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2020-01-09 09:17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正陽初中毛向陽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美感想象力美的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正陽初中 毛向陽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大力開發學生對美的品位能力,使學生的精神世界獲取更豐沛的情感滋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加快精神文明建設的腳步,下面我們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簡單分析。

一、引導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體驗美

知識的學習是有限度的,但是想象力卻囊括著世間的萬物,推動著社會不斷發展。因此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就要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來進行第一步的探索教學。初中生的思維具有跳脫活躍的特征,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一特征,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以教材內容為中心主題,讓學生自由地想象,體驗教材文字所要表達的美,在無限的想象中獲得更深層次的審美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使用教具或是現代信息技術來強化學生的感官體驗,以此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認知,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文字和想象中自由地轉化,感受文學藝術的魅力。

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教師可以通過音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在范文朗讀中閉上眼睛,用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感知課文中的美景?!芭瓮?,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睂W生的腦海中會不由自主地浮現春天輕盈靈巧的步伐,似乎虛無縹緲,又那么生動形象;“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見一個嬰兒顫動著睫毛,睜開了迷蒙的雙眼,巍然的高山罩上了一層夢幻的綠色紗衣,春水飽滿、清澈,太陽的臉也變得更柔和、紅潤。

這一幅幅美景源自文字,但通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文章美感獲得了更上一層樓的潤色,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深刻,也讓教材的美感得到了升華。

再例如,學習《觀潮》時,很多學生都沒有實際的生活體驗,因此無法在腦海中形象地將潮水上漲的樣子想象出來,教師就可以采用同樣的方式,播放潮水拍打堤壩的聲音,再配上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讓學生有一個想象的空間。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在想象空間自由翱翔,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也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開發和對文字內容美感的體驗能力大有裨益。

二、激發學生審美情感,讓學生創造美

具有藝術美感的文章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美景的體驗,同時也能開發學生對美好情感的感知能力,教師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其實也是一個豐富學生精神世界,讓學生內心情感更細膩的過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些增加情感體驗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情感的體味能力,讓學生能夠感受情感、表達情感,從而達到審美能力的顯著提升,并且能在創作過程中運用真情實感,確保學生更好地創造美,感知美,進而形成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確保學生語文學習上不斷地進步。

例如,在進行光未然的《黃河頌》一文賞析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音樂播放《黃河大合唱》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音樂高昂的旋律中,領略黃河恢宏的氣勢,在鏗鏘有力的歌詞中,感受中華兒女激流勇進、不屈不撓的思想情感,讓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得到熏陶的同時,對情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有效開發。

激發學生審美情感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情感交流會,以親情、友情或師生情為交流主題,讓學生通過講述和家人、朋友或老師相處過程中的有趣事,打開學生情感世界的大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體會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在閱讀中對情感感知的敏銳度。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才能迸發更多創意的靈感,學生只有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教師也就實現了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靈活運用審美的教學目標。

此外,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創造美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為,學生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導致了學生在審美眼光上也各有差異。尤其是在現階段社會發展異常迅速的階段,關于美的表達形式也是各種各樣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愛好、習慣,有選擇性地加強學生對美的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根據自己個人的藝術審美愛好強行干涉學生的審美愛好。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進行閱讀賞析,以此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文學內容時,也不要把作品的風格進行絕對化的講解,要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大膽地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表達出自己對美的感受,從而創造出屬于自身美的表達形式。

例如,在教學中,很多文學作家都有一些不同風格的作品,但是在學習時,教材只會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師就可以進行適當的篩選,將一些個人特色較為強烈且符合現階段學生發展認知的作品篩選出來,然后供學生閱讀,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因年齡較小,選擇了不適宜的內容進行學習和借鑒。

三、鼓勵學生深入生活,讓學生審美能力得到拓展

美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關于藝術、關于美感的素材,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讓生活做學生最好的教師,使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在生活的廣闊天地下,更大程度地拓展學生的審美思維。生活是醞釀美感的源泉,蘊涵著無限的美好體驗,世間萬象,姿態萬千,大到宇宙奧妙之美,小到一草一木的生機,自然景觀的大美風光,人文景觀的文化底蘊,優美樂章的動人旋律,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暖瞬間等,都能給學生帶來美好的精神享受,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比如,在學習《蘇州園林》時,為了讓學生欣賞到園林之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播放一到三組蘇州園林的景色讓學生欣賞。再通過教師語言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到文學的美除了通過刻畫人物的風貌也可以是還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比如,生活中的美需要對比才能夠襯托出來。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美的眼睛以外,還要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并培養學生善于對比的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打好課外的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課堂實驗,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強烈的“美、丑”對比。

如,教師可以拿一朵玫瑰花問學生:“這朵花美嗎?”學生會回答教師:“美?!苯處熢侔鸦ǘ淙嗨樵儐枌W生:“那現在這朵花跟剛才比美嗎?”學生回答:“不美了,因為花朵不完整了?!边@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美需要藝術形式的襯托才會更有視覺沖突感,才會讓原本美麗或丑陋的事物更具有沖擊性,也會更加容易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就有強烈的視覺沖突和對比,能夠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學生擁有高水平的審美能力,才能增強對美感的感知能力、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教師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開發,為文學創作賦予更具有藝術美感的靈魂,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的偉大目標,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猜你喜歡
美感想象力美的
看見你的想象力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打開新的想象力
兼具力度與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關于書法美感問題的幾點思考
大橋下面:我喜歡被遺忘的美感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6月,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
炫美的花在這里悄然盛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