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涼拌菜用原料的細菌性污染分析

2020-01-06 08:43陳禮福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食品安全導刊 2019年30期
關鍵詞:涼拌菜蝦皮海帶

□ 陳禮福 沈 暉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1 污染源分析

豆腐中的微生物可能來自原料大豆,沖洗不凈、外表泥沙中的菌群進入豆漿中,一些耐熱的菌類耐受煮漿過程殘存下來。另外,灌裝及凝固環節還可能帶來空氣介質的菌群。低溫放置能抑制這些菌群的活動,但若在銷售、運輸及廚房放置與切配過程中溫度失控,會使菌群復活,構成涼拌菜起始菌,其數量多少決定了菜品的易腐性和保質期。

西紅柿、苦瓜在采摘、裝運環節因接觸容器、操作人員等介質,導致污染,但由于體表光潔,帶菌較少。生菜、芹菜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受糞肥、土壤污染,帶來致病菌,如表皮破損,則侵入果肉。污染菌在夏季濕熱環境中會快速生長繁殖,引發傳染病,加大食物中毒的風險。但如使用合適的預加熱、洗消劑等措施,則會減少其起始菌數量。

2 材料與設備

2.1 材料

豆腐:為內酯豆腐,規格400 g/盒,每100 g含蛋白質4.1 g、脂肪2.7 g、碳水化合物1.0 g、鈉9 mg,揚州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產品為4 ℃冷鮮品,于生產日的次日從周邊超市購置。

配料:西紅柿、生菜、芹菜與苦瓜,為當日收獲的生鮮散裝品,從農貿市場購置。香菇、花生仁、蝦米為風干制品,海帶為鹽干制品,從周邊超市購置。

調味品:食鹽、味精、香油、蔥粉、蒜粉、胡椒粉、咖喱粉、花椒粉和白糖,從周邊超市購置。

2.2 培養基及試劑

所用試劑:主要有蛋白胨、牛肉膏、瓊脂為B.R.級;NaCl為A.R.級。

營養瓊脂培養基: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瓊脂18 g,NaCl 5 g,蒸餾水1 000 mL,pH 7.4,121 ℃滅菌15 min,供細菌菌落總數測定用。

營養瓊脂半固體培養基: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瓊脂8 g,NaCl 5 g,蒸餾水1 000 mL,pH 7.4,121 ℃滅菌15 min,供代表性菌株分離與菌種保藏、鑒定用。

2.3 儀器設備

所使用的的儀器設備如見表1。

其他設備還有滅菌移液管、接種環、手術剪、滅菌試管、酒精燈、滅菌平皿、三角瓶、pH5.5~9.0精密試紙等。

3 實驗方法

3.1 原料的預處理

西紅柿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西紅柿洗凈,切成塊,備測;②內酯豆腐從盒中取出,備測;③將西紅柿塊和內酯豆腐放在一起,加入精鹽,拌勻,備測。

生菜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生菜去粗莖洗凈,切成細末,備測;②將內酯豆腐從盒中取出,備測;③將生菜末、內酯豆腐放入湯盤內,再加入食用鹽調好口味,備測。

芹菜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芹菜洗凈泥沙,去除葉子,切成長度5 cm左右;②內酯豆腐從盒中取出,備測;③將芹菜和內酯豆腐放在一起,加入精鹽拌勻,備測。

苦瓜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花生洗凈,切成段,備測;②將豆腐取出,放在碗內,稱重,備測;③將豆腐與苦瓜段混合,撒上鹽、胡椒粉,涼拌均勻,備測。

香菇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香菇洗凈,切成小丁,備測;②從冰箱中取出內酯豆腐,放在碗內,稱重,備測;③將內酯豆腐放入碗內,香菇丁置其上,加入食用鹽,涼拌均勻,備測。

海帶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海帶洗凈泡開,切成粗末;②內酯豆腐取出,稱重,備測;③將內酯豆腐放入碗內,海帶末置其上,加入食用鹽,拌勻,備測。

蝦皮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蝦米取出,去除雜質,備測;②內酯豆腐從盒中取出,備測;③將蝦米和內酯豆腐放在一起,加入精鹽,拌勻,備測。

