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讀者圖書館環境色彩感知的語義差異實驗研究*

2019-12-23 05:48蘇文成盧章平盧文康曹晨晨
圖書館論壇 2019年12期
關鍵詞:冷色明度尺度

蘇文成,盧章平,王 萌,盧文康,曹晨晨

0 導言

圖書館空間重組與變革的研究浪潮引發關于館舍物理環境與讀者入館體驗關聯性的新一輪思考[1-2]。館舍物理空間因其具備深遠的文化意味和人文關懷溫度,成為圖書館發展要素之一。面對“云物移大智”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興讀者群體,現有館舍環境設計標準正經受著全新的挑戰。近年為應對新時代讀者入館體驗升級的需求,學界圍繞舒適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的館舍設計思維,展開了對圖書館室內環境要素優化的探索。按照環境認知理論[3]28-34,在諸多的潛在環境要素中,室內環境色彩時刻與讀者入館活動過程中的情緒感知、行為績效產生關聯。掌握讀者館內環境色彩感知機理,將為升級讀者館內活動體驗、優化物理館舍空間設計奠定理論基礎。同時,作為師生讀者群體高度滿意的文化場所以及知識汲取的重要空間,高校圖書館室內環境色彩設計的科學性直接關乎讀者的入館心理體驗與學習、科研效率。為盡可能地發揮高校知識傳輸中心節點作用,優化館舍環境色彩要素,獲取高校讀者對館舍環境色彩認知被視作極具實際意義的研究課題。為此,本文基于環境心理學、色彩學相關理論,采用色彩情感語義差異實驗法,從喚醒度與愉悅度入手,檢測國內外25家高校圖書館的室內環境色彩設計方案對讀者被試入館體驗心理、情緒的影響路徑,探索高校圖書館室內色彩設計的優化途徑,以期豐富圖書館室內環境色彩設計理論,達成優化讀者入館體驗滿意度、增強讀者館內活動效能感的實踐目的。

1 環境色彩感知對讀者行為的影響機理

1.1 環境色彩心理感知特性分析

色彩心理研究主要使用孟塞爾色彩系統的色相、明度與彩度3項指標來表征色彩主波長、亮度與飽和度給人們帶來的主觀心理反應。不同波長光線作用于視覺器官產生色感,對人們的生理與心理產生影響[4],而人們對色彩的滿意度與和諧感又催生其對色彩美感的理解,從而喚起對色彩的情感偏好。單一色彩實驗證實了明度、彩度與色相均會對人們的色彩感知產生影響,前兩者對人們的色彩情感影響力更大[5]。較低的明度與較高的飽和度往往使人產生暖色感覺[6],而色彩明度越強,冷峻感越強[7]。類似理論對建筑室內環境色彩設計起到深遠影響。

1.2 環境色彩感知對人類情緒及行為的影響

環境色彩感知研究源自環境心理學領域,其本質是人的行為與環境交互關系的研究。為克服傳統心理學中的“人為性”缺陷,K.Lewin 于1944年首次提出心理生態學概念[8],認為研究對象與研究背景之間存在關聯。Barker等于1949年推動心理生態學向生態心理學的轉變[9],并提倡個體行為以一種復雜的方式與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相聯系[10]。在K.Lewin 提出行為的人格與環境函數后[即行為B=f(P∩E)的函數關系,其中的P(Person)指代個人的心理因素,而E(Environment)包括自然與社會環境],歷經生態心理學數十年的發展及G.Moore、R.Barker、H.Simon等持續探究,這一學科逐漸得以完善,由此引申出情緒三因子論、喚醒理論、環境負荷理論等環境心理學經典理論[11]。其中,情感評估概念用于指代人們對環境的情緒[12],環境場景通過空間隱喻改變用戶的情緒感受[13]。 Mehrabian等在1976年提出情緒三因子論,使用愉快/不愉快、喚醒/未喚醒、控制/屈從3 個維度來綜合描述情緒的狀態[14]。在此基礎上,Russell等按愉快與喚醒兩個維度實現了對情緒的近似描述,形成了情感評價理論(Affective Appraisal)[12],將人們對所處環境的情緒反應與環境刺激水平緊密關聯起來。

經由情緒三因子——喚醒度、愉悅度、控制度的評測,能夠描述特定環境中人們情緒的好壞。作為室內環境的重要組成元素,環境色彩對人們的認知與神經運動水平有著不同的喚醒作用,影響著人們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如短期記憶水平、焦慮程度[15-16]。通過調節環境色彩、室內空間環境,用戶能夠感受到最佳的喚醒程度,即適應性水平[17],此時人的情緒保持在高愉悅狀態[18]。

