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迪:用10000種方式與垃圾“共舞”

2019-12-23 08:07燕玉涵
南都周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共舞咖啡設計師

燕玉涵

吳迪的工作室研究的各種環保新材料。

“今天吃了三個粟子和一個蘋果,剩下了一點栗子殼和蘋果核?!边@是同濟大學一名建筑系學生交上來的課后作業。這門課程被大家戲稱為“食物殘渣大挑戰”,吳迪是這門課程的任課老師。

上課期間,她要求學生每天撰寫《材料日記》,把自己對于食物殘渣的感受和想法寫下來。學生們記錄得格外仔細,甚至有人連“今天把食物都吃光了”都如實記了下來,這讓吳迪有點哭笑不得。

吳迪還會帶著學生去翻垃圾桶,從廢棄的垃圾中尋找可再生材料。于是,學生們一個個成了“垃圾再造設計師”,有人用碎雞蛋殼和熬了很久的豬骨制成了“動物有機塑料”,還有人從龍蝦殼中提取了工業用途廣泛的蟹殼素,一系列環保創新材料,就在這些鬼馬點子中誕生了。

“爽”,是學生們修完這門課的普遍感受。在此之前,沒有人會想到,大學課程里可以有這樣奇妙而有趣的體驗。

然而,這些看似新奇的嘗試對于吳迪來說早已駕輕就熟。近幾年,她一直致力于天馬行空的新材料研究,如何讓生活中的“廢物”循環起來發揮余熱,是吳迪每天都在琢磨的事情。

吳迪有著一份出色的履歷,她曾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4所知名大學,在全球11個城市工作生活過,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設計師做到了設計公司的高管。

畢業后,吳迪曾在歐美工作過一段時間,后來回了國。剛回來時,她明顯感覺到國內設計行業在科技層面有些不足,“國外厲害的設計師會有更多創新的理念是基于硬核科技的,但是我們可能離這些科技還比較遠,學校里面也未必能接觸到。我希望我們也能開發出硬核的東西,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藝真正為產業甚至是社會帶來一些改變?!?/p>

帶著這樣的想法,在2013年,她決定放下過去的一切,在上海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她身上的標簽也豐富了起來:“創客”、“建筑師”、“設計師”、“藝術策展人”……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創客”。

在她的工作室里,時不時就出現一些“聳人聽聞”的新材料:大象糞便做的紙、細菌提取物做成的布料、不用澆水的綠植、能吸音的玻璃……在吳迪看來,“新材料是可以改變設計的一個重要工具”。

前不久正值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吳迪便辦了一個社群垃圾分類的科普教育工作坊。她和團隊員工在社區里收了上百種垃圾,分析哪些垃圾更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在調查了一圈后他們發現,幾乎所有周邊社區的居民都對咖啡渣比較有興趣,“咖啡渣很有感染力,也是具有文化性的一個東西,大家很喜歡用它做東西?!?/p>

在《2019設計北京》的展覽上,吳迪展出了一臺3D打印機,以及一個用它打印出來的咖啡杯。這成為了展區最受歡迎的一個地方。她特意問了幾位現場觀眾。問他們到底是對咖啡渣這種有興趣,還是對3D打印機有興趣,或是對做出來的商品有興趣。觀眾的回答是: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很有趣。

現場甚至還有咖啡店直接購買了這個設備,想放到自己的店里供客人體驗。這讓吳迪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我們把環保變成了一個愉悅的生活方式”。

吳迪的“咖啡渣工作坊”很快由一兩個社區擴張到了整條街上,風靡的咖啡渣也引起了一些咖啡品牌方的注意,他們給吳迪寄去了大量的咖啡渣。

“我們前前后后收到了一噸咖啡渣,用它們跟石膏、布料、回收塑料、生物塑料等材料結合,開發了很多實驗?!毕乱徊?。吳迪會嘗試把咖啡渣變成一些可以量產的產品,比如燈、桌椅、杯子、文具等,“未來有機會的話,我想把它做成一個品牌”。在吳迪看來,“奢侈并不是一定要金銀珠寶,可能這些也是未來的一種奢侈”,而這條社區垃圾回收到打造品牌的路徑,也不失為一種全新的探索。

南都周刊∽吳迪

南都周刊:你一直在研究創新材料的應用,可以分享幾個創新材料的應用案例嗎?

