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中國70華誕,促高中地理教育發展

2020-01-01 03:25甘肅省高臺縣第一中學向吉國
中學政史地 2019年35期
關鍵詞:稻谷工業發展

◇甘肅省高臺縣第一中學 向吉國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一、輝煌成就

1.高速增長的經濟

新中國誕生時,我國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9元。經過長期努力,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3 679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0年達到412 119億元,超過日本并連年穩居世界第二。

2.穩步推進的城鎮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城鎮化水平很低,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僅為17.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個百分點。

3.優質高效的農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經歷了一個曲折發展、持續探索和不斷升級的歷史過程,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1 318萬噸提高到2018年的65 789萬噸。農業的持續穩步發展,給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不僅有效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而且對世界農業發展也作出了突出貢獻。

4.舉世矚目的工業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部門十分單一,只有采礦業、紡織業和簡單加工業,大量工業產品依賴進口。新中國成立后,拉開了我國工業化的大幕,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初步建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之后的工業發展打下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進入騰飛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日益增強,并逐步向中高端邁進。目前,我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

5.節能高效的能源

70年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堅實有利的基礎保障。我國建設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等重大通道,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管網。我國在能源消耗方面,實現了從一煤獨大到清潔綠色的巨大轉變,走上了節能降耗、集約高效的新道路。

6.高速發展的交通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堅持交通運輸先行理念,交通運輸領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新中國成立之初,交通運輸面貌十分落后。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民航航線里程1.1萬公里,只有12條航線。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較1949年增長5倍;全國公路總里程是1949年的60倍。目前,我國高鐵營業里程居世界第一位。今天,早上坐30分鐘高鐵去異地上班,下班后再坐高鐵回家,成為現實。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和多元化交通工具,極大滿足了居民出行和貨物運輸需求,帶動旅客和貨物運輸量大幅增長。

7.走在世界前列的宇宙探索

太空,人類夢想的疆土,寥廓而深邃。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1999年,神舟一號成功發射。2003年10月15日,浩瀚太空迎來首位中國客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8.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

70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加速推進,我國的環境問題逐漸累積顯現,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及時確立了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建立并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度體系,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環境法制建設不斷完善,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特色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70年來,我國污染防治方式不斷創新、領域不斷拓展、力度不斷加大。

二、掌握相關知識,把握高考動向

明年地理高考將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知識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1.以圖文材料為背景,側重考查我國人口變化、城鎮化過程、農業結構調整、工業結構轉變、交通方式變化等知識。

2.以我國重大工程建設及其重大意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航天工程成就等為切入點考查相關地理知識。

3.以區域圖為載體,考查我國區域發展中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原因、綜合治理措施。

【例】稻谷是重要的糧食種類,糧食的充分供給和區域平衡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下圖反映2014年我國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關系。據此完成1~3題。

1.已不再成為我國主要稻谷余糧區的是

( )

A.黃河下游區 B.長江中游區

C.珠江下游區 D.淮河下游區

2.與安徽省相比,黑龍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條件是

( )

A.人均耕地多 B.農業勞動力多

C.復種指數高 D.淡水資源豐富

3.我國水稻種植重心北移會導致稻谷

( )

A.出口數量擴大 B.運輸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儲存難度增加

答案:1.C 2.A 3.B

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長江中游區與淮河下游區稻谷供需結余為正值,故B、D不符合題意。黃河下游區與珠江下游區稻谷供需結余為負值,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下游區主要種植小麥,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難有結余,故排除A。南方珠江下游區主要種植水稻,近些年珠三角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快,占耕地多,稻谷糧食產量下降,稻谷難有結余。故選C。

第2題,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平原,人口密度較小,人均耕地多;安徽省人口密度較大,人均耕地較少。故A正確。

第3題,我國南方人口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習慣,對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種植重心北移會導致大量稻谷南運,使運輸成本上升。故B正確。

四、提升訓練,培養能力

“城歸族”指從城里返回鄉下的創業人員。在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經跳出“農門”的農民工帶著知識、資金和夢想踏上返鄉路,成為新一代的“城歸族”。國務院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達到450萬。據此完成1~3題。

1.“城歸族”的出現反映了

( )

A.全面逆城市化現象 B.城市產業向外轉移

C.我國第一產業成為主導 D.農村投資環境改善

2.大量的“城歸族”將首先改變農村人口的

( )

A.受教育水平 B.職業構成

C.地區分布 D.性別比例

3.“城歸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

( )

A.增大了交通運輸壓力 B.加大了“城市病”的強度

C.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D.增大了城鄉經濟差距

“工業上樓”是近年來在我國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級老舊工業園區,發展都市型工業所采取的一種新的發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設高層工業樓宇,并銷售或租賃給工業企業。高層工業樓宇正在替代曾經流行一時的“花園式工廠”。據此回答4~6題。

4.從“花園式工廠”到“工業上樓”,反映出當地

( )

A.產業轉型基本完成 B.城市環境明顯改善

C.土地供應日趨緊張 D.信息工業發展迅速

5.最適合入駐高層工業樓宇的制造業部門是

( )

A.五金制品 B.瓶裝飲料

C.塑膠材料 D.醫療儀器

6.與高層住宅樓相比,高層工業樓宇建設時較少考慮的配套設施是

( )

A.文化娛樂設施 B.公共交通設施

C.超市等商業設施 D.水電網絡設施

參考答案:1.D 2.B 3.C 4.C 5.D 6.A

猜你喜歡
稻谷工業發展
謙卑的稻谷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人潮涌動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稻谷的故事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教師發展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江漢平原辭
工業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