此外,環境色彩喚醒度與空間用戶的情緒及行為績效有著密切的關聯。研究者發現環境色彩的明度、彩度與人們的愉快情緒高度相關,人們往往偏好較高明度、較飽和的冷色感色彩。色彩能夠通過視覺影響人們的內分泌系統,導致人體荷爾蒙的變化,進而改變情緒,如紅色令人活躍、白色使人明快、淡藍色給人清涼感[3]64-67。圖書館環境研究者也發現了類似的讀者色彩感知特征[19]。作為環境壓力角色的扮演者[20],室內色彩基于個體的環境敏感性差異持續影響人們的工作滿意度與績效[21]。研究證實,藍色、綠色工作環境下,被試的工作控制感要優于紅色環境[22-23],績效更高而失誤率更低;同時主觀上人們青睞于白色工作環境,相比暖色環境,人們的煩躁情緒能在冷色空間內得到很大程度消除[20]。

近年有關人類對組合色彩的情感喚醒研究進一步發展。多色彩組合是除單一色彩外能喚起特定情感的必要條件[24]。與單一色彩相比,多色彩組合提供了更恰當、更準確的圖像色彩情感語意描述方式。多色彩環境下的用戶色彩情感變化特征已被證明可通過實驗的方式檢測得出[25],這為本文基于實驗方法探究讀者室內多環境色彩感知機理提供了理論支持。

1.3 研究假設

綜上理論,提出研究假設。

(1)Russell等提出的情感評估理論與情緒因子理論[12],將環境喚醒度與愉悅度作為環境用戶情緒的評估標準,而作為環境壓力存在的室內色彩又是重要的潛在環境認知要素。因此,讀者在入館活動過程中對室內色彩的感知可用環境要素的評價維度來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1:高校讀者在入館過程中的環境色彩感知可以從喚醒與愉悅兩個維度進行定量評估。

(2)已有研究關于色彩三重屬性對色彩認知的影響機理雖然尚無定論,但達成的共識是明度屬性對色彩喚醒度與愉悅度的影響最大,彩度較弱,最弱是色相[26],因此設立如下假設:

H2:高校讀者在館內活動過程中感知到的環境色彩喚醒度與愉悅度,主要受室內色彩的明度影響,彩度與色相的影響水平依次遞減。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人的情緒、行為效率受環境喚醒程度的影響,適宜的環境喚醒度能夠將行為績效最大化[26]。環境色彩研究證實,冷色感的空間環境能產生最佳喚醒程度;高明度的環境色彩帶來的愉悅感受最強烈[6];低彩度的色彩更受人偏愛[27]。據此,滿足讀者館內活動喚醒度需求、能增強館內愉悅度與滿意度的館舍環境色彩應符合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特征,故提出以下假設:

H3:高校圖書館多運用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主體環境色彩將在讀者館內活動過程中產生更適宜的喚醒水平。

H4:高校圖書館多運用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主體環境色彩將在讀者館內活動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讀者入館愉悅度。

H5:高校圖書館多運用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主體環境色彩將更好地增強讀者館內體驗滿意度。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基本流程

筆者使用語義差異法解釋讀者對館舍環境色彩感知路徑,嘗試從喚醒與愉悅兩個維度來解讀館舍室內環境色彩冷暖感、空間感給讀者帶來的入館體驗感受。據此,提出對高校館館舍環境色彩設計的優化建議,研究設計流程見圖1。

圖1 研究設計框架圖

2.2 語義差異量表設計

2.2.1 情感尺度挑選

語義差異法由Osgood等在1950年代提出,用以量化檢測被試對色彩刺激材料的情感偏好。通過因子分析法處理被試對反義詞對,即情感尺度問卷填寫的數據,達到抽取主要情感要素、量化被試對刺激物情感傾向的目的[7]。色彩情感尺度研究中,研究者多從色彩評價、潛力等8個傳統維度展開分析[7,28]。本研究需要解決如何關聯被試入館體驗及其對環境色彩感知機理。情感評估與喚醒理論為此提供了解決思路:環境情感評估空間可從喚醒、愉悅維度上交叉產生多種情緒。依照情感評估空間詞組,參考色彩情感表現[29]、色光情感尺度[7,30]、建筑色彩情感尺度形容詞對[27,31-34],筆者設計了40 組初始英文情感尺度。為保證中英文詞意轉化正確,邀請3位英文專業教師和5位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專業教師對譯后中文情感尺度的熟識度與可量化度打分復核(百分制),最終保留均分在75分以上的26組情感尺度(見表1),其中“明亮的—昏暗的”“暖的—冷的”“鮮艷的—陰沉的”分別代表孟塞爾色彩三屬性:明度、色相、彩度。