吳迪:除了自己開發,我們也會和一些品牌合作,比如人工智能藥房、概念汽車、高定禮服等等。最近我們在跟一個伏特加酒品牌合作,一起搞一個回收玻璃瓶的活動,瓶子回收了以后用一些特別的工藝進行處理,做成新的產品。

建筑的話就會難一點,建筑它畢竟體量很大。我們做建筑創新材料的時候就發現,越是快速轉變的行業,越容易接受新鮮的東西,越是大的重的行業,它就越慢。我們也在努力跟很多房地產商做溝通,希望他們可以用回收的建筑材料做新的房子,因為現在他們都不做回收的,全部舊材料直接扔掉。

南都周刊:跟這些供應商的合作目前還是比較困難?

吳迪:是的,我說的“重”的意思就是,因為建筑行業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里面的供應鏈都比較成熟,你要有一個新的供應商插進去,而且價格又比之前的高,就需要給他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

吳迪

創客、建筑師、設計師、藝術策展人,曾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南加州建筑學院和維也納實用美術大學,畢業后曾供職于香港張志強事務所、凱達環球、美國Greg Lynn Form和德國Graft等建筑設計公司,2015年創辦創新材料實驗室,并在同濟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用咖啡渣做的產品。

我們買汽車可能會十年換一換,甚至有些人兩三年就換臺新車,但是房子的更新換代是非常慢的,這就導致創新的能力比較慢。比如我們現在住的很多房子,都是沒有保溫層的,這樣的房子能耗非常大。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經濟洪流下,很多東西沒有辦法一步到位,這個可以理解,所以我們作為創新者不是不想做,是要慢慢來。

南都周刊:你覺得在國內推廣普及大概需要多久?

吳迪:現在國家政策還蠻支持綠色建材的,但是它的普及度還是受限,這是跟價格掛鉤的。另外就是設計師在學校里可能沒有接觸過這些材料,畢業工作以后,如果這些材料商廣告做得不好,他們還是用不起來的。這就會產生即使存在一種創新的綠色環保材料,價格也低,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情況。從材料開發到打入市場的距離,在國內至少耍兩三年,這都算短的了,在很多地方可能要十五年。

所以我現在也在努力做一些教育方面的事情,跟知名高校合作,比如跟同濟聯合的“食物殘渣大挑戰”的證書課程,在美國的Art Center也開了一個,為期4個月,畢業生會有一個材料的資質證明,慢慢越來越多的人會了解到這個材料的工藝。

南都周刊:生活中的什么會激發你做創新材料的靈感?

吳迪:每天都有,這個可能是我干這行最愉快的吧。我覺得能夠創造,就是每天會去想,這個能變成什么,是支撐我做下去的最大的動力吧。不久前我參加一個設計展,我還在跟展方建議,所有用于場景搭建的東西以后要變成可回收材料。每天吃飯時我也在想,有什么廚余是我們可以回收的。有一些只用了一兩次就要被扔掉的東西,這個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改善。

前兩天去超市,人家看的都是薯片、牛奶,而我只看到“天哪!有這么多包裝將要被扔掉”。接下去我就開始想,這是用什么做的包裝,怎么能夠回收。像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感覺這個行業有很大很大的需求。

南都周刊:在這個行業里,就你目前感受到的,女性的話語權會受到限制嗎?

吳迪:我可能感觸比較明顯的是在建筑行業,作為一個女老板,我下工地都會受到工人歧視的。比如以前我公司的建筑師是個意大利老外,我帶他一起下工地,他們都以為我是他的助理,這其實就是一種歧視。

建筑行業真的是一個很偏向于男性的行業,從根源去看,甲方他們可能會覺得,建筑師應該是個中年男性,會讓他們覺得靠譜,最好還能再老一點,不然老會擔心你經驗不夠,這就是他們固有的刻板印象。

這個東西它沒有辦法一下子改變,其實在國外也有無形的天花板,雖然大家會去抗爭。但是我覺得大家最后還是會關注到作品上,還有關注這個人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不是看TA長什么樣、什么性別,也不是所有白頭發有胡子的中年男性設計師,都是好設計師。

猜你喜歡
共舞咖啡設計師
善思與研學齊驅,智慧和靈動共舞
我是小小設計師
下午三點的咖啡
荷間共舞
創意設計師
與神共舞Nissan GT—R與TA的故事
聯姻理化生 共舞中考場
咖啡
咖啡罐子
天才設計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