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與荷馬史詩《奧德修紀》中的女性光輝

2019-12-24 01:17朱秀英
青年時代 2019年31期
關鍵詞:史詩

朱秀英

摘 要:古希臘荷馬史詩下卷《奧德修紀》和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都屬于英雄史詩。這兩部史詩中,塑造了非常鮮明的英雄形象,如《奧德修紀》中的奧德修斯,《支格阿魯》中的支格阿魯。神話傳說中的大英雄在這兩部英雄史詩中綻放著耀眼的光芒,而在這兩部史詩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同樣熠熠生輝,人們在研讀這兩部史詩的時候,常常會忽略對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擬從《支格阿魯》中的蒲莫涅依與紅、綠二仙女以及《奧德修紀》中的潘奈洛佩的形象入手進行分析,通過對這兩部史詩中的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讓人們對這兩部史詩有更深入的理解。

關鍵詞:奧德修紀;支格阿魯;史詩;女性光輝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與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是中西方英雄史詩中非常杰出的作品,史詩中英雄人物的事跡、戰爭宏大場面的描寫、英雄的愛情、英雄出生的傳奇經歷、史詩的情節等無不深深吸引和打動讀者,充分體現出了這兩部英雄史詩的藝術特色和魅力。在這兩部史詩中,不僅塑造了男性——英雄的形象,也塑造了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大多英雄史詩提升文學價值的關鍵所在,也是最能吸引和打動讀者的地方。讀者在閱讀和欣賞英雄史詩時,往往關注的是英雄的事跡、英雄的形象,而往往忽略英雄身邊或背后的女性。殊不知,英雄的光輝事跡大多都與在英雄身邊或身后默默幫助、支持他的女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擬通過對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和古希臘荷馬史詩的下卷《奧德修紀》中塑造的主要女性蒲莫涅依和潘奈洛佩的形象進行分析研究,幫助讀者更全面、深入地感受這兩部偉大的英雄史詩中的女性光輝。

一、《奧德修紀》中的潘奈洛佩

古希臘荷馬史詩下卷《奧德修紀》中的潘奈洛佩是古希臘聯軍中“智多星”——奧德修斯的妻子。奧德修斯跟隨希臘聯軍漂洋過海去攻打特洛伊,這場仗一打就是十年。戰爭結束后,奧德修斯在歸家的途中,在海上遭遇了風暴,歷經艱險,九死一生,經過十年的海上漂流才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伊大嘉國。也就是說,奧德修斯離家二十年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國家。在這期間,人們紛紛猜測,奧德修斯遭遇海上風暴已經死了。有很多覬覦奧德修斯王位和財富的人紛紛到奧德修斯家里向奧德修斯的妻子潘奈洛佩求婚,想要通過婚姻霸占他的王位和財富。在家庭風雨飄搖、孩子年幼、丈夫生死未卜的艱難境遇中,潘奈洛佩沒有被生活的困境打倒,她堅信自己的丈夫還活著,想了很多方法和那些居心叵測的求婚者周旋,拖延時間,苦苦支撐著她和奧德修斯的家,撫養他和奧德修斯的兒子帖雷馬科長大成人,等候奧德修斯的歸來。在潘奈洛佩的身上,人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在面對悲劇命運時所表現出的勇敢、堅毅和隱忍,而這一切是為了她的兒子、生死未卜的丈夫和風雨飄搖的家。在潘奈洛佩的身上,體現出了偉大的母性光輝,從她的身上人們看到了一個女性的堅貞和執著。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大母神原型的典型特質。潘奈洛佩身上所表現出的這種精神特質,對歐洲后世文學女性形象的塑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了后世歐洲文學一個典型的女性原型。

二、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中的蒲莫涅依

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中,大英雄支格阿魯的母親——蒲莫涅依也屬于彝族傳統文化中的女性原型。蒲莫涅依的形象,對彝族后世的文學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人們把蒲莫涅依稱為英雄母親原型,在她的身上也體現出了大母神原型的特質。

在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中,大英雄支格阿魯的英雄故事情節的發展是從蒲莫涅依處展開,講述了在她身上所發生的許多傳奇故事。例如,某天,蒲莫涅依在屋檐下織布時偶然收到三滴龍鷹血后懷孕了,蒲莫涅依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她請來畢摩大師,畢摩大師來到蒲莫涅依的家中念了生育經后就離開了。之后在一個白霧籠罩的清晨,蒲莫涅依順利生下她的兒子支格阿魯,支格阿魯出生后的第一個夜晚,始終不肯吃母親的母乳;第二天夜晚就不與母親同睡;第三夜不肯穿衣。母親蒲莫涅依以為孩子是惡魔而將之棄于山巖,這山巖原本是龍的住所,支格阿魯又懂龍語,于是發生了接下來,他說龍話、喝龍乳、穿龍衣……后來,支格阿魯成為了彝族的英雄。身為民族英雄的他有著神奇的經歷,并獲得了神奇的力量,解決人們日常生活的困難,降妖除魔無往不利。在文中,大英雄支格阿魯的母親蒲莫涅依身上體現出了大母神原型的鮮明特質。蒲莫涅依的經歷與世界其他民族的民間文學里的故事極為相似。