表1 初始26組情感尺度(中英文對照)

2.2.2 實驗刺激材料選擇

研究證明圖片能夠在設計學中替代實體模型檢測被試的空間認知行為[35]。本研究刺激材料圖片素材部分出自《圖書館建筑的歷史》[36],該書對多家圖書館經典建筑進行了專業角度的評述,館舍照片攝影技術業內頂尖,在圖書館建筑界受到較高贊譽,其余圖片源自互聯網。在保證攝影調色專業性的基礎上,所選圖片拍攝視角、構圖均保持一致。為避免非環境色彩視覺要素干擾,對所有圖片進行Photoshop 處理,隱去館內讀者、雜物等,形成原始備選圖片共計50張。

刺激材料篩選的關鍵是對館舍主體環境色彩的定性。以孟塞爾色彩空間中的10R與5B為冷暖色分界線[26],筆者使用Matlab編制算法自動區分圖片像素的色相、面積比例并排序①,規定每張照片中前6種背景色和主體色冷暖屬性需保持一致,由此將備選素材劃分為冷、暖兩大色彩組,每組各25張圖片。本實驗設計目的在于測試被試對樣本館色彩冷暖感、明度與飽和度的感知情況,盡管在數字圖片轉化為投影圖像的過程中存在些許色彩失真,但校色儀的使用能夠確保圖像本身的色彩屬性未發生根本變化。同時,由于圖像像素點色相實際受館舍環境色彩、建造材質、照明光色和亮度等因素共同作用,而該算法僅關注像素點的色相冷暖類別,不對具體要素進行區分,因此其能夠客觀量化地判斷刺激材料中所有環境要素整合后給被試帶來的冷暖心理感知。

為進一步實現刺激材料色彩維度下的對照分組,使用卡片分類法設計6張色彩屬性卡,2張寫有冷、暖色相;高、低明度與彩度各2張。邀請工業設計師生憑借專業色彩感知力,給每張圖片賦予色相、明度、彩度屬性卡各1張。完成后統計并選出具有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刺激材料12張,暖色感、低明度、高彩度的照片13張,形成對照組。最終準備刺激材料25 張[用Stimulil-25(S1-25)表示②],其中國內高校館圖片4張,國外21張。國外樣本館舍選自美、英、法、德等9個國家。建造歷史橫跨16至21世紀,以西方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古典建筑風格為輔,拍攝所選場景均是各館舍主要的流通與閱覽區域,具有橫向可比性。

2.2.3 量表設計

問卷設計采用7級李克特量表形式,每張刺激材料照片都對應26組情感尺度,每組尺度的消極性至積極性分值由-3分至+3分,為避免默然偏差,隨機挑選5道題目設置反向題。在卷首加入引導語、基本信息問項,并在每26組情感尺度后都加入3題,詢問被試對刺激照片色彩滿意度、喚醒度及愉悅度的感知。正式問卷共計730題③。

3 實驗流程與操作

3.1 被試篩選

為確保實驗中被試對色彩刺激的過濾保持一致水平,筆者調查了國內某高校30個專業的69名本碩博學生。在通過石原氏色盲測驗的前提下,先后請他們接受梅拉比安刺激過濾量表與單一色彩情感語義差異測試。梅拉比安刺激過濾量表用于檢測人對外界環境刺激,如色彩、溫度的反應能力,得分越高代表參試者過濾環境刺激的能力越強[37]。最終選擇中等刺激過濾得分者45人繼續參與篩選??紤]到色彩語義中的文化差別,以及不同人群對色彩隱喻的認知差異[38],研究設計了單一色彩情感語義認知檢測環節,請45名被試對6種隨機挑選的單一色彩進行26組情感尺度打分,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挑選情感尺度得分無顯著差異的31名被試參與正式實驗。

