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初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0-01-09 09:17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四中學呂春科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探究實驗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四中學 呂春科

創新能力是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在21 世紀的今天,對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營,教師是培養創新性人才和創造性思維的主力軍,這要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對于初中生物教師來說,通過初中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無疑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將課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驗當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有助于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點

“愛好”是獲取知識的第一步,愛好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由內心熱愛驅動進行實踐而逐漸形成,是學生萌生創新意識和開展新探索最堅定的內生動力。在興趣愛好的驅動下,再由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激發學生探求生物知識的欲望。探究知識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踐,通過實驗可以直觀、形象地了解生物學課的奧秘。實驗所具有的探索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參與到科學探索實驗過程,再經教師的有效指導,便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中一個小小的實驗就可以把學生引入生物學的探索中。當教師開始一次實驗課堂時,可以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等,再引導學生對實驗產生的現象進行分析。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進行獨立思考、提出假設和猜想,進行生物學科的創新和探索。如做一個關于《葉子蒸騰作用》的實驗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生活中發生蒸騰作用的現象有哪些?大樹為什么不會被太陽灼傷呢?學生們經過討論給出教師不同的回答。然后教師開始介紹今天的實驗目的、實驗目標、實驗現象,讓學生動手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記錄各自的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果。實驗完成后,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出與實驗現象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加深對本節課實驗中所學習的知識的印象。通過這種實驗的方式,不僅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在對實驗的探索當中,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以及創新能力。

二、鼓勵學生多提問,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而要使學生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境界,就應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習中師生人格應是平等的,只有做到真正的平等,有問必答,學生才能進行獨立思考和提問,做到敢于懷疑權威。教師應加入學生生物學課的探究,給予學生一些建設性指導。當學生提出一些關于生物學敏感或看似無厘頭的問題時,教師要耐心、認真地給學生解答。對于一些內向害羞的學生,教師更應重視和鼓勵。對學生提出具有創造性的生物學科探究問題,教師要給予肯定評價,這樣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維。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的探究,教師的耐心講解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地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多一些時間思考和探討。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是在對所學內容的初步認識,其中會伴隨著分析、比較、推理和歸納的思維活動,這一系列思維活動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

如學習《人的由來》這一章節時,教師面對學生一些關于生理現象的提問時,不能因為不好意思而刻意回避,而是要擺正態度,耐心地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科學、健康地看待正常的生理現象。當然為了鼓勵學生積極提問,教師可以采取提問加分的方式,學生每提出一個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教師可以為之加上相應的分數,每個月在班內進行評比,得分高的學生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諸如此類的鼓勵方式可以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學生也在不斷地提問過程中,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了自己多思考的學習習慣,也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生物素養以及創新能力。

三、為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提供條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今的教育早已不是之前的應試教育,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現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是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而現如今,素質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課堂則是教育的主陣地。生物學實驗教育是提高素質教育重要途徑之一,在生物學教育實驗中,進行探究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生實驗活動以探究性活動為主,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這種做法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這都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探究性實驗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選擇和處理實驗材料,而且學生還可以學會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打破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這種教育方式符合我國當前素質教育要求,還能夠更好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如學習《愛護植被,綠化中國》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植樹種草,設置保護小花小草的標語,讓學生在保護花草樹木的環境下,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然在保證學生的探究實驗條件下,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在進行實驗課堂講解當中,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然后準備充足的課堂材料,由學生在課堂上講解實驗,學生之間相互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輔助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而且在準備課堂材料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多次鍛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學校要舉辦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

為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教師要積極組織課余活動來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雖然這些活動并不一定與生物學科有關,但是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參加活動過程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圍,不受權威知識的影響而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所以課外活動要求內容豐富多樣,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后活動中靈活地實踐,從中得到啟發,產生聯想、想象、增添創新的意向,訓練創新的才能。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快慢與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為國家培養創新性人才是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如學習《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了解細胞的形狀及細胞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探索現實與理論的區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同時學校還可以舉辦有關生物學科的探究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選擇探究的主題,然后通過網絡查找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行對知識的深層理解與探索,比賽最后評選一二三等獎,教師要獎勵學生豐厚的獎品,以此鼓勵學生多多參與相關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生物素養。學校經常舉辦探究活動,可以體現出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為學生高中甚至更遠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在當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與參與者,指引學生學習。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地探索,開展形式多樣的課余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外活動中感受到知識的趣味,體驗學習的快樂。使學生成為課堂和學習的主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有動力探索和思考。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探究實驗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做個怪怪長實驗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