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200萬噸海洋塑料哪兒去了?

2020-01-15 04:20王延斌
科學導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聚酯毒性海水

王延斌

■ 資料圖

最近,國外機構的一項調查發現,海洋中漂浮的廢棄塑料遠比估計的少,僅僅為原先估計數400萬到1200萬噸的1/10。而塑料的降解周期一般為200年至400年,那么廢棄塑料到底去哪兒了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生態毒理學教授汝少國團隊近日在前沿期刊《環境污染》發表了其海洋微塑料研究成果,相關結果顯示:海洋塑料在短時間內難以降解。

汝少國告訴筆者,每年從陸地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約有600~1200萬噸,這些塑料碎片在環境中會逐漸裂解為粒徑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化學性質穩定,在環境中可以存在數百年至幾千年,并通過洋流、風力進行遠距離遷移,遍布整個海洋。這些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攝入體內,通過食物網傳遞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當然,這種影響是破壞性的。

他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微塑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容易富集有毒有害物質,對海洋生物造成聯合毒性效應。

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內最高水平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和產業化基地之一,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海水降解材料的研究。通過多次試驗對比,該所高級工程師王格俠發現,在土壤和堆肥中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速率不盡如人意。

尋根究底,王格俠發現了答案:“聚酯材料堆肥過程是微生物作用下的酶促水解反應;而海水溫度低、特異性微生物種類少數量少,很難具備生物降解的條件,因而大多數聚酯材料在海水中降解周期非常緩慢,甚至難以降解?!?/p>

“海洋塑料垃圾在2015年至2025年之間會增加3倍?!边@是英國環境部首席科學家博伊德在“前瞻性海洋未來報告”中的預計。那么,這成倍增加的海洋塑料會去往哪里?答案之一可能是各種各樣魚類的肚子里。

自2017年以來,汝少國團隊從微塑料的污染調查與生物毒性兩方面開展相關研究。比如在生物毒性方面,他們發現微塑料不僅會損害海水青鳉腸道、鰓、性腺等組織的結構特征與氧化應激防御系統,還會干擾魚類的生殖與子代的發育,首次證實微塑料具有生殖內分泌干擾效應。

汝少國團隊的這些重要發現,為評價海洋微塑料的生態風險提供了重要參考。而王格俠和團隊成員成功走出了難以降解的困境。他們從分子設計和兩相合成出發,通過聚合物合成改性和共混改性兩種方式,向生物降解聚酯體系中引入非酶水解的基團,實現了材料在海水中整體可控降解。

猜你喜歡
聚酯毒性海水
國內首套“一頭三尾”聚酯項目順利開車
海水為什么不能喝?
小心,蘑菇有毒
咸咸的海水
海水
毒性中藥宜久煎
五色梅的古今論述
巴基斯坦對聚酯短纖反傾銷調查案終裁
新型非纖用聚酯的發展:技術與市場
海水能喝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