3.2 實驗過程

實驗在無窗的教室進行,使用Epson EMP-280型號天花懸掛式投影儀播放刺激照片。選用Spyder5 Elite 較色儀調整投影儀顯色效果至最佳,色域、伽馬亮度曲線、色溫一致性、白點色溫等系數良好,確保刺激材料顯示的真實性。實驗前被試在氛圍音樂中熟悉流程與問卷填寫規則。實驗開始時關閉燈光、音響,重點要求被試營造出在刺激材料所呈現的圖書館中日常學習、活動的模擬情境,同時觀看投影并使用手機或電腦填寫在線問卷。每張照片展示90秒,被試需完成29題問項。每2張照片播放間隔5秒,填寫完第15張照片問項后休息10分鐘,總流程約47分鐘。每位被試測后均接受半結構訪談,用于后期定性分析。

4 實驗數據分析

4.1 實驗數據清洗

檢測各組情感尺度間相關性,刪除相關系數低于0.5的項,最終保留18組情感尺度。分析發現,保留的情感尺度數值內部一致性系數良好,反映像矩陣檢驗中僅21 號尺度MSA 數值為0.452,小于0.5,不滿足標準,被刪除。最終,保留17組尺度用于因子分析。

4.2 人口要素對情感尺度評分結果的影響驗證

為了驗證被試專業、性別、地區等人口要素對其情感尺度評分并無影響,筆者采用Pearson積差相關系數分別對以上3個維度劃分出的兩組數據均值進行檢驗。發現3個維度下的兩組情感尺度得分均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性??梢娙丝谝夭⑽磳Ρ辉嚨那楦谐叨仍u分造成影響,環境色彩刺激是唯一影響要素。

4.3 因子分析

4.3.1 因子分析與主成分提取

SPSS 計算發現,17 組情感尺度數據KMO值為0.774,球形檢驗顯著性系數為0,滿足因子分析前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利用垂直正交旋轉的方差最大法旋轉因子,最終獲得2項公因子以概化表達17組情感尺度,共解釋原有情感尺度變量的83.631%。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后的變量初始共同度為1,表示17組情感尺度均可被解釋;各項變量再生共同度均值為0.836,說明提取因子對變量信息解釋程度良好??傮w來說,17項情感尺度變量信息丟失較少,因子分析效果理想。

4.3.2 因子命名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2。表2中,Scale2、4、6、10、12、14、15 在主成分 1 上有較大載荷系數,從詞義判斷主成分1主要解釋館舍環境色彩的喚醒度指標;主成分2主要解釋了 Scale1、7、8、9、11、13、18、19、20、26 的情感尺度,可概括為環境色彩的愉悅度指標。觀察發現,兩主成分內情感尺度與圖2中情感評價坐標中的喚醒與愉悅維度保持一致,證明假設H1成立。

表2 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

4.3.3 計算因子得分

確定因子后,可計算因子在25組樣本上的得分。設每組環境色彩情感尺度因子得分為x1至x17,根據因子得分矩陣,各圖書館環境色彩樣本在兩個主成分上得分函數應滿足:

又根據初始因子載荷矩陣中的提取平方和載入數值,確定主成分方差貢獻率的權重分別是0.736 和0.101,故圖書館環境色彩情感評價得分函數:F=0.736F1+0.101F2。據此計算25組圖書館樣本主成分得分(見表3)。

表3 圖書館環境色彩樣本主成分得分

通過相關系數計算證明,色相(Scale 18)、明度(Scale 12)、彩度(Scale 19)三屬性對刺激材料的喚醒、愉悅維度的影響水平。研究發現,高校圖書館環境色彩的喚醒度感知主要受明度的影響;而愉悅度則主要受到色相,即色彩冷暖感的影響;但樣本館舍色彩的彩度對喚醒度與愉悅度的影響都相對較小(見表4)??梢詳喽?,高校圖書館主體色彩的明度屬性主要決定環境對讀者館內活動的喚醒度,色相主要正向影響環境給讀者入館帶來的愉悅度,而彩度的影響力相對不顯著,故原假設H2被推翻。

表4 F1、F2主成分得分與各情感尺度相關性

進一步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驗證對照材料組間的喚醒度、愉悅度與滿意度得分的差異性,發現冷、暖兩組刺激材料的3 項得分均差異顯著;且冷色組維持在0.683中度偏高喚醒水平上,暖色組喚醒度為負值;冷色組愉悅度大幅領先暖色組;被試對冷色組平均滿意度高達0.793,而暖色組小于零(見表5)。因此可以斷定,兩組館舍環境色彩刺激材料中,冷色感、高明度、低彩度的樣本館環境色彩對讀者館內活動具有更好的喚醒度,能產生更高的入館體驗愉悅度與滿意度。因此,假設H3、H4、H5成立。

