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結合PDCA 循環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2020-01-10 11:55遲海濤劉春娥
中國醫藥導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醫學生思政政治

崔 莉 遲海濤 劉春娥 張 慧 白 鷹

1.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教務科,遼寧大連 116021;2.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內科,遼寧大連 116021;3.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護理部,遼寧大連 116021

課程思政的涵義是:高校課程講授過程中都具有傳授知識培養專業技能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雙重功能,高校課程思政工作承載著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作用[1]。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已明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也明確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盵3]這是為新時期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法,為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

目前,醫學高等院校需要加強對醫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思政素質的培養[4-5],并要求將醫學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實處,動員所有授課教師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使每位教師都參與到思政教育當中,讓課堂教學成為落實思政教育、以德樹人的主要渠道。PDCA 循環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6]。這個循環不間斷地進行,每次循環都會解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將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個循環,從而使管理質量不斷提高。青年學生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反之,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塑造還尚未成形,他們的知識體系搭建還尚未完成,他們的心理情感還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確引導[7]。所以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臨床醫學課程思政教學中應用勢在必行。我們通過PDCA 管理把課程思政貫穿于醫學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機制等方面不斷持續優化改進,監控并促動教師的教學活動有序和有效地進行。

1 P(plan)階段,分析思政現狀,提出存在問題

“課程思政”不是一門或一類特定的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課程思政既不是新增的一門獨立課程,也不是高校內部新增的一項活動。它是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一個總要環節,是全員參與、全程貫穿、多渠道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本階段是在找尋和提出問題的基礎之上,找出突破口,為下一步制訂工作計劃和實施措施提供有利條件。

臨床醫學課程是醫學類專業學生轉變成醫生的必修課程,涉及內外婦兒等多門課程,同時涉及臨床人文、心理、倫理等內容,大連大學整合教學方式,結合翻轉課堂為輔的混合式授課方法,為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奠定基礎,并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疾病的診治中去。

臨床醫學的課程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理論更新迅速,新指南隨時更新指導臨床應用,大大地推動了臨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②學科交叉相互滲透,課程內容涉及基礎,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倫理學、心理學、醫學法學等多方面,學習時間短,知識信息量大;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科,課程的知識體系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以及疾病的預防等問題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基礎理論與臨床知識實踐相互并重促進發展。

1.1 思政教育融入臨床醫學課程的必要性和意義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模式由“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颊呤巧鐣奶厥馊巳?,患病后患者的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以及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活動時,除了要治療患者軀體上的疾病之外,更要了解患者的社會心理背景,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要做到身心合一,既對患者開出“醫學處方”,又開出“心理處方”,心身同治。在臨床醫學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職業素養融入臨床醫學免疫理論教學,引導醫學生轉變醫療模式,培養具有職業素質和精湛技藝的現代化醫生。這就要求醫學生除了要掌握較深厚的醫學理論基礎、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需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品格。而目前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體制只強調醫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而缺乏思想道德教育,致使醫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5]。

對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大部分醫學生認識狹隘,認為應該學習醫學專業理論和臨床實踐技能,忽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而“課程思政”正是醫學生思政素質教育短板補缺的良好途徑?!罢n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參與、全程貫穿、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的一種教育理念。教師將德育元素如愛國主義教育、職業素質教育、器官移植等內容滲透至臨床課程講授的細節過程中,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把人的思想政治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為“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1.2 當前醫學生課程思政的現狀分析

目前傳統的課程思政和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重“共性”,輕“個性”,教育缺乏創新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師應在教育方法上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同時,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需要尊重學生的自身需求,努力實踐體驗式、交互式、滲透式、多媒體、互聯網平臺等多種教學方法,幫助醫學生解答困惑,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把填鴨式的教育過程轉換成醫學生自主思維、道德判斷的方式,培養醫學生以科學發展觀對待課程思政。轉變教學模式,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采用以問題為導向將主導由教師轉向學生,從注重學習成績轉變為自主投入以及情感體驗,主動參與到思政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維、立場和方法來解決學習和工作中發生的各種問題,提高政治敏銳度和政治鑒別力[8]。

