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會友

2019-12-30 01:35
東方收藏 2019年12期
關鍵詞:雅集蘭亭王羲之

雅集是古代文人的派對形式之一,舉辦聚會的理由是各式各樣的,規模亦可大可小。在雅集的活動里,主人與賓客除了享用精致美味的佳肴,也會有吟詩、鼓琴、對弈、觀畫、品茗等助興活動,更不用說宴會上即席揮毫、題詠等具紀念性質的副產品產出。宴集上文人之間相互激蕩與較勁,因此雅集亦可說是文化力的孕育搖籃。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即蘊生自東晉癸酉年(353)暮春三月的一場盛會,此次聚會少長咸集,眾人流觴賦詩,由王羲之(303-361)作序,不僅蔚為千古佳話,更成為后世追隨仿效的雅集典范。

所謂的雅集圖不僅是聚會之后的圖像記錄方式,也是對前人盛會景況的追摹想象。舉凡聚會場景、參與者、活動細節,乃至于布置陳列與筵席用器等,經由畫家的巧手,得以具象化,甚至加入新的表現元素。流轉在不同時空的雅集圖,也因為持續被創造與變化,而有了新的生命。宴會上的文化競演雖然為文人帶來壓力,這些煩惱又以獨特而優雅方式被包裝呈現,成為雅集活動的趣味衍生。

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的“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以六個單元——“晉唐風流”“雅集典范”“想象雅集”“亂世唱和”“慶生為名”“皇權宴會”,向觀眾介紹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事。其中穿插一些趣味小品,呈現文人面對即席演出的壓力與靈感迸發。

●? ?晉唐風流

許多直至今日膾炙人口的晉唐名士軼事,是后代對風流人物想象的典型,例如七步成詩、東山絲竹、李白與《清平調》等,這些精彩的故事,在圍繞著文藝素養來展現。琴、棋、書、畫四藝不單是個人的修養,也是文士藉以交往的模式,在詩文唱和與觥籌交錯之際,形塑出各種聚會的風雅形象。本單元以晉唐名流的故事,作為一窺雅集活動的起點。

宋緙絲《謝安賭墅圖》(圖1)。本幅以淝水之戰為背景,記述謝安(320-385)面對敵方大軍壓境,猶能從容以對、舉重若輕之事。畫中二人在奢華高雅的空間里對弈,遠方露出建筑一隅,暗示別墅的范圍遼闊。黑衣者謝玄甫下子,腳踏木屐的謝安已準備贏得此局勝利,同時前線也傳來捷報。

緙絲技巧與人物形象不似宋代作品,然畫面對故實細節著墨較為豐富,或有古老的圖像版本依據。

清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圖2)。本幅取材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描寫桃李花盛開庭園中的夜間游宴活動,畫上除了文士飲酒賦詩,還有仕女逗弄小狗以及偷喝酒和打盹的僮仆,充滿輕松歡愉的氣氛。此序為李白宴會上有感而發之作,勉人珍惜良辰美景并及時行樂。

冷枚為清代康熙、乾隆朝宮廷畫家,善畫人物與宮苑景色,此畫顏色濃麗、工整嚴謹,是清宮繪畫細膩華美風格的典型之例。

清董邦達《灞橋覓句》(圖3)。本幅以唐代鄭綮(九世紀下半葉)灞橋詩思的故事為本,描繪詩人于風雪紛飛的山林間尋覓靈感的情景。

苔點式的白雪轉化了雪景的枯冷寂靜感,與盛開梅花共同打造出繽紛熱鬧的灞橋景致,畫中文士騎驢前行,僮仆擔酒捧梅跟隨在后。畫中未見沉吟覓句之苦,反而充滿了愜意游賞之樂。

●? ?雅集典范

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邀集友人在浙江會稽山的蘭亭舉行修禊雅集,是一場當代名流薈萃的風華盛事,更為世人留下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蘭亭序》。在唐代帝王偏愛王羲之與士人交往文化的推波助瀾下,蘭亭集會逐漸超越其他雅集,取得典范性的地位。宴席上群賢畢至,曲水流觴、競詩罰酒等活動,也成為后代舉行雅集時所追仿的模式。

