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的研究

2020-01-08 03:50蔡旭
中國電氣工程學報 2020年20期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

摘要:智能變電站的廣泛應用,為繼電保護裝置運維技術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繼電保護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其性能收據收集、運行狀態檢測能力也不斷增加,整體繼電保護運維檢測呈現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特點。但是,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過程中,運維人員的誤操作會給變電站正常運行帶來安全隱患,甚至可能造成設備損壞、人身傷亡或電網瓦解的嚴重事故。智能變電站作為輸配電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對整個電網的正常運行有重要影響。因此,應該根據變電站的自身因素,及時調整和轉變防誤研究技術,提升整體的繼電保護效果。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

1智能變電站的有關概述

智能變電站中應用了很多數字化的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保證了網絡信息的順暢度,在保證設備智能化水平的同時,可以發揮網絡信息的應用優點,對變電系統中的配電裝置進行統一控制。智能變電站的顯著特征就是一次智能化和二次網絡化,這類運營方式降低了變電站的運營成本,提升了變電站的送電效率。智能變電站在應用過程中也通過智能化的工作管理方式,克服了過去變電站中互感器的飽和問題。智能變電站改變了光纜的應用方式,解決了過去存在的交直流串擾等電磁兼容問題。在智能變電站被應用中,繼電保護裝置改善了傳統的變電環境,提升了帶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智能變電站的組成結構大致分為變電過程層、變電間隔層、變電站控層。變電間隔層和變電站控層在對電力數據進行控制時,可以達成數據共享,優化變電站的信息處理功能,過程層在變電站中起著過度的作用,在被應用過程中,保持變電站穩定性。而智能變電站中的繼電保護裝置就是維護變電站的穩定性,保證智能變電中電力裝置的運維安全。

2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研究

2.1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實現

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原理是,將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各種狀態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規則。變電站內的工作人員如果想對某一個設備進行操作,則操作不會被立即執行,其操作要被綜合防誤邏輯進行判斷正確以后才能被執行,如果其操作不滿足防誤規則,就會被強制關閉,這個規則有效地避免了錯誤操作引起危害的發生。主要是綜合防誤技術的特點有許多,大致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操作源覆蓋一體化監控系統及裝置本地:即無論從一體化監控系統或裝置本地發起操作,均需經過綜合防誤邏輯判斷。第二,操作范圍覆蓋斷路器、隔離開關等一次設備和保護、測控等二次設備:即對變電站內具備遙控操作條件的所有對象,如斷路器、隔離開關和裝置軟壓板等,均可建立綜合防誤規則,遙控操作時均需經過綜合防誤邏輯判斷。第三,防誤規則綜合一、二次設備工況,兼容傳統一次設備五防功能。主動式都和房屋技術的操作要嚴格按照規則來進行,而規則的建立要嚴格按照以下原則:第一,在操作某一個設備時,要按照該設備的使用規則來操作,如果操作錯誤的話,就會被閉鎖。第二,要事先判斷一下該操作結束后操作對象會變成什么狀態,如果無法讓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各自的狀態正常匹配的話,該操作就會被閉鎖。

2.2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應用

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應用,主要針對繼電器保護實施中的母線控制而言,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控制實施過程中,相關的人員為了能夠提升裝置應用的效果,在進行防誤技術的實施過程中,對于繼電器保護中的間隔SV接收板做出了整改,按照電壓接收效果,相關的人員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控制實施過程中,應該按照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實施的因素去控制相應的電力繼電傳輸因素,比如借助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落實實施母線裝置繼電保護措施工序,相關的繼電保護措施管理者,應該針對主動綜合防誤技術的實施進行控制,將原有的SV接收板轉換,降低在接收板轉換中的電力損耗,保障電力的運行和輸送安全。

3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裝置檢修防誤操作分析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和維護中,由于相應的技術維護實施措施存在差異性,為了能夠將整體的防誤技術實施效果體現出來,需要對裝置檢修技術的操作進行分析,保障能夠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中的裝置檢修技術實施提供參考,保障整體的技術控制應用規范。由于在智能變電站的運行過程中,采用二次回路光纖組網代替電纜連接傳輸,這種裝置的應用中,沒有物理端子和物理連線,實現了裝置傳輸的虛擬化構建傳輸,整個裝置虛擬化傳輸中的構建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致使SV接收板的存儲過程中,軟壓板的控制能力不夠,要想實現整個裝置傳輸控制的虛擬化運行,還應該注重對裝置應用的檢修防誤操作處理分析,確保在裝置的檢修操作處理分析過程中,能夠提升整體的電力裝置運行效果。

4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裝置就地操作防誤技術

4.1裝置就地誤操作分析

在智能變電站的繼電運行維護管理措施實施中,為了能夠將整體的裝置應用效果發揮出來,相應的裝置控制管理人員,在進行裝置的控制實施過程中,特別針對裝置控制運行中的就地操作因素進行了分析,保障在裝置就地控制操作的實施過程中,能夠提升整體的裝置控制應用效果。在該裝置的控制運行過程中,注重對檢測區域內的裝置就地操作效果分析,通常,失誤性操作出現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點:相似間隔的裝置控制面板,在區分上具有一定的混淆性,使得運維過程中,將間隔裝置的控制失誤操作,形成了裝置控制應用的就地操作失誤;在裝置的控制操作實施過程中,其對應的裝置控制存在著同一類型的名稱,使運維人員在處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裝置采集的數據有限,很難對整個裝置就地中的數據運行狀況進行分析。

4.2裝置就地操作防誤技術

第一,操作人員在進行運維操作之前,要先選中待操作裝置,通過監控系統對待操作裝置發送命令,使其顯示屏亮,是其他裝置的屏幕處于關閉狀態,這樣只操作亮屏的裝置,可以防止錯誤的發生;第二,操作人員在就地進行運維操作之前,先通過監控系統遙控按鈕對待操作對象進行解鎖,把其他不操作的對象閉鎖起來,就可以在運維過程中減少錯誤的發生;第三,操作人員在就地對某個對象進行運維操作的時候,該對象會自動的發送一個信號給監控系統,監控系統接收到這個信號后會對這個信號進行檢驗,如果是安全的,監控系統就會允許這個操作的進行,如果是不安全的,就強制關閉該對象。

5結語

總之,相關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護人員應結合實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情況,綜合采取技術,從而保證整體智能變電站安全運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迪二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線運維系統技術分析[J].科學與財富.2020,(21).355.

[2]王雙一.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智能防誤方法的探析[J].通信電源技術,2018,(8).228-230.

[3]金文,馬輝欣.提高智能變電站運維人員繼電保護操作效率及安全隔離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7,(17).191.

作者介紹:

蔡旭(1984.11.11—);男;豐澤;漢族;本科;工程師;變電運檢二班班長;變電;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

猜你喜歡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
繼電保護系統在10kV配電站中的應用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研究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研究
繼電保護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現狀探討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
11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及措施探討
110kV智能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
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優化探討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二次設備調試技術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