表5 冷暖色彩兩組被試的情感感知差異比較

5 高校圖書館環境色彩設計建議

5.1 維持館舍色彩適度喚醒水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將人們的行為績效與身處的環境喚醒水平存在的相關性描述為倒U形曲線[39],個體處于最佳環境喚醒水平時能使行為績效最優化,非適宜的喚醒度令人產生不愉快感并使行為效率下降[40-41]。原因在于,高水平喚醒導致人獲取信息量受限,造成注意力分散,而喚醒水平過低也不會產生最佳績效[42-43]。因此,優化高校館環境色彩設計的關鍵在于營造中等喚醒度,刺激讀者保持最優活動狀態,使其在館內既不會因刺激度過低而失去興趣,也不會因刺激度過高而分心降低學習效率。

不同于其他類型館舍,高校館作為以學習與科研為主要使用目的的知識獲取場所,更強調寧靜的環境色彩感知狀態。實驗中主成分得分較高的色彩設計方案對高明度冷色的使用頻次較高,且多用于背景色或主體色等大面積色塊。這類色彩方案往往給人以中等稍高的喚醒度感知數值(0~0.5)以及較高的愉悅度、滿意度(0.5~1.5),能帶來輕微“肅穆”感與高度“鎮靜”“明亮”感;相反,大量使用低明度、暖色感主體色的館舍則會帶來“沉悶”“昏暗”,甚至“抑郁”的觀感。

圖2 刺激材料各項情感尺度得分

觀察圖2,發現被試對于F值較高的館舍圖片的情感尺度打分題項間差距較小,如刺激材料S22、S20、S6、S8、S18、S24。相反,部分F值低分刺激材料的情感尺度得分差距很大、離散度較高,如刺激材料S4、S7、S9、S19,低分尺度主要集中在喚醒維度的“明亮的-昏暗的”(Scale 12)、“有活力的-無活力的”(Scale 15)和愉悅維度的“有趣的-無趣的”(Scale 7)、“快樂的-悲傷的”(Scale 26),造成整體色彩愉悅度、喚醒度的下降。但也存在一個意外情況,刺激材料S10雖存在多項低分尺度,卻仍具有較高的F值與滿意度。其原因可能是,該館舍色彩方案在“活躍的-肅穆的”(Scale 4)、“刺激的-沉悶的”(Scale 6)等高主成分得分系數的尺度上獲得較高分數(見表4、圖2)。因此刺激材料S10雖有色彩設計的缺陷,但其優點更加值得研究者關注。

環境色彩喚醒水平與視覺復雜性呈反比[44],即越加豐富的配色方案越會使得喚醒度激增,造成人們視覺感知負荷過高。色彩設計階段,在選擇合適的主體、背景色彩基礎上,還應有意識地控制色彩的數量與組合。在本研究中,無論主觀色彩感知效果是優是劣,絕大多數館舍樣本都能很好地控制環境色彩數量,主體色與背景色多以“1+1”的設計方式呈現,即天花與墻體采用同色,地板采用異色。為避免色彩凌亂,書架、桌椅等家具需與主體色中任意一種色彩保持色系一致,如樣本8白色天花、墻壁與深灰色地板的組合中,部署白色書架;或樣本23白色天花與墻體配合原木色地板,桌椅使用木色設計。

5.2 突顯館舍環境色彩冷色感受

與單一色彩情感研究結論不同,本研究證實色彩愉悅度并非與明度或彩度關聯性較大,而是主要受冷暖感,即色相的顯著影響。主體為冷色的館舍色彩樣本顯著提升了被試的館內環境感知愉悅度。實驗后測訪談中不少被試表示,相比暖色的空間,他們更愿意在冷色感氛圍中從事高認知負荷的工作,如數學計算、撰寫論文。由于高校讀者進館多從事高認知負荷的腦力勞動,因此該任務情境下冷色環境更受他們青睞。

通過安撫情緒、舒緩行為[45],冷色能夠產生適度環境刺激以維持讀者入館活動適應性水平,進而提升讀者入館滿意度、愉悅感與行為績效。因此,在設計讀者流動頻次較高的室內空間,如走道、交通節點(電梯、樓梯出入口)、書庫區、書架區的主體色與背景色時,應注意冷色設計策略的運用。此外,無彩色調,如白色、灰色,也是營造冷色感公共空間的優異選擇[46];高明度的色彩最有利于創造輕薄、冷靜的視覺感受;善用自然色搭配襯托主體色,如增設綠色植被盆栽、砂石色裝飾、原木色的書架、桌椅,也能在和諧融入主體色彩的同時,有效突顯空間冷色感[46]。

