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網絡用語使用情況研究分析

2020-01-15 04:20劉藝騫
科學導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用語中學生語言

劉藝騫

? 摘要:隨著數字媒體和5G技術的成熟,網絡生活已深入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之中,網絡用語作為網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中學生。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針對南京市第九中學學生網絡用語使用情況進行了部分分析。通過本次調查,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客觀地認識網絡語言,部分學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例如,將網絡語言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等。

? 關鍵詞:網絡語言;新媒體;中學生;中華傳統文化

? 引言:

數字時代的到來,手機的普遍使用,讓網絡成為當代中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據2018年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顯示,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超過七成未成年人有自己的手機。新的技術必然帶來新的革命,語言文字在數字技術的浪潮下也發生了革新。

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使得網民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逐漸發展并形成了特定語言,即網絡語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絡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學生當中傳播更為廣泛、迅速。網絡語言的流行,一方面提高了網上聊天的效率,另一方面,對于尚未對社會生活有清晰認識的中學生而言,網絡用語不可避免地也帶來了用語不規范等負面影響。目前,針對網絡用語在中學生群體中的流行現象,大批學者專家對此表示出他們的擔憂并提出了針對措施。為探究我國中學生網絡用語實際情況,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98份。

本文針對收集到的調查數據初步對我國中學生網絡用語使用現狀進行了分析說明。

? 一、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用語

新媒體作為區別于以往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廣播等的新型傳播媒介,主要依靠新技術體系的支撐,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接收途徑,即我們所熟知的“第五媒體”,同樣也被稱作數字化媒體。日常生活中,新媒體無處不在,如移動電視、數字雜志、數字報紙、網絡等,新媒體涉及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依托于數字新媒體的運用,語言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即網絡語言。

? 1.網絡語言作為當下的主流信息交流媒介,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價值性:網絡環境下語言更加綜合、高速的傳播造就了網絡語言的價值,而受眾的認可度決定了其價值的高低。

(2)原創性:指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時代所賦予的新內容的創新。原創性更是為網絡語言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多元性效應力:網絡語言在新媒體環境下應運而生,更是以新媒體為中心,輻射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產生特定影響和作用。

(4)生命力:特定的時間和環境決定了其生命力,尤其是對社會熱點的反映。近年來我國新媒體行業發展迅速,網絡語言的發展日新月異,把握了核心價值,其生命力必然旺盛。

? 2.網絡語言的分類

本文統計了2017~2019年網絡流行語,對其進行分類:

(1)時事熱點:從社會上的熱門事件或者新聞中產生,演變成帶有一定意味深長的詞語在網絡上使用,如官宣、C位、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等。

(2)流行文化:一般來自于廣告,影視或者娛樂事件如燃燒我的卡路里、你有freestyle嗎、扎心了、老鐵等

(3)字母數字縮寫:來源于貼吧等網絡聊天工具,直播或者一些自媒體平臺,如666、OMG、CP、BF、SKR等。

(4)隱喻比喻類:借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創作一些新的詞匯給人以深刻有趣詼諧的印象,如錦鯉、涼涼、戲精、皮皮蝦,我們走等。

? 二、南京市第九中學學生網絡用語使用情況

使用網絡語言的網絡渠道(表1)

此項表格數據顯示,中學生使用網絡語言主要通過網絡聊天工具,如QQ、微信,占比78.33%。其次是微博、抖音等社區論壇以及游戲等各種媒介,占比9.15%。傳統交流方式,如郵件、小紙條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占比8.67%。而從未使用過的人數占比3.85%。

學習生活中網絡語言使用情況(表2)

對于學習生活,絕大多數學生并不會在學? 學習生活中使用網絡語言,占比84.62%。但仍有部分學生會在例如寫作、課堂交流等特殊環境下使用網絡語言,占比15.38%。

網絡語言的使用頻率(表3)

網絡語言在中學生群體中擁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占比84.61%,很少或不用的占比16.39%??梢?,網絡語言已成為絕大多數中學生日常語言表達的主流。

對網絡語言所持態度(表4)

對網絡語言特點的認識(表5)

以上兩表顯示,95.37%的中學生對于網絡語言持支持態度,并認為其具有以下特點:簡潔明了、彰顯個性、緊跟潮流,部分學生提出,網絡語言妙趣橫生,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在傳統語言的基礎上,網絡語言的流行增加了語言的靈活性。4.63%的學生持反對意見,認為,網絡語言破壞了傳統文字的美感,過于粗俗、直接。

網絡用語的規范措施(表6)