例如圣經故事中,圣母瑪利亞受孕是源于上帝的旨意;上古時期的母系氏族首領華胥氏受孕是因為將腳踩在了大腳印上。在這些神話故事中,作者認為大自然擁有與人一樣的情感。換言之,即萬物皆有其靈性,而這些受孕者真實感受到了這些“靈性”。從這些神話故事中,人們不難看出中西方遠古時代先民具有一樣的原始意向,從而形成了后世文學發展中的“原型”。簡單來說,原型是人們在內心深處共有的,且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的體現,充分顯現了人們長期的心理積淀,在神話時代以不同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了不同的藝術形象。彝族史詩《支格阿魯》中的蒲莫涅依便是最好的印證,蒲莫涅依是以大母神為原型,是彝族先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原始意象。在這些神話故事中,孕育生命的母體有著豐富的形象,如神、人甚至是無生命的物體,但其共通點在于無論其是否具有生命力,一旦成為母神原型,所孕育的后代必然成為大英雄,并且在血緣關系上都會和神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而這些大英雄也必然會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三、中國彝族史詩《支格阿魯》中的紅、綠二仙女

支格阿魯在滇潘海底救出了被海魔王壓在紅石之下的紅、綠兩位仙女,仙女主動要嫁給阿魯。支格阿魯娶紅仙女住在滇潘海這邊,娶綠仙女住在海的對岸,并約定在兩位妻子處輪流各住十三天。但由于支格阿魯在往返途中經常為民除害、降妖除魔,因而耽誤了時間,常常超過“各家住十三天”的約期又不向兩位妻子說明,使兩位妻子相互猜疑妒恨而悄悄把阿魯的神飛馬剪去幾層翅膀。一天支格阿魯騎神飛馬飛到滇潘海上空時,墜入海里,人們無比悲痛,紛紛悼念這位偉大的英雄。紅、綠二仙女美貌、多情又充滿智慧,可以說集所有女性身上的優點于一身,并且她們都深愛著自己的丈夫??梢舱且驗閷χЦ癜Ⅳ數膼?,使她們相互猜忌,為了讓支格阿魯能多陪陪自己悄悄剪去幾層飛馬的翅膀,最終導致支格阿魯墜海,她們的嫉妒心導致了她們的愛情悲劇,而紅、女二仙女也被看作是彝族文化傳統中善妒女性的原型。

從支格阿魯往返紅、綠二仙女的住處可以看出,支格阿魯不是妻妾一室,自己主持家庭的一夫多妻制家庭。而是“一家住十三天”地往返于兩個妻子主持的兩個“家”之間,是一個女主家而男無定室的母系家庭形式?!吨Ц癜Ⅳ敗防锼霈F的普通人家庭,幾乎都沒有“丈夫”。有的是說被妖魔害了,有的根本未提及,看來像無丈夫的家庭。唯一提到的一對“夫妻”形象則是男的又愚笨,又無家庭權力,只是整天在地里勞動。而女的不僅是一家之主,而且智謀高深,連支格阿魯都未能智勝于她。這些都體現著婦女為主的母系社會形態的跡象。

神話通常通過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無論神話或是英雄史詩皆反映了遠古人類認知自然、和自然相互斗爭的客觀事實。當時,人類無法解釋風雨雷電等很多自然現象,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十分渺小,但是他們并沒有喪失反抗的精神,而是越挫越勇、迎難而上,積極了解大自然,努力征服大自然。作為神話變體的英雄史詩,英雄的形象可說是光芒萬丈,并且通過英雄的事跡,很好地延續了人類在童年時期的記憶和生活軌跡。英雄史詩中的女性形象同樣熠熠生輝,人們應該看到人類自童年時期以來長期所積淀的女性文化的生命價值內涵,這是后人精神寶藏的珍貴源泉。

參考文獻:

[1]弗萊·諾斯羅普.文學原型[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弗雷澤·詹姆斯.金枝[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99.

[3]埃利?!ぶZ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M].李以洪,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4]吉差小明.從文學類型學視角探《支格阿魯》與《江格爾》英雄形象[J].時代文學月刊,2014(4):90-91.

[5]何晴.人物塑造在《荷馬史詩》和《支格阿魯》中的獨特魅力[J].芒種,2014(1):156-157.

[6]曲木伍各,洛邊木果.彝族英雄支格阿魯及相關文獻流傳情況述略[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07(3):81-83.

猜你喜歡
史詩
大地史詩——大運河
累計收金超900億!“史詩級土拍”落幕!
論黑格爾的史詩觀——以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為例
一個屎殼郎的史詩
Geo Deco系列地毯:讀一首20世紀初的史詩
2013史詩之戰
史詩表演
衛拉特史詩英雄形象初探
英雄史詩
長征 偉大的壯舉 永遠的史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