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醫療機構臨床護理工作的潛在性法律問題

2019-12-30 15:49陸華美
醫師在線 2019年1期
關鍵詞:醫囑護士護理人員

陸華美

麻栗坡縣婦幼保健計劃服務中心 文山麻栗坡 6636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病人自身的法律意識以及維權意識觀念的不斷增強,對醫療技術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得原本應該和諧的醫患關系逐漸遠行,導致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國家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員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們對醫療糾紛、差錯事故不再局限于衛生部頒發的事故處理辦法,而且,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法來解決。這就要求每一位合格的護士應該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不能停留在過去的護理道德來評價自己的護理行為;要熟悉自己的責任,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最近幾年出現的一系列醫鬧事件也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改善醫患關系勢在必行。作為醫生與病人之間進行溝通橋梁——護理人員,其護理工作是一種極其辛苦與高風險并存的職業,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熟練相應的護理技術,而且必須熟悉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規范護理行為,同時也要學會在護理工作中,用法律來維護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以確保在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增強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對于在新形勢下的醫患關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護齡、職稱與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呈正相關,說明隨著工作年限及職稱的增加,法律意識越強,能夠自覺地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但年輕護士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形成深刻的概念,這大概也與年輕的護理人員在課堂的理論課程學習當中,缺乏與職業相關的法律教育和培訓有關。

因此,加強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學會如何運用法律指導和控制護士的行為,就可使護士明確的預見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及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法律效果,從而促使用法律控制轉化為理智的自我調節,使護士自覺地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保證護理行為的規范化、法律化。主要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加強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法律意識的潛在性法律問題闡述如下。

1 護理文件的法律效應

向護理人員強調護理文書,特別是危重護理記錄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義,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危重護理記錄不僅是醫患雙方舉證的法律依據,也是檢查和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文字資料,更是患者接受治療、護理的法律證據。這就要求護士在護理文書書寫中加強與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緊密配合,防止由于個人的書寫失誤而導致不良后果。完整的病案資料是具有重要法律作用的文件,而臨床護理文件記錄則是其中這樣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病人入院評估單、護理計劃、手術記錄單等,當發生護理差錯事故或醫療糾紛時,都要將原始病案記錄作為原始資料加以判斷。例如:護士每天早上測量體溫時,均要詢問病人24小時大便次數,有些護士責任心不強,怕麻煩,不問清楚,隨便在體溫單上填上1-2次,而病人便秘多日,未引起醫生重視,用力排便時促發腦溢血,其中誘發原因未能及時處理,護士也應負有一定責任?;颊咴\斷、病情變化時間、搶救時間、死亡時間、記錄治療時間必須與實際相符與醫療記錄相符,體溫單上的入院時間也十分關鍵,常常反應入院時病人狀況與醫務人員處理的及時性,也是醫療糾紛的焦點,入院評估內容要反應病人的實際情況,并盡可能與醫生記錄一致,如有差距,應和醫生商討為宜,不要憑空想象,容易造成誤解。護理問題要切實,要能用護理方法來解決。因此,認真細致地書寫護理文件,做到準確、及時以及與醫療文件的同步性,是臨床護理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2 執行醫囑的合理性

醫囑是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擬定的書面囑咐,由醫護人員共同執行,必須經醫生簽名后方為有效,是護士執行治療的依據,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不執行口頭醫囑,在搶救或手術過程中,醫生下達的口頭醫囑,護理人員必須向醫生復誦一遍,醫生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執行后護士立即記錄在紙上,搶救或手術完畢請醫生補開醫囑,護士要嚴格科學地執行醫囑,不可無故拖延、更改或不執行醫囑。若發現有凝問及時與醫生聯系,調整醫囑。例如1位實習護生誤將10%氯化鉀10毫升加滴的醫囑,看成10%氯化鉀靜脈推注,給病人推注時,病人劇痛,拒絕推注,護士長及時趕到,立即拔出針頭,杜絕了一次重大事故的發生。如果這位實習護生一意姑行,繼續推注,那么病人可能由于心臟驟停死亡而發生醫療事故。實習護生及帶教老師均觸犯刑法,受到法律的制裁。

3 護理行為的兩重性

護理行為是指護士在實現基本使命的同時所進行的基礎護理、環境調整、保健教育、輔助診療等方面的行為,部分是由護士獨立自主地進行,部分是醫生的醫囑。通常人們認為護理行為是有益無害的,實際上并不完全如此。辯證的觀點認為任何一種護理行為都具有兩重性,因為它幫助病人自護的一種行為,并非人體固有的生理調節功能,所以它包含有益性有害性兩方面。給患者作檢查、給藥、治療等,哪一項都包括對患者的侵襲,如果這些行為符合要求,方法正確,對患者的康復將起促進作用,如果醫護人員操作過失,藥物本身發生毒副作用,就會給病人帶來危害,如加壓輸液、輸血,對失血性休克病人搶救是有益的,但在加壓輸液、輸血時護士離開病人,液體輸完未及時更換液體,致使病人發生空氣栓塞而死亡則是有害的。輸液對病人有很多的益處,但在輸液過程中速度過快,導致急性肺水腫則是有害的。因此,每一項護理行為都有遵循操作常規,盡可能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4 護理工作的嚴肅性

現代護理是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但也有注意符合醫療原則,不可疏忽大意或過分遷就病人,那么造成的過失可能不可挽回。例如:剖宮產手術,手術后一般不需禁食,但在肛門尚未排氣前暫進流質飲食;排氣后改進半流質;逐漸恢復普食。但是有些產婦及家屬不聽,產婦覺得饑餓就要求家屬要進普食,護理人員沒有監督到位,家屬就給產婦進普食,結果造成腸梗阻。因此護理工作事關重大,輕者失職過錯,嚴重者致死致殘,構成瀆職罪。

5 加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的培訓

定期、不間斷的加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內容方面的培訓,首先應轉變舊的護理管理觀念,通過將法律知識教育納入到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范疇并定期考察,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律知識教育,在護理專業講座中也可以增加法律知識講座,使其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通過對護理人員反復的法律知識講座及護理案例的分析,加強護理工作責任心的強調,令她們了解到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加強自我約束的能力。

6 強化患者權益保護意識并做好護患溝通

護理人員在制定護理計劃或進行臨床護理時,應樹立患者利益為重的觀念,尊重患者的各項合法權益;嚴格按照各項診療常規操作。規范護理過程中自己的言行,對護理行為中可能出現的法律后果具有預見性,切實保障患者的各項合法權益。護理過程中本著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宗旨,在需要暴露患者隱私的護理操作時,注意遮擋,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注意事項,消除其在護理過程中的抵觸情緒,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支持與理解,配合各項護理行為順利施行。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一些措施,盡快使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能主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依靠法律維護醫院的正當權利。從病人入院至出院或死亡的全過程中,在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種各樣的潛在性法律問題,我們必須做到防患于未然,對自己負責,對病人負責。這在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

猜你喜歡
醫囑護士護理人員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腦外科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自我保護及預防護理糾紛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靜脈用藥調配室不合理醫囑分析及對策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醫院H IS 系統下電子醫囑的規范管理
遵循醫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