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無趣的人會比冒險家更成功

2019-12-23 07:24羅爾夫多貝里楊耘碩
文苑·感悟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誓言巴菲特

羅爾夫多貝里 楊耘碩

一群敞著衣領、挽起袖子的股票經紀人,正手舞足蹈地對著好幾部電話吼叫,讓人覺得談話內容似乎生死攸關??諝庵朽枧咀黜懙穆曇?,時不時就會有人將聽筒砰的一聲摔在桌子上,仿佛要把電話摔碎一樣。然后他們又開始用彭博終端機彼此大喊大叫。在該終端上,股票價格像狂歡節彩燈一樣不停地閃爍。媒體就是這樣為我們描述金融世界的,比如股票交易大廳或銀行交易區。

場景切換到美國最不起眼的一個州——內布拉斯加州。在沉睡的奧馬哈市,某個安靜的大廈14層的一間昏暗的辦公室里,沒有彭博終端機,沒有電腦,也沒有電子郵件,只有一張款式陳舊的桌子,桌上有一部電話,有一個人在這間辦公室里坐了將近50載,日復一日。這個人就是沃倫·巴菲特,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家。

再沒有比這更鮮明的對比了。一邊是極度活躍、大汗淋漓、各種激素迸發的股票經紀人,另一邊則是心平氣和、滿頭銀發的巴菲特。一旦認清投機者和投資者之間的區別,你就會發現類似情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同時你還將獲得一個絕佳的思維工具。

以上二者的區別究竟是什么呢?

股票經紀人試圖通過瘋狂的買賣來獲利。至于隱藏在股票背后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軟件公司,還是秘魯的一家銅礦,這些對他們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股票價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然而,傳統投資者只會購買少數公司的股票,他們對這些公司的情況了如指掌。市場的意見對這些投資者而言并不重要。他們的投資是長期的。為了減少交易費用,他們會盡可能降低買賣股票的頻率。巴菲特和芒格甚至不會去主動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他們會等著別人將機會送上門來?!安槔砗臀揖褪歉勺?,直到電話響起?!边@是巴菲特的原話。

誰更成功?是投機者還是投資者?當然,這兩個群體中都有贏家和輸家,但人們發現,贏家中的那些“巨頭”,永遠都是投資者。造成這個結果的正是二者間的一個關鍵差別:投資者懂得利用較長的時間跨度,而投機者并不會。

我們的大腦喜歡短期的、跳躍式的發展。我們會對價格漲跌、快速變化以及突發消息做出夸張的反應。但是,我們很容易忽視那些持續的變化。因此,與觀望、思考和等待相比,我們往往會將行動、忙碌和激進看得過于重要。

長期的成功經常會包含不起眼的成分,這種成分的功能類似于發酵粉,讓一系列微小的進展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中累積起來。以投資為例,如果你投資1萬美元,回報率為5%,一年后你就會收獲額外的500美元。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你堅持不斷地為這些微薄的利潤而投資,那么10年后,你將擁有1.6萬美元,20年后就是2.6萬美元,而在50年后,你將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11.5萬美元。這筆資金并非勻速增長,而是呈現出指數級增長,但由于我們的大腦對一段持續的時間缺乏感知,所以意識不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持之以恒背后的秘密就在于此:長期的成功就像是用發酵粉做蛋糕,這個過程很緩慢、很無聊、很冗長,但它卻帶來了最好的結果。這一點同樣適用于我們的生活。

在此前任何一個世紀中,我們都沒有像今天一樣將浮躁、奔波以及盲目的熱情吹捧到如此高度。當代的“破壞教派”要求我們不斷地毀滅并重建自己的事業、企業乃至生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競爭力。在這一點上,人們仿佛已經達成共識。同樣,很多人堅信,美好的生活一定是由不間斷的冒險、旅行、遷徙以及精彩時刻交織而成的。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平靜的人生才會更高效。伯特蘭·羅素的時代雖然比現在平靜得多,但他也得出了類似觀點:“偉人的生活除了少數精彩時刻外,并沒有什么令人激動的地方。雖然蘇格拉底也偶爾會在宴席中找些樂子,但他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時光卻是同妻子贊西佩一起平靜地度過的。他會在下午散步消食,在路上他有時會與三兩好友相逢。據說,康德一生都生活在哥尼斯堡方圓40公里以內。達爾文在周游世界之后,便在自己的房子里平靜地度過了余生。簡而言之,平靜的生活是大人物的標志,他們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在外界看來并不是那么令人激動,這個現象非常普遍?!?/p>

