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式康復訓練改善腦癱患兒軀干穩定控制能力的效果分析

2020-01-10 06:07丁瑜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12期
關鍵詞:控制能力軀干獨立性

丁瑜

(河南省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 安陽455001)

腦性癱瘓(CP)為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障礙所致綜合征,常伴運動功能障礙、姿勢異常和行為異常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兒日常生活活動[1]。臨床研究發現,有效的康復訓練可改善CP患兒運動功能,利于提高患兒生活質量[2]。本研究為探討引導式康復訓練對CP患兒軀干穩定控制能力的改善效果,選取我院104例CP患兒為研究對象?,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腦癱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2例。實驗組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齡(4.53±0.64)歲;痙攣型30例,非痙攣型22例。對照組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齡(4.61±0.73)歲;痙攣型32例,非痙攣型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第一部分》[3]中CP診斷標準;年齡3~8歲;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兒;合并心肺功能障礙患兒;合并嚴重肌無力患兒。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運動、語言、作業療法等常規療法和頻率脈沖等理療措施。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引導式康復訓練。(1)課程活動:康復訓練以課程形式進行,內容包括訓練患兒頭控能力、手支撐力、降低患兒肌張力的地席課,提高患兒穩定性與平衡性的坐立課,訓練患兒跨越障礙的步行課,鍛煉患兒抓握、拋放、旋轉能力的手部課,提升患兒口腔肌肉功能的口肌課,輔助患兒識別顏色、性狀、物體等的常識課,促進患兒理解數字順序及大小的數概課,誘導患兒說話的溝通課,幫助患兒以歌聲表達情緒的音樂課等,使訓練內容具有節律性。(2)日常引導:引導患兒養成良好的起床、穿衣、如廁、洗漱、就餐等日?;顒恿晳T;輔助患兒提高日常生活積極性。(3)家庭康復指導:告知患兒家屬家庭成員對患兒康復過程中的重要性;指導患兒家屬積極參與患兒的康復訓練中,發現患兒的進步與潛力,鼓勵患兒訓練;并將引導模式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促使患兒逐漸熟悉各項技能,提高其自理能力。兩組均接受康復訓練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軀干控制與平衡能力:軀干控制測試(TCT)和Berg平衡量表(BBS),量表總分分別為0~100分和0~56分,分數越高,軀干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越好[4]。(2)獨立性功能:功能獨立性測量量表-兒童版(WeeFIM),量表總分為0~126分,分數越高,獨立性能力越強[5]。(3)生活質量:CP兒童生活質量評價問卷(CPQOL-Child),量表包括社會交往、自理能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生活環境、殘疾影響共7個維度,各維度總分為0~100分,殘疾影響維度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其他6個維度均為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6]。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TCT、BB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TCT、BB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CT、BB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CT、BB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TCT BBS實驗組對照組52 52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6.96±3.32 73.49±2.32#*37.15±3.61 64.61±2.64#27.35±4.15 45.16±3.71#*27.62±4.23 40.32±3.84#

2.2 兩組治療前后WeeFIM評分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 WeeFIM評分為(40.89±9.46)分,對照組為(41.12±9.68)分,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WeeFIM評分為(76.35±6.43)分,對照組為(69.56±7.62)分。兩組WeeFIM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CPQOL-Child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CPQOL-Child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PQOL-Child殘疾影響維度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其他維度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實驗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PQOL-Child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PQOL-Child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社會交往 自理能力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 生活環境 殘疾影響實驗組對照組52 52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6.87±5.69 72.14±8.64#*37.10±5.82 65.26±9.71#31.01±4.65 63.54±6.21#*31.16±4.39 56.25±5.86#32.13±4.24 65.37±6.19#*32.45±4.36 57.46±6.05#33.21±4.63 64.58±5.84#*33.05±4.51 56.72±6.14#29.46±3.17 52.68±4.26#*29.81±3.31 46.19±4.35#28.51±3.26 47.72±3.59#*28.16±3.42 40.96±3.86#81.57±4.29 55.25±6.34#*81.69±4.65 63.18±6.12#

3 討論

CP患兒常伴智力、語言、視聽覺障礙等癥狀,增加患兒家庭心理與經濟雙重壓力,對患兒生命健康也造成嚴重威脅[7]。臨床研究表明[8],給予CP患兒相應的運動康復訓練可有效提高患兒運動功能,緩解其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也證實,給予康復訓練的兩組患兒治療后軀干控制能力與平衡能力均較治療前升高。說明CP患兒可通過積極運動康復訓練而減輕其運動功能障礙癥狀。

臨床研究還發現[9],將引導式教育應用于CP患兒康復訓練中,可提高其軀干核心肌群協調能力,改善臨床癥狀,對促進患兒健康發育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TCT、BB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引導式康復訓練以主題課程的形式訓練患兒可提高其訓練興趣,對患兒主動訓練有利,并培養其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利于患兒運動功能恢復有關。另外,實驗組治療后WeeFIM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引導式康復訓練可通過有效的肢體、語言訓練和日常生活活動引導等方式增加患兒自理能力,促進患兒獨立性增強。不僅如此,實驗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可能與引導式康復訓練能提高患兒軀體控制能力和獨立性,利于降低患兒軀體控制不佳而引起的不適感有關。此外,曾敏等[10]研究發現,引導式康復訓練可提高CP患兒獨行自理能力,促進患兒逐漸融入日?;顒优c學?;顒又?,且對提高患兒家屬滿意度有積極意義。故引導式康復訓練不僅可增強患兒獨立性,且可促進醫務人員與家屬有效溝通,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利于提高患兒康復訓練效果。綜上所述,引導式康復訓練可提高患兒軀體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強其獨立性,提升其生活質量,對促進患兒康復有利。

猜你喜歡
控制能力軀干獨立性
獨立品格培養
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有效策略
樹與人
做最好的自己
網絡發展對中學計算機教學的影響
籃球裁判員水平提高途徑探析
太極拳和慢跑鍛煉對老人靜態姿勢控制能力影響的研究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角度法評價軀干冠狀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軀干皮膚溫度覺閾值測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