長期以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孤島”困境,思政教育與通識教育、專業教學往往“兩張皮”,不能融會貫通[9-11]。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重視不足。部分教師、學生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片面錯誤地認為是思政課老師和輔導員的職責,認為臨床醫學教學的重點是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教學的培養,是讓醫學生盡量掌握臨床理論和技能,盡快成長為可以治病救人的醫生,忽視了課程思政對醫學生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塑造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②沒有整體的規劃。臨床醫學教學和實踐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內容是部分教師將自身體會融入其中,缺乏整體性、系統性,沒有體現在教學大綱、課程設計中,缺乏教學方案的系統性,更沒有很好地衡量課程思政對醫學生理論技能培養提高的結果和反饋交流。同時教學手法單一,采用枯燥的理論說教模式,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因而學生的思想共鳴不足,學生被動思考,缺乏主動創新性,教學效果不明顯。

教師作為課程思政的組織者、傳授者,在整個教學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師資力量決定了思政課教學與醫學專業精神融合的深度與廣度。醫學院?,F狀是思政課教師多數是高校畢業即進入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對政治、經濟以及國內外形勢動態等方面信息的獲取多來自新聞、網絡。教師本身缺乏醫學從業經歷,行業發展的切身感悟,在實際授課中難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無法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作用。因此,我們一方面將附屬醫院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的優秀醫生在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的培訓基礎上,通過授課參與教學工作[12];另一方面,利用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長對參與課程思政的基礎專業教師開展醫學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專業交流,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同時對于課程設計,將課程教學與弘揚中國文化相結合,提升學生愛國熱情。例如,目前醫學治療注重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而早在東漢時期張仲景所著祖國傳統醫學《傷寒論》一書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后世醫家奉為經典,其治療思路領先世界一千余年。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藥物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杰出貢獻,2015 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實現了中國本土科學界獲諾貝爾獎零的突破。在提取青蒿素的研究過程中,通過葛洪《肘后備急方》的啟發,她不但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運用到傳統的中草藥研制之中,還鍥而不舍經歷了190 次失敗,在動物實驗中獲得了完全的成功之后又以身試藥,去確定人類身上是否安全有效,最終才獲得了重大突破,展現了我國科學家創新思維能力和獻身科學精神,鼓勵學生敢為人先、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同時也有中國人的貢獻,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 D(do)階段,分析問題原因,實施思政教育

主觀原因表現在教師缺乏的相關培訓,教學中沒能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欠缺??腕w原因表現在醫學生生理、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需要進一步提高事物的識別能力,醫學生處于成長期,一旦遇到挫折,很可能無所適從,甚至導致心理障礙。進行課程教學與培養創新精神相結合,鼓勵師生創新,創新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部分任課教師醫學知識儲備充實,但是欠缺課程思政教育,不能很好地將醫療過程中存在問題有效地融合到醫學教育教學中?,F階段醫療機構對醫療人才的職業道德需求與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醫療道德要求是一致的。目前,醫療衛生改革中提出的醫學倫理問題非常多,然而思政課中關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法律法規、醫學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參考教材極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努力將醫學專業精神融入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學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來深化教學改革的目的性就是要更好地培養卓越的醫學人才,授課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醫風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感染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從醫學、社會科學、個人認知等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去關懷人,注重學生的內在品德,包括職業態度、職業倫理、職業規矩、職業情感、職業習慣和團隊意識等的養成[13-17]。

課程思政從內容上必須切合醫學生的發展和就業的需求,要從教學內容、方法、載體等方面進行改革,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更加提高,伴隨著發展醫學生理論和技能增強,教師的政治思想也同時得到提高,同時優化了課程內涵、圍繞專業特點修改了教學形式、結合醫學專業的發展,形成學科與科研相結合。

教師采取集中組織備課,采用病例導入、以問題為導入、翻轉課堂、整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述帕金森病藥物時,帕金森病患者腦組織存在多巴胺異常,瑞典科學家Carlsson 教授發明一種敏感性較高的檢測多巴胺表達水平的新方法,發現腦組織多巴胺水平高于去甲腎上腺素,特別是在基底神經節區,這是調節運動功能的重要部分,從而得出一個結論:多巴胺本身就是一種神經遞質。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深入研究,更清楚地發現多巴胺在帕金森病的發生與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確定多巴胺為腦組織的重要神經遞質,并研發了名為左旋多巴的帕金森病有效治療藥物,他的研究幫助了醫務工作者對帕金森病的了解,拯救了數以百萬受帕金森病困擾的患者,這一貢獻使他最終獲得2000 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他也是瑞典首位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科學家。同時培養師生課程教學與培養社會責任相結合的精神,在構建神經病學課程中加強專業理論教學與職業道德精神教育要緊密結合,在腦中風并發癥的治療及藥物副作用講授時,結合臨床案例,有針對性導入職業道德精神教育。例如:從藥物機制上來說,青霉素是肺炎首選藥,價格便宜,療效好。但是臨床上有些醫生首選頭孢三代,價格昂貴,不遵循藥物應用原則。教師從這一案例引導學生在臨床診療過程中與患者接觸時,首先要做到尊重和關愛患者,對于執意要使用頭孢三代的患者或家屬要做到坦誠與患者或家屬溝通和協商,澄清患方認知誤區。讓學生了解醫患關系的四個原則——仁愛、無害、公正、誠實,有助于學生提高對醫生職業,幫助改善認同感。教師要求學生遵守醫生職業的職責,培養職業規范和紀律等,并幫助學生理解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課程教學、誠信教育和生命價值教育相結合,只能牢固樹立誠實信用原則,將與人的身心健康有關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形成和諧誠實的人際關系。生命教育中的核心思想是仁慈,即珍惜和尊重他人及其身體和生活,并相互尊重、關心[18-19]。

