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的未來,無法預測

2019-12-23 07:24易烊千璽
文苑·感悟 2019年12期
關鍵詞:工作

易烊千璽

我2歲時,隨爸媽從湖南來到北京。有人問我,喜不喜歡北京?我會說我喜歡北京的每一個地方。我在這座城市里度過了絕大部分的童年時光,時至今日,每當路過很多地方時,都能發現自己在這座城市里的一些回憶。

小時候我家住昌平,去市區上才藝課,單程要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常常是我邊隨車子往前開去,邊在后座吃著我媽帶的晚餐。走走停停,秋天的窗外是北京特有的干枯色彩,樹上的葉子要落了,余暉閃著光。

等所有光芒都消失了,我也就到了。晚上快10點下課,我們再趕最后一班車回昌平。

平時只是周末上才藝課,暑假則每天往返。我媽每次提起這段經歷就會哭,她覺得這很辛苦。但對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是習慣。習慣嘗試參加比賽、錄節目,習慣在每一個舞臺唱歌、跳舞;習慣去努力做一件事情,習慣去完成一切想要完成的任務。這些已經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斷去嘗試和積累的一部分。

錄《天天向上》的時候,節目組播了一段我當時跳舞、唱歌的視頻,那時的我13歲,已經參加了很多比賽?,F在看只會覺得青澀,不會像別人看到時那樣感嘆辛苦。

我和小凱、小源拍《我們的少年時代》時,劇組在學校取景,休息間隙,我靠在欄桿上看操場上自由玩耍的學生?;貞浧饋?,我對中學最清晰的記憶是跟老師簽完請假條,一個人背著書包,把請假條交給門衛的瞬間。

高中三年我幾乎沒怎么在教室里上過課,回學校也大都是做演講或參加某個活動。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藝人。哪怕是寒暑假,我的關鍵詞也是“工作”“忙碌”“連軸轉”。既然如此,那我就把它做好吧。

所以,跟大多數同齡人的成長不同,從十三四歲到十七八歲,我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心理上的成長——從被選擇到自主選擇。

我的十三四歲就是被選擇。有人給鋪好路,我在上面走。當時出道的意義,對我來說就是錄幾首歌,拍幾個MV。

我不是一個表演欲特別強的人,不太會把自己放到中心,也沒有想到會成為那么多目光的焦點,一開始很不適應。

小時候,爸媽偶爾也會帶我去拍廣告,每次身邊圍的人一多,就感覺挺壓抑。面對鏡頭時,不知道該干什么,也不確定別人的想法。他們需要我做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好地完成。這感覺很糟糕。

我害怕別人會對我失望,因此嘗試按照別人的期待去做些什么。而且對別人的要求,我沒有特別明顯的反抗。

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完全舒展自我。隨著年齡增長,我對人和事有了更多的理解后,才逐漸擁有了更加明確的感覺。

十六七歲后,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就會更強調自我,逐漸意識到我最希望的,不是別人怎么講,而是自己想不想、能不能、愿不愿意。

可能因為還未成年吧,大家還把我當作小孩。接受采訪時,那些大姐姐跟我說話還是“好不好啊”的語氣。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會說,“你在同齡人里算很厲害的了”。但我每次做完一件事,在心里總感覺自己其實沒有做得那么好。越往前走,肯定越要用實力說話。對于我個人來說,不再是小孩了,開始轉型了,但還是按我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期待著看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所以,我越來越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對在做的事,也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想法。

我喜歡嘗試新變化,不管是變好還是變壞,它都是美好的。

摘自《2023非虛構成長》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猜你喜歡
工作
工作能讓人幸福嗎
工作不好找
令人為之驚嘆的工作
不工作,爽飛了?
最重的工作
工作至死何所用
選工作
厭煩工作了該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與悲
工作并快樂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