張倩男

臨朐農村地區曾經衍生了一種具有濃郁地方性特征的戲曲劇種——臨朐周姑戲,如同大多數地方戲曲一樣,它曾經風靡臨朐各個角落,流行于大街小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逐漸走向衰弱。直到新編周姑戲小品 《神秘的笑聲》、周姑戲 《淌水崖》 《周姑青絲記》等現代戲作品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才喚起了人們深深的懷念。筆者從這些劇目著手,具體分析了臨朐周姑戲的發展現狀,探討臨朐周姑戲的保護與傳承問題。

平境與逆境

首先,唱詞上大膽引用現代語言,增添了趣味性。整體來說唱詞都比較歡快,如: “難道說老頭子他把野花采呀金屋藏嬌暗處躲,怪不得他天天家不回呀怪不得這幾天眼皮直哆嗦”。此類唱詞的應用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演出效果不錯,不難發現周姑戲在積極探索一條嶄新的道路,從各個方面不斷開拓,是一個比較好的開端。

其次,在舞臺背景方面也是一改以往的 “簡約風”。周姑戲本身源于簡單的一兩人 “唱門子”①,所以其表演形式便一直是以簡為主,不講求舞臺效果,好的時候可以在戲臺演出,但更多時候街頭巷尾都可以成為舞臺,若演出形式過于簡陋則對不起觀眾?;诖?, 《淌水崖》 《神秘的笑聲》等作品便在舞美方面大下功夫,不僅使用了部分實景作為裝飾,還使用了電子屏幕作為背景,隨著人物的出場不斷變換,引導觀眾更快的入戲。

再次,進行了比較專業的譜曲,并與專業伴奏團隊進行合作。最初的周姑戲在表演時演員肩掛小鼓按節奏敲打進行伴奏,但是戲曲伴奏是戲曲唱腔的最有力的支持部分,對唱腔起著烘托的作用,尤其是管弦樂的伴奏已經成為一部戲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據臨朐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所說,周姑戲最初僅有狗皮鼓打節奏,為此文化館專門請來了專業人員進行譜曲,京胡、揚琴等樂器的使用也為作品的呈現增添了渲染力,所以這些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作品是有伴奏的。

但是,這些作品在創新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問題,很多方面并不完善。一是整部戲節奏過快,結構混亂,戲曲作品來說,結構的把握至關重要,既要控制好節奏,還要有條不紊、敘述清晰;二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標新立異,不尊重傳統,對于地方劇種來說,大多面臨著新舊不接的局面,也就是說新編作品與之前的舊作品差距太大,以至于觀眾從心理上難以接受。

短板與原因

根據筆者的田野調查與實地訪問,總結臨朐周姑戲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中途沒落,缺乏 “抵抗力”。臨朐地處山區,相對閉塞,文化與經濟的落后成就了這一劇種的輝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生產力的進步,曾經被稱為 “栓老婆橛子”的周姑戲也漸漸不被人重視。收音機、電視等新媒體的出現沖擊了周姑戲的發展,缺乏抵抗力的周姑戲也逐漸被取代,過年過節也不再搭臺演出。

二是為演而演,觀眾缺失。傳承人馮太平老師談及周姑戲,也表示其唱腔單一,甚至略有乏味,導致其漸漸不被人接受,難以傳承,老人們表示周姑戲 “沒意思”, “不好聽”。

三是后繼無人,傳承問題令人堪憂。臨朐周姑戲的正統傳人幾乎沒有,就老一輩人說,原先唱周姑戲的大多去世,或者年近九十,接受并自愿學習周姑戲的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四是編排困難,地方演員很大一部分人只會唱,并沒有多少文化,缺乏專業人士進行指點,所以排出來的戲大多不完整。

五是資金匱乏,難以維持。對于一個地方戲班來說,資金的缺乏限制了其發展,其從排練到演出,完全需要自費,劇團一年演出費用需要演員平攤,因此導致很多演員放棄戲班。

拯救與傳承

1875年 (清光緒元年)編修的 《臨朐縣志》記載: “在前清盛時,每屆元宵節,恒醵錢作戲,范竹為具……而一班青年涂朱抹粉扮作浪子蕩婦,挈具盤旋,并演唱雜劇以助興……”,而如今這種場面已經不復存在了,周姑戲與大部分地區戲種一樣面臨著瀕危的境地,必須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對其進行拯救與傳承。

首先,要充分做好 “外在保障”。提供政策支持,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要取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得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一種文化遺產的可貴與難得,并且制定出相應的保護政策;增加資金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將保護周姑戲所需要的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之中,設立專項保護基金,不僅用于發展周姑戲還用于獎勵為保護周姑戲做出貢獻的個人;加大宣傳力度,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宣傳功能,創新宣傳手段,還要與教育部門合作,深化高校與院團的合作,加強基地建設,把教學成果轉化為藝術產品。

其次,要提升其本身的 “內在美”。增加伴奏,使其更加完整,1976年,臨朐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文藝工作者對周姑戲的部分傳統劇目進行挖掘整理,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改革原來的唱腔和伴奏形式 (加以板胡為主的弦樂),但是增加伴奏是一項繁瑣又困難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周姑戲節奏跳躍性比較大,其音程相差十幾度的現象在其他戲曲形式中是很少見的,所以只有具備很高的專業素養才能夠準確的為其編排流暢的曲譜;豐富表現形式,周姑戲在今后的表演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增加服飾與舞臺動作元素,增加舞臺裝飾,利用燈光、色彩以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充分做到 “外在引人,內在傳神”。

再次,要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吸納專業人才的加入。要增強行業吸引力,提高薪資待遇,提高社會地位以及完善生活保障,從待遇入手留住人才;做到 “特人特招,特事特辦”,培養劇種領軍人,合理制定招聘方式,引進優秀專業人員。成立周姑戲課堂,選擇合適人才進行定向的培養。集思廣益,充分集中每個人的智慧,及時推出符合大眾審美要求的作品。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體,拓展傳播途徑,加大傳播力度。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不僅要建立以周姑戲為主題的網站,及時更新周姑戲的發展狀態,還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推出關于周姑戲的微信平臺,讓更多的人更方便的了解周姑戲;利用電視、電臺、報紙等傳播媒介。在縣電視臺等推出周姑戲的專訪欄目,或者是定時播放周姑戲節目,推出關于周姑戲的電臺頻道,以滿足更多觀眾的需要,利用報紙推出周姑戲專欄等。

結語

“民間戲曲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以及它對于歷史與現實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雖然我們曾經視而不見,但是現在我們不能不深刻地反思,它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無法替代的?!雹谂R朐周姑戲的發展問題不容樂觀,改革創新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如何拯救它,如何傳承它,是一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地方戲曲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區民風民俗的代表,也是祖先無窮的智慧,所以無論這個過程如何困難都不應該就此擱淺,而是要迎難而上。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重視臨朐周姑戲的發展,臨朐周姑戲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地域性標志,成為一種不朽的文化。

注釋:

①馮奎業:《臨朐周姑戲音樂研究》,山東畫報出版社,2017年版,第8頁。

②周愛華:《瀕危民間戲曲傳承意義的文化學、價值觀、實踐性解讀——從“依團代傳”傳承創新模式談起》,《戲曲藝術》,2014,(4)。

猜你喜歡
戲曲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雷殛”結局新探
戲曲從哪里來
富連成社戲曲傳承的現代轉型
媒介演進中的戲曲形態衍生
《廣西戲曲》
關于戲曲民族志的思考
現代戲曲——養兒防老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