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心”引領、“三意”支撐下的中職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2020-01-14 04:14陸佩琴
職業·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中職教師三心提升

陸佩琴

摘 要:疫情期間,學校為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開展了線上教學。為提升教學質量,特提出了通過以“三心”為引領,促進教師在線上教學實踐中成長;以“三意”為支撐,確保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達到育己育人的目標。

關鍵詞:三心? ? 三意? ? 中職教師? ? 在線教學能力? ? 提升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應運而生,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學校實施“課堂在線”,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一線教師開展研討,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確保線上教學順利開展,同時也積極探尋網絡課堂中教與學的轉變,教師育人的未來發展方向等。線上教學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師生學習成長的平臺,如何有效提升中職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成為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以“三心”為引領,促進教師在線上教學實踐中成長

(一)以愛育人,懷感恩之心

線上課堂不是簡單地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教學,初次直播時內心除了激動也有一份忐忑。所有學生沒有教師的監督,都是面對“一塊顯示屏”,尤其是中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欠佳,學習也打折扣。為了上好一節課,教師除了備好課,還要比平時做更多的準備,尤其是技術上的支持。工作中教師懷有感恩之心,才不會敷衍,也會更加自覺地投入教學,在教中學、學中思。遇到學生未完成學習任務時,會主動與班主任、家長溝通,做到同心協力;為追求線上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心中有生,盡職盡心

線上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感覺會有些許不足。課堂需要做到心中有“生”,即學生,以學習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每次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直播開始先表揚優秀學生,如上次課堂表現積極的,課前自學與課后作業認真的,并結合課后作業進行點評糾錯,希望學生能及時改正;課中常與學生互動,課堂進行練習與測試、課堂問答等;課后通過及時批改作業或通過聊天軟件如QQ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盡量讓學生談談聽課感受,教師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但不管怎樣授課班級的學生仍有不主動參與的,從后臺數據得知:有觀看時間不足的,也有不認真完成任務的學生。此時,教師心中如果有學生,會用愛的眼光去滋潤學生的心靈,能想一切辦法去引導學生,會盡職盡責。

(三)線上教學,樹立自信心

可以通過學習通、釘釘、之江匯等平臺實施在線教學,隨時以微信或QQ協助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專業課上,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教師提前準備好的視頻,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課上學生參與,教師直播,做好解惑答疑。相對直播,網課資源豐富,生動有趣。直播主要是針對理論知識提升或技能教學,采用先學后做,鞏固加深。專項能力訓練,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講”來實現的,主要依靠學生的“精練”來實現,因此在平臺上讓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通過教師示范,最后一定要給學生留出時間去實踐,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

開展線上教學,學生做到積極參與,完成學習任務,這是對教師最大的鼓勵。采用“課前推送資源,課上加強互動,課后鞏固知識”三步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線上教學不僅使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得以實踐,而且能較好地發揮空中教學的優勢,提升教師教學質量。

二、以“三意”為支撐,確保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提升

(一)加強安全意識,自我約束

教師在高清攝像頭下要上好課,否則一不小心就成了“網紅”,甚至有可能會被抓典型。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需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從生活實際選擇案例,教學要與時俱進,注重創新,但也需做到合理化與規范化。如借助“疫情”教育學生具備防控常識與日常安全意識。專家說:新冠肺炎病毒源于野生動物。而2003年的非典,源頭也是野生動物。據統計,78%的新發傳染病都源于野生動物。人類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打破自然的平衡,遲早要招致自然的報復。澳大利亞的山火,非洲的蝗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是人類應得的教訓。教育學生要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不要肆無忌憚地向大自然索取。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與自我約束尤為重要,時刻保持高度安全警惕意識,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學會珍惜當下。

(二)增強進取意識,自主成長

疫情讓不少教師當上了“主播”,開展網上教學,但這不是簡單的上課,更不是傳統的教學,線上教學除了思考教與學之外,還需關注更多的問題,如學生的簽到率、參與率、互動情況、作業完成率,做好課后數據分析評價等,教師不僅要熟練使用各種軟件、學會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還需適應網絡技術帶來的變化,才能勝任線上教學。

育人先育己,教師不失去學習的進取心,不忘前行,主動學習,才能自我成長。工作和學習都要有專注度,學會專心致志,正確對待工作中的各種困難,肯學肯鉆,深入研究,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只有不斷提升在線教學能力,才能取得完美的教學成果?!叭藷o遠慮,必有近憂”,有進取心的教師必定有一顆熱忱的心,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使命,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三)培養創新意識,自我完善

線上教學顯然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唯有接受新觀念和新思潮,在學習與實踐中培養創新意識,才能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實現自我完善。以“新形式、新內容、新方法”創新教學思路,積極地將課堂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一切設計以學生為中心,所有的線上資源都服務于學生,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而設立任務單,還可以讓學生有選擇性地進行線上練習,與家長和學生保持聯系,遠程指導和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要發揮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突出個性的和諧發展,啟發學生,調動學生主動發展,教師以價值引領為主,開展積極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幫助其成長與發展。

三、結論

如今,網絡教育已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未來學校已來。教師需盡職盡責地將技術和教育融合,順應時代變遷,主動去學習和研究信息技術教學,促進學生發展。做到了不停學,然而學生隔著屏幕真正學會了嗎?學生喜歡線上學習嗎?又該反思些什么呢?戰“疫”中有收獲,教師們因教學需要參與了線上培訓與實踐,參加了線上教學設計與線上授課技巧培訓,還有極簡教學技術的運用等,不僅提升了信息化應用水平,也培養了信息素養,創新了教學思維。

教師積累了在線教學經驗,掌握了專業技能,將多媒體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這三大信息處理技術有效地融合,也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與學的轉變奠定了厚實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以“三心”為引領,促進教師在線上教學實踐中成長;以“三意”為支撐,確保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提升,值得深入探究。疫情推動了教學改革,教師唯有以信息化思維,不斷創新與主動學習,提升技能,才能適應未來教學,真正實現育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曾精華,潘志紅.用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工作[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1.

[2] 朱永新.《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

[3] 林忠玲.疫情面前,教育“三問”[N].江蘇教育報,2020-02-16.

(作者單位: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中職教師三心提升
豐子愷的“三心”養生法
試論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的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淺談加強中職教師師德培養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課文學習的“三心”“二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