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研究

2019-12-27 00:13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年15期
關鍵詞:文化館職能群眾

韓 煦

(深圳市文化館,廣東深圳 518000)

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并能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內容。而文化館作為文化傳播、交流、宣傳的重要場所,對我國和諧、文明、友愛型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文化館仍存在著文化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這不利于文化館的良好發展。而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可豐富文化館文化服務內容,改善服務設備,提高服務水平,具有較好的實踐性。

1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的意義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對文化活動的組織、舉辦、宣傳能力,這決定著文化館是否可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二,文化建設能力,這決定著文化館是否可促進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傳揚傳統文化。而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建設,可充分落實文化館服務職能,提高文化服務質量,對群眾文化建設、傳統文化創新與傳揚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與文化效益,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擴大文化服務范圍,使更多的人民群眾可享受到文化的成果,并能改善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水平,充分發揮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使用功能。二,發揚與挖掘民族文化與地方文化,實現傳統優秀文化的創新與發揚,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在經濟的快速發展時代下,各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文化館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承擔著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責,有助于提升我國的軟文化建設。因此,文化館應不斷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文化效益與社會效益,給其他文化單位提供一定的幫助,以推動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2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

2.1 創新文化館運營機制

在更新文化館工作機制時,應對文化館的社會化參與程度加以重視,積極調動社會組織參與到文化館的管理服務之中,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能力、資源能力及服務能力,彌補現階段部分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質量不高、發展水平較低、設備陳舊、內容單一的情況。與此同時,還應打通社會組織參與到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通道,最大限度地吸納社會機構資源、人才、材料投入到文化館公共服務職能建設中,以深化文化館機制革新,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1]。文化館社會參與程度的加大需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就此,政府可構建公共財政補償機制,根據服務項目與實施要求,調配相應的資金,尤其是對鼓勵抵償或免費文化館服務項目,以推進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與此同時,文化館的服務與運用方式還應與時俱進,對文化館服務模式、用人與分配機制進行相應的創新,革新文化館管理運行機制,助推多元管理、自我管理、文化管理等現代化運行機制的構建,不斷提高文化館工作團隊整體素質,完善文化館人才分布結構。為進一步完善文化館公共產品的供給方式,應不斷提升日常服務質量,持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免費服務只是提升文化館服務的一個起點,還應需不斷改善服務基礎條件,完善文化館服務設施,以提高文化館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還應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組織工作加以重視,以加大文化館與社會的聯系,充分發揮文化館的服務功能[2]。而對于一些較為落后的文化館應不斷完善內部的工作機制、提高自身活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出自身最大價值,以提高文化館職能服務質量。此外,還應構建文化館工作人員培訓機制,為文化館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個渠道,不斷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尤其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以推進文化館學科體系建設。

2.2 加快推進文化館標準化建設

各級文化館的基本設施主要有業務功能、面積、數字化水平、拓展空間、利用率等各項指標,國家文化館評估標準中都對這些指標具有相應的規定,主要是為考核文化館的服務職能發揮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就此,文化館應根據國家有關評估標準,不斷改善文化館的環境建設與硬件設備,以便于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服務職能,從而加快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設。與此同時,還應注重文化館的軟件設施,根據公共文化單位的相關體制機制,對文化館的體制機制進行相應的革新,不斷豐富文化館內容,使文化館成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要承載體,以發揮出文化館的最大服務職能價值[3]。此外,還應積極聯合老年大學、學校、社區等,開展差異性服務項目,不斷擴大文化館的服務范圍。

2.3 健全評估指標體系

為豐富文化館的服務方式、提升群眾的滿意度,文化館應對服務的均等化與差異化建設加以重視。就此,文化館可構建健全的評估指標體系,通過群眾對文化館服務水平的滿意程度測試與文化館職能發揮測試來審查文化館所達到的社會效益程度,以此為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提供指導。在對文化館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行評價時,除要考慮文化館服務內容、項次等硬指標之外,還應綜合考慮群眾文化輔導員對服務的滿意程度、各項軟指標、根據不同業務特性而定的各項評價指標,以確保文化館服務水平評估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在制定各項評價指標時,應將群眾滿意率與社會效應相結合。此外,可將各級文化站根據不同地區劃分為農村地區、社區、城區、郊區等類型,在對各級文化館進行評估時,應根據各地區的經費施工情況、服務情況、實施功能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考察,并以此評價結果作為制定下一步管理與業務、財政投入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

2.4 構建多元化推廣平臺

文化館除利用各種外部與內部媒體空間開展服務之外,還應借助多種渠道來提高群眾對文化館職能的認識、加大對文化館的使用力度。就此,文化館應積極構建多元化推廣平臺,以豐富文化館服務方式,提高文化館的服務力度。首先,可利用網絡渠道來發布文化館服務信息,建立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交流網絡平臺,加大群眾對文化館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工作的關注力度。其次,應積極引入社會資源、文化、人力,并爭取政府的支持,以提高生文化館的服務水平。在此過程中,文化館應積極向社會推廣群眾文化服務內容,舉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吸納更多的社會人士參與到文化館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工作中,以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4]。

例如:某城市文化館將當地的群眾文化項目、各種文化節日活動等融入到文化館服務內容中,并會定期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此外,還讓文化館專職人員積極走入社會、觀察社會,并為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文化館服務工作中提供了相應的通道。與此同時,該文化館還構建有文化館交流網絡平臺,工作人員會定期更新此平臺的內容,對群眾所提出的意見進行及時回應。由此,本地區對該文化館服務尤為滿意。

2.5 充分發揮文化館帶頭作用

文化館業務體系通常有研究工作、輔導、組織構成,工作性質為服務型公共文化事業機構。為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職能價值,相關管理人員應積極讓專職人員走出去,讓社會各界人士走進來,有效利用陣地資源,定期開展多元化、多樣化的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5]。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文化館直接接觸群眾的關鍵手段,對文化館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就此,文化館應充分體現自身職能價值,結合本地特色及群眾文化特點,組織策劃相應的群眾文化活動。此外,還應積極向群眾開展培訓、文藝輔導,不斷提高群眾文化作品質量,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處于蓬勃的狀態。

3 結語

文化館是群眾文化建設的基礎與保障,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化館應不斷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構建,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時,應不斷完善文化館基礎服務設施,提高文化服務水平,優化服務體制與機制,積極引進社會各方資源,充分現有資源,精心組織策劃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以有效發揮出文化館的職能價值。

猜你喜歡
文化館職能群眾
督辦職能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與探討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新形勢下基層財政職能創新探索
多讓群眾咧嘴笑
章堰文化館
大愛有光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藝術館設計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