花生拌豆腐用原料的預處理:①將花生洗凈,切碎,備測;②將豆腐放在碗內,備測;③將豆腐放在碗內,撒上碎花生、鹽、胡椒粉,備測。

要求:操作過程使用酒精燈干熱滅菌后的刀具以及干熱滅菌后的鑷子輔助,避免人為污染。

3.2 指標測定

取涼菜的樣本原料、制品各25 g為檢樣,加入225 mL無菌水,搖勻,作1∶10、1∶100/1∶1000的遞增稀釋,取1 mL樣液傾注平板,置37 ℃溫箱內倒置培養24 h后進行計數。

4 結果與分析

豆腐涼拌菜用主要原料的細菌菌落總數測定結果見表2。

由表2看出,細菌菌落總數(CFU/g)偏高的原料有生菜2.5×105,蝦米1.8×105,海帶 1.7×105;其次為香菇2.4×104;西紅柿、苦瓜、花生帶菌量較低,分別為8.0×103、1.5×103、4.0×102;豆腐居中,不同批次產品的帶菌量在9.3×103~1.5×104。

生菜的帶菌量偏高,達到2.5×105CFU/g,這可能與生菜種植過程中受到的污染有聯系。在其商業周轉過程中,商販往往在銷售過程中不時灑水避免失重,遭致新的污染。生菜的去葉會暴露傷口,在廚房的起皮、切配過程又耗時較多,增加了交叉污染的機會。

蝦皮的帶菌量達到1.8×105CFU/g,可能與蝦皮的營養物質非常豐富有關。將個體較小的海蝦加工成蝦皮,往往需要腌漬、曬干等工序。由于蝦類以腐殖質為生,自然帶菌非常多,且所帶菌也較易隱藏于蝦腮、蝦腦、蝦腸管內。腌漬、曬干可減少腮部菌,但對蝦腦、蝦腸管菌往往鞭長莫及,特別是腸管位居蝦仁的中心,給食品安全帶來隱患。蝦皮漲發過程會使微生物得以吸收水分及增殖,如不定期換水,控制漲發時間,蝦皮會如鮮蝦一樣急速腐敗。

表2 各類豆腐涼拌菜用原料的帶菌量

海帶的初始帶菌量達到1.7×105CFU/g,與其周轉、加工不無關聯。漲發過程中由于鹽分滲出,水分增加,易腐性提高。

香菇初始帶菌量2.4×104CFU/g,可能與其營養素分布全面及漲發過程中吸入水分高有關。資料表明,香菇是各類原料中最易腐的食品之一。

西紅柿帶菌量相比其他材料而言較多,初始帶菌量8.0×103CFU/g,因其操作時未去皮,經切配后,中間液體部分流出,其表面積相對較大,與空氣接觸面積大,易受污染。西紅柿本身無抗菌因子,故易受到廚具設備的污染。

花生作為堅果,是一類干燥制品,經測定初始帶菌量4.0×102CFU/g,表明其不可能成為豆腐涼拌菜中的細菌污染源。

實驗所用豆腐為內酯豆腐,由于規定了購置日期,故其細菌數變化較為穩定,不同批次樣品中的帶菌量均在9.3×103~1.5×104CFU/g范圍內。冷鏈銷售品可保持其細菌數處于較低水平而不至于急速腐敗。

5 結論

分析得出,以新鮮果蔬、海產品、堅果作為涼拌菜的配料,其起始細菌數一般在數百至數千個,其中以生菜最高,為2.5×105CFU/g;海產品中也較高,蝦米、海帶分別達到1.8×105CFU/g、1.7×105CFU/g,不同批次豆腐的帶菌量在9.3×103~1.5×104CFU/g,西紅柿為 8.0×103CFU/g、苦瓜、花生帶菌量較低。各類原料的細菌數高低依次為:生菜>蝦米>海帶>豆腐>西紅柿>苦瓜>花生。

猜你喜歡
涼拌菜蝦皮海帶
即興
如果沒有你
夢的解析
蝦皮是個寶,老人宜常吃
靠吃蝦皮來補鈣,靠譜嗎?
蝦皮變黃就別吃了
涼拌菜:讓人歡喜讓人憂
清涼好作“拌”
即食涼拌菜中單增李斯特菌生長模型的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