3 C(check)階段,評價教學過程,分析預期效果

該階段需要檢查計劃執行效果,及時提出新的工作措施,保證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使課程思政貫穿始終,反復比較計劃實施結果和計劃的工作目標,了解計劃實施的程度和效果,進一步全面總結工作達成良好的條件。計劃執行者有必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教師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檢查評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況,明辨是非,統一認識,總結經驗,糾正錯誤,克服不足。這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是大有益處的。檢驗階段是實施計劃成果與原始計劃標準進行比較,掌握教學效果,了解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內容進行檢查,是否與教學計劃相符;②通過事先確定的考核方式對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③檢查完成計劃進度情況;④通過座談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獲取學生對教學工作的反饋意見;⑤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評教了解教學效果[20]。

檢查階段是為了保障“課程思政”順利進行,從而能夠達到預期培養目標而實施的重要階段。

4 A(action)改進:總結成果經驗,實時反饋改進

該階段對之前三個階段形成的成果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分析存在問題,進行改進,結果對師生進行反饋。根據預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效果,在此循環中提出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落實教學的措施。如改進措施和創新方案尚未得到全部執行的時候,而其他教學效果執行并且收到較好成效,教師通過這一步驟,論證進一步可行性,轉入下一循環實施,并在下一循環鞏固已取得成效的方案,形成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環。

這一部分的任務分成兩個階段:一部分是對在今后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使用和推廣值得借鑒的做法,另一部分是處理和檢查發現的問題。第一,我們需要分析問題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工作方法的問題,就需要我們進行方法學改進,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而如果方法是正確的,所有步驟是按照標準執行,但問題仍然存在時,這就需要我們再次審核之前制訂的計劃是否合適,并修訂計劃??偨Y反饋對醫學生的培養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反饋能讓學生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什么是符合醫德的,什么是不符合醫德的。在這種螺旋上升的運動中,醫學生的行為會反饋到意識中,加強敬業精神,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5 討論

現階段傳統的經驗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嚴重局限思政教育的開展。我們必須將以往經驗性的工作方法階段打破有效地上升到現代科學管理階段,從而提高管理效能。PDCA 循環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管理模式,可以將工作過程分解為四個階段,并編入一定程序進行循環,使各項工作更加條理化、規范化、系統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不斷得到提高與穩定,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將PDCA 循環管理思想科學地去規范每個工作環節,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進入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形成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克服傳統經驗性教學工作方法帶來的弊端,邁進更高層次的管理水平,從而更快地實現總體目標。因此,運用PDCA 循環系統有效地反映了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性,能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充分總結管理工作的經驗教訓,并在有效管理基礎上,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改進和提高,為推進教育管理現代化起到了根本上的保證。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我們實行“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行并重,實現全程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并通過PDCA 理論應用課程思政管理的全過程,可以有效改善課堂教學設計,及時得到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反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性方案,讓課程思政成為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行為,激發醫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感和認同感,提高學生對職業倫理道德規范的領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為融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21]。真正實現實際意義上的教學相長,讓“尚醫之德、達醫之理、學醫樹人、行醫為民”的理念刻入教師和學生心靈之中?!耙阉枷胝喂ぷ髫灤┙逃虒W的全過程”。這為我們持之以恒推進“課程思政”堅定了信心,給高校進行課程思政,即在傳統專業課程教學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帶來新的契機。在現有思政課程基礎上,將思政教育元素引入醫學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訓課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又專又紅”的專業人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實現思政課程顯性教育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22-23]。

猜你喜歡
醫學生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