63.92%的學生認為網絡語言會繼續在社交娛樂方面發展,24.85%的學生認為網絡語言在學習生活方面會得到一進步融合,11.23%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些學生認為網絡語言應該在文化交流等其他方面得到發展。

? 三、對中學生網絡用語使用情況的分析

? 1.接觸網絡語言的渠道

從以上的表格不難發現,技術是網絡發展的基礎,網絡已逐步融入我們生活,新媒體已成為中學生獲取與使用網絡語言的主要途徑。網絡與新媒體的高效性為網絡語言的傳播與流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這恰恰迎合了現代中學生喜愛追求潮流的普遍心理,網絡語言便得以在中學生群體中廣泛流傳。2018年發布的《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指出,當代青少年網民的觸網年齡愈發提前,約有超過六成的青少年觸網年齡在6~10歲,且八成以上都具備較強的網絡使用能力,接近半數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都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24%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達2~4小時。長時間的接觸網絡更是為網絡語言的傳播提供了便捷,尤其是短視頻的迅速崛起,新的網絡語言層出不窮,網絡直播課程也成為學生的主流學習方式之一。此類新媒體的興起,憑借其便捷性、多樣性,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網絡的使用時間,還是新媒體提供的新興生活方式,都在助長著網絡語言的滋生與大面積傳播,而中學生作為當下接觸網絡最多的群體,網絡語言在其間流行已成必然之勢。

? 2.使用范圍

上述數據表明,中學生主要在生活方面大量使用網絡語言,極少情況在學習方面使用。首先,在生活方面,學生主要在與朋友(同學,網友等)的交流中使用網絡語言,一方面體現自己緊跟時代潮流,一方面也直接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而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由于代溝的阻礙,絕大多數家長并不能理解當下網絡語言,這也導致中學生幾乎不會與家長使用網絡語言。中學生作為學生,其主要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除同學外,與中學生交流接觸最多的,便是老師,據了解,學生會選擇與部分年輕教師在課堂交流或私下溝通中使用網絡語言,而年長的教師則選擇偏向書面的溝通方式。其次,在學習方面,現如今網絡直播課在中學生群體中的興起,直播平臺為尋求關注度,在對外的宣傳與廣告中會大量使用網絡語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網課的銷量。同時,直播課的教授者,為增強網絡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以及靈活性,會引用網絡語言來提升學生注意力??偠灾?,無論是在中學生的生活還是學習方面,網絡語言所涉范圍還是非常廣泛的。

? 3.特點與接受度

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網絡語言持部分接受的態度,少部分學生持完全接受或完全不接受的態度。持接受態度的學生一致表示,網絡語言具有簡潔明了、彰顯個性、緊跟潮流、妙趣橫生的特點,可以在枯燥單一的學習生活中提供趣味或釋放壓力,但作為學生,持部分接受態度的學生表示,部分網絡語言并不適合中學生使用,除其部分內容低俗不宜使用外,網絡語言可能會使語言使用規范遭到破壞,不適合過多使用。而完全不接受的學生表示,網絡語言破壞了漢字的美感,一定程度上糟蹋了中華傳統文化,并不支持網絡語言在中學生群體中大量出現。實際上,我們要秉持科學客觀理性的態度,既認識到網絡語言給我們帶來的便捷,也要注意語言文字的使用規范,切不可盲從跟風。

? 四、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網絡語言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學生群體。14~18歲的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的階段,也處于建立并完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階段,這一群體對于網絡語言的包容度與接受度較其他群體都要偏高。目前,我國正在提出建立文化大國的目標,中學生作為新一代國家代言人,肩負著弘揚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面對網絡語言的肆意發展,可以選擇適當地將網絡語言和中華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全面地、一分為二地認識以及運用網絡語言,并進行適當的創新,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同時,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語言融入我們的生活已成為必然,網絡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一方面不可過分否定網絡語言,也不可過多分肯定網絡語言,我們要認識到網絡語言給生活帶來的便捷與樂趣,也要注意網絡語言帶來的語言規范問題。當代中學生作為新生力量,要起到引導作用,引領大眾正確規范使用網絡語言,并為文字改革與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 參考文獻:

[1]周梅.新媒體背景下網絡語言規范問題[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3(12):116-120.

[2]桑寧.中學生使用網絡語言情況的調查報告[J].文教資料,2010(8):36-38.

[3]梅滿.淺談網絡用語[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7):58-59.

[4]顏煜.網絡語言對中學語文作文的影響及對策[J].中學教育,2016(8):37.

[5]秦毓斌.初探網絡語言對青少年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0(5):30-31.

(作者系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

猜你喜歡
用語中學生語言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化學用語及常用物理量
禮貌用語大家學!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