有趣的是,部分暖色相色彩如黃色、原木色、淺褐色、棕色等同樣能與白色、藍色組合產生冷色感,尤其是樣本12、14,采用黃藍兩色組合,給讀者以寧靜、雅致感受,這與純冷色相色彩組合帶來的感受類似。但部分冷色如在空間組合次序上出現差池,會使色彩感知效果適得其反。15號樣本使用深灰色墻體與地板搭配,就受到了被試的一致批評,主觀觀感較差。館舍高對比度反差色的使用需遵守“上輕下重”的原則,墻體應以高明度、低彩度甚至無彩度色彩為主,而地板適宜采用低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作反襯。

5.3 融匯前進色與后退色表現色彩空間感

利用室內色彩設計能夠優化建筑內部的空間感,以輔助移動中的讀者識別、記憶路線。表現色彩空間感的關鍵,在于充分符合美學與環境心理學標準并糅合多元層次感的色彩。實驗樣本中,喚醒度適宜、愉悅度與滿意度較高的館舍均避免了大面積單一色彩的使用,這與降低視覺疲勞的設計用意緊密相關[47],更具營造色彩空間感的優勢。室內色彩配置分單色配置、類似色配置及對比色配置[48]。參照各類圖書館環境色彩方案主成分得分,可以發現具有較高滿意度與愉悅度的色彩方案多以單色配置或類似色配置出現,主體色單色設計時,常以明度和彩度為調節變量,通過同種色相不同明度、彩度的組合達到色彩空間感表現的目的。

對主成分與滿意度得分較低的色彩方案,如館舍樣本5、9,則普遍暴露出色彩配置的單調性問題。這類館舍設計年代久遠,雖充滿古典氣息,但館內三維空間均以深棕色為主,低明度、高彩度的環境極大地降低了讀者環境色彩的感知友好性,嚴重阻礙讀者入館體驗優化路徑,在現代館舍色彩設計中,已很少有這樣的色彩搭配方式了。反觀1號樣本,白色主體環境中坐落著火紅色的休息區,雖有高刺激度暖色的加入,卻毫無違和感,甚至增強了空間辨識度。在“冷”“靜”的主旋律下強化空間動力感,做到靜中有動,色彩層次分明,沉穩又不失靈活。

綜合5.1 和5.2 小節的兩項結論,在保證主體色為高明度、低彩度的冷感后退色前提下,靈活運用具有迫近感的高明度、高彩度的暖感前進色做點綴,能夠使館舍環境在主體色彩影響下呈現出膨脹而有分量的空間感[19]。明度的差異變化關系又便于形成平面空間的前后層次感,使圖書館空間的可探索性大幅提升。

6 結語

本文基于環境心理學與色彩學理論,從喚醒度與愉悅度視角出發,針對高校讀者的館舍環境色彩感知課題提出了若干仍需深化拓展的研究結論與設計優化建議。隨著高校讀者對于入館體驗質量需求的不斷增長,高校館環境色彩感知這一研究領域將會引起更多學者的關注。20世紀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曾說:色彩是被人們遺忘了的巨大建筑力。在圖書館建筑研究領域中,相信環境色彩設計研究將在圖書館空間變革與讀者服務體驗進化的時代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

注釋

①刺激材料圖片主體色相提取算法(基于Matlab7.14_R2012a實現),參見:https://pan.baidu.com/s/1MFf7ItsRH94zYhnAYrRqA(提取碼:80ig)。

②研究刺激材料照片列表,參見:https://pan.baidu.com/s/1M-Ff7ItsRH94zYhnAYrRqA(提取碼:80ig)。

③高校讀者圖書館建筑空間色彩語義差別量表,參見:https://pan.baidu.com/s/1M-Ff7ItsRH94zYhnAYr RqA(提取碼:80ig)。

猜你喜歡
冷色明度尺度
基于Coloro色彩體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顏色深度研究
財產的五大尺度和五重應對
初冬冷色
顏色三屬性及其在圖像調節中的應用
如何讓學生在設計中有效認識和使用色相環
單色色彩下的垂直空間隱喻
淺談中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與表現
宇宙的尺度
五色眩曜,光奪眼目
萬能的曲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