宋拓定武蘭亭真本(圖4)。王羲之《蘭亭序》原跡雖已失傳,卻有眾多臨摹本與拓本流傳于世。定武蘭亭即為拓本的一種,是刻帖系統里質量最佳的版本。本幅為傳世定武蘭亭之完整宋拓本,有明確宋、元人鑒藏記錄,元文宗鑒藏印與相關題跋,顯示這件作品曾于元代幾場重要的集會中被觀覽。

此本雖經過摹寫、刻石、拓印等多次復制工序,仍然可以看出王羲之行書的流暢與妍麗。

明李宗謨《蘭亭修褉圖》(圖5)。王羲之蘭亭宴集舉行于公元四世紀,留下《蘭亭序》書法名跡,然而到九世紀,才出現蘭亭圖繪。如今流傳廣泛的版本,為傳李公麟所繪《蘭亭修禊圖》的刻石拓本,以臨溪亭榭為始,與會者列坐于曲水兩岸,旁有榜題錄出名銜與所賦詩文。從內容表現來看,本幅顯然屬于此系統。

畫中人物描繪精致,設色秀雅,場景細節豐富,增添觀賞之趣。

傳宋李公麟《苦吟圖》(圖6)。三名文士倚坐在幾案旁,有人持卷斜倚沉吟,也有人持筆苦思,還有人托腮凝視著案上的白卷,充分傳遞出因為缺乏靈感,遲遲無法下筆的窘境。通幅線描流暢,人物形象纖細,舊簽題雖訂為李公麟,但從畫風推測,應是明代人的作品。

●? ?想象雅集

相傳北宋皇室駙馬王詵(1048-1104)曾在府邸舉辦過一場風雅盛事“西園雅集”,當時的文化名流如蘇軾(1037-1101)、黃庭堅(1045-1105)、李公麟(約1049-1106)、米芾(1052-1108)等人皆為座上賓,會后由李公麟繪圖、米芾書寫記文來紀念這個難得的盛會。經過研究,這場盛會應非實際發生,書法與繪畫等紀念物的流傳,則是后人偽造托名的結果。盡管歷代對此集會真假時有討論,但并未阻礙時人對“西園雅集”的向往之情,明代中期更出現大量的追摹、托名之作,成為相當特殊的文化現象。

宋人《西園雅集圖》(圖7)。乾隆皇帝藉由題跋表示對此畫作者歸屬的看法,他認為畫中人物面部寬圓,衣折如古篆籀的用筆,并非李公麟所繪。更因舊題識漏誤過多而決定裁去重裝。在對照圖記判讀畫中人物身份之后,親自題寫其名于旁,并責成董誥(1740-1818)將這段勘誤過程題寫于卷末。顯然,這股晚明吹起的西園雅集風潮,也順勢進入清代宮廷。

●? ?亂世唱和

元代江南士人的交往互動頻繁,人際網絡錯綜復雜,雅集的參與者身份多元,除了文士、僧侶、道士等,也有非漢民族(色目人)的加入。有三五知己好友的聚會,也有動輒十數人的宴集,這時期會較為積極地為聚會留下紀念,例如共同觀覽作品,并書寫題跋;或將筵席間相互酬唱的詩句集結出版成冊。顧瑛(1310-1369)編輯的《玉山名勝集》《草堂雅集》《玉山記游》,即是數十次雅集唱和的出版物。這個時代或許對宴會唱和是短暫的,紀念品是永恒的概念特別有感,因此強調這些可以成為追憶念想的媒介。

猜你喜歡
雅集蘭亭王羲之
向明月
王羲之送字
大書法家王羲之
好玩不過雅集
第三回 文人氣質一脈香
雅集,一門“復古”的時尚社交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蘭亭燒烤記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書圣王羲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