在喧鬧和創意之間、奔波和明智之間,以及躁動和成果之間,并不存在什么正向的關聯。

巴菲特有一個絕妙的術語——“能力圈”:圈內是你精通的技能,而圈外的東西你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是:“了解你的能力圈并堅守在圈中。圈的大小并沒有那么重要,知道自己能力圈的邊界,才是至關重要的?!币坏┌l現了自己的能力圈,請盡可能長久地留在能力圈中。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找到了一個良好的配偶、一處合適的住所,或一個能令你滿足的愛好,那么請堅持下去。堅定不移、保持耐性、長線思考,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品質,但它們總被低估。我們應當重視這些方面,正如查理·芒格所說:“你不需要聰明絕頂,只需要比別人稍微聰明一點點,然后將這種優勢維持很久很久?!?/p>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是全球重要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令這位哈佛商學院教授出名的,是他的全球暢銷書《創新者的窘境》。這位虔誠的摩門教徒用“誓言”來指引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覺得“誓言”這個概念已經過時了,那你也可以將其稱為“絕對的承諾”。此外,誓言只能出自個人,不能出自團體。

在重要的事情中,靈活并非優勢,而是一個陷阱。為什么會如此?原因有兩個:首先,誰如果在每一個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選擇,那他便會喪失意志力。這種現象的專業名詞是“選擇疲勞”。一旦大腦由于之前做了太多的抉擇而感到疲憊,那它就會選擇最容易的方案,而這個方案往往是最差勁的。誓言的意義在于,一旦許諾,那么你便不必每次都反復權衡利弊。你的決定已在眼前,而且沒有消耗任何腦力。

其次,固執之所以有它的意義,還與尊嚴有關。通過在某些方面長期堅持不妥協,你將展現自己的立場,并表明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是不容商榷的。你將表現得從容鎮定,并能讓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攻擊。

冷戰時期的相互威懾正是基于這種效應。美國和蘇聯都知道,首先遭受核攻擊的一方一定會立即展開報復,這無須思考,也沒有任何權衡空間。是否按下發射核武器的紅色按鈕,這個決定雙方都已提前做好——率先發射絕不屬于備選方案。

對國家適用的原則,對個人來說同樣適用。以巴菲特為例,他的原則就是拒絕再次談判。誰如果想把自己的公司出售給巴菲特,那他只有一次“開火權”,即只有一次報價機會。巴菲特要么會買下這家公司,要么會拒絕。如果這家公司對他而言太貴,那么賣家也沒必要再用更低的報價來繼續嘗試了。每個人都知道,他的“不”就是“不”,并且永遠都會是“不”。

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巴菲特擁有了“不善變通”的名聲,并借此確保自己從一開始就能獲得最好的報價,并且不必同那些不靠譜的小商人糾纏。

想象一下,假如你開著一輛裝滿炸藥的卡車行駛在筆直的單行道上,而此時道路的另一端同樣開來一輛卡車,也裝滿了炸藥,這時誰會首先避讓?

要想獲勝,即讓對方首先閃開(如果對方保持理智),你必須讓他相信你不讓路的信念比他更加堅定。舉個例子,如果你能讓對方看到你已經鎖死了方向盤,并將鑰匙扔出了窗外,那么你便展現出了極其強大的決心。堅定、徹底、令人信服的原則,方能讓你傳達出的信號發揮效果。

告別對變通的狂熱崇拜吧。變通會令人郁悶、疲憊,并會悄悄轉移你對目標的專注力。

請堅守自己的誓言,毫不妥協。100%的堅持,會比99%的堅持更加簡單。

摘自《清醒思考的策略》

(中信出版社)

猜你喜歡
誓言巴菲特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美的誓言
我們許下誓言,在十八歲實現
巴菲特的測試
巴菲特又中獎
找你算賬
誓言也有尊嚴
圈話
巴菲特捐28.4億美元
當代中國城市雕塑誓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