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①

2020-01-08 21:01郭晨峰
科技創新導報 2020年15期
關鍵詞:應用型實驗室化學

郭晨峰

(黑龍江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構建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旨在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復合型技術人才,提高高校材料化學專業學生就業率。材料化學專業屬于一門應用型學科,但同時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以材料、化學兩門學科作為基礎,涉及相關交叉學科,對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要求很高。隨著社會對實踐應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斷提升,積極推進高校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就顯得必要。

1 材料化學專業應用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1.1 頂崗專業實習模式

定崗實習就是結合學生的就業方向,在學校以及校外企業的支持下,為學生提供多項工作實習平臺的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充分凸顯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充分整合校內外的教育資源,拓展了實踐教學的范圍,可以有效提升材料化學專業學生的應用技能與實踐水平[1]。

以材料化學專業為例,進入實習階段之后,學校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要全面按照企業員工標準,以及相關崗位要求配送學生。企業則是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學生崗位實習,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將學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崗位實踐之中,在理論聯系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產品工程化的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學生在企業中實習,企業依據人職匹配的原則將學生分配到各個工作崗位,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和磨礪,學生對崗位要求、工作性質的認知會更加明確,對企業管理理念、市場營銷技巧也會更加了解,這對于學生職業素養以及生產管理能力的形成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影響。

比如,學校與當地集體公司建立合作,共同研究和開發產學研項目——光催化功能材料研究以及其在環保中的應用,項目中包括學生獨立畫圖、自主設計,自己配置光催化反應裝置,在環保玻璃開發與研制中學生全程參與,學生要結合學校中所學習的微量有機、無機有害氣體,以及太陽光作用下污染物的分解等相關化學知識,開發和制作環保玻璃。這樣不僅大大提升了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也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了相關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特點、工作內容,在整個頂崗專業實習過程中注重崗前培訓、過程實施監督和指導、完善考核評估等環節,在不斷的探索中完善頂崗專業實習模式。

1.2 實踐教學體系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lO工程實踐教學模式,是一種生命周期性實踐學習形式,學生從產品研發構思、設計再到理念的實現以及運作都全程參與其中,既關注學生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教”與“學”,也凸顯了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的“做”,這是一種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個人技術、推理能力、職業技能以及道德職業、團體協作、交流溝通等方面能力培養為目的,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發展,目的是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使其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

比如,學??梢园才艑W生在企業開展1~2個月的實習,學生與企業技術人員、專家小組一同圍繞材料化學產品研發展開工作,學生參與到產品設計、研發項目(比如高分子材料加工、生物傳感器設計、電池材料研發等)的各個環節中,具體分析:首先,學生通過初級課程實踐、行業內認知實習,幫助學生對專業知識應用以及崗位前景有初步了解;其次,學生在企業研發項目中從設計階段就開始參與,在設計中融入自己的理念,比如,人文與科學的融合,企業技術人員與專家小組為學生設計提供指導,與其共同討論,并有效激發學生設計靈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最后,實踐實習成績要歸入畢業考核之中,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評。完成以上三個階段的鍛煉,高校不僅貫徹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也快速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修養。

2 材料化學專業應用型實踐教學內容改革

2.1 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內容改革是材料化學實踐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一部分,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使其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高校要以實驗教學為核心,不斷優化其教學內容。學校首先要修訂實驗教學大綱,通過選購或者自編的方式,為學校實踐教學提供指導書籍,規范學生實驗報告格式以及實踐教學工作總結與資料搜集工作。

比如:優化和整合基礎實驗內容,適當增加基礎性實驗的比重以及探索性實驗的比重。而專業實驗方面,學校要保障綜合設計性實驗以及開放性實驗的總數量,其比例不能低于總實驗內容的80%[3]。

實驗內容主要包括:基礎化學實驗、物理基礎實驗部分主要是夯實學生基礎技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能力;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主要是進行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包括課程設計、專業實驗、專業實訓,以技能訓練以及實踐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產學研實驗訓練、科技競賽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等則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使學生具備靈活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構建開放的、研究型材料化學實驗室

學校要充分整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彌補和完善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育的內容。首先,學校充分利用現有教師資源,為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組織學生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比如:環境污染物講解實驗室、水中污染物分析實驗室、視頻安全與檢測實驗室等三個基礎實驗室,共同組成學校材料化學專業的研究性實驗室系統,不僅囊括了目前相對熱門的研究領域,也符合人才培養方向。

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研究型實驗室基礎建設,學校要與當地企業進行無縫對接,依托實驗室科研平臺,全面開放實驗室資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走進科研、走進課題的機會,也吸引了企業專家與技術人員來到學校之中進行交流一和指導,為學生進行科研講解,在專業工程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題,主動進行實驗探究,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科研水平以及實踐創新能力。

比如:讓應用化學專業學生利用食品安全與監測實驗室做科研:例如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開放實驗室與金種子集團下屬白酒廠聯合開設白酒中醇類、酯類、重金屬分析監測實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推廣應用到食品、藥品在線分析監測[3]。

通過完善和構建開放型、實踐型實驗室基地,大大提高了學生實踐應用技能,全面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

3 結語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之下,高校材料化學專業需要進一步優化實踐教育體系,從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內容兩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崗位實習、項目研發、實驗室科研等活動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社會工作之前,就可以對自己的專業,以及將來可能從事的崗位特點、崗位要求、職業素養等方面有全面了解,在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時,也會大大提高材料化學專業學生就業率。高校材料化學專業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開展實踐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應用型實驗室化學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