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類節目的融合創新分析
——以《經典詠流傳》為例

2020-01-16 22:12黃姣姣重慶師范大學
環球首映 2020年11期
關鍵詞:流傳類節目詩詞

黃姣姣 重慶師范大學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的詩詞文化音樂類節目《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把經典詩詞與當下流行音樂進行創新融合,不但使之具有文化價值,同時兼具審美價值,觀眾能夠從詩詞和音樂中領悟中華文化內涵。在增強受眾文化自信的同時,也創新了央視文化類節目形態,誕生了文化類節目的新經典?!督浀湓伭鱾鳌吩诠澞啃问?、節目內容以及傳播模式等方面達到了文化類節目創新的新高度,本文就其創新進行分析,探討其給國內綜藝節目的創新與發展帶來的啟示。

一、節目形式創新——“和詩以歌”創新文化傳承形式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唱經典,實現了經典與流行的融合創新。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為“舊詩作”譜寫出了“新旋律”。在演繹中,除了以音樂元素為主體,還融入了舞蹈、戲曲、表演、書法等藝術形式,創新了以往詩詞類文化節目的形式,使得央視的文化類節目形式實現新的突破,同時也創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形式。

例如,在《登鸛雀樓》的演唱中,綜合了多種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段,使得為大眾從小便熟讀的詩歌,賦予了新的特點,給觀眾新的審美體驗。在演唱此曲目時,不僅將中文與英文,還綜合國內外樂器,創新旋律。同樣在世界名曲《梁?!返难堇[中,88歲巫漪麗,與節目現場實時對傳,聯合演繹了《梁?!愤@一愛情經典詩篇?!拔餮髽菲髦袊椤笔俏卒酐愐幻}相承的理念,她從流行與經典的碰撞,中西文化的碰撞合中創作出了新的時代經典。

縱觀央視的文化類節目,從最初的《漢字聽寫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再到《朗讀者》最后到《經典詠流傳》央視的文化類節目,實現了從“寫”到“讀”再到“唱”的突破,和詩以歌,通過形式創新,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再次傳播和發展,也創新了經典文化的傳承形式。

二、節目內涵創新——“歌以詠志”傳唱傳統精神內涵

美學家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到:“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創造”。經典詩詞的經典之處在于其跨越時空,達到了精神傳承的目的,現代人依舊可通過文字來深切感受到詩詞背后的生命故事?!督浀湓伭鱾鳌愤@檔節目除了將內容定位于傳統詩詞本身之外,還著力發掘詩詞背后的精神內核,延續與傳承優秀的中國優秀傳統精神內涵。

例如,在節目中,邀請了貴州山區的支教教師梁俊和山里的許多貧困學子,由他們共同演繹的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苔》這首詩歌傳遞出的是一種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傳統精神內涵,這種精神跨越三百年,在這群孩子和老師的身上得以體現與傳承,不僅使得節目具有人文關懷,還在體現了節目作為主流媒體的擔當與責任,體現電視節目的社會教育功能。在《滾滾長江東逝水》 《竹石》等久遠的經典作品中也蘊含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的精神內涵,也在向觀眾們傳承著詩意之美。

《經典詠流傳》作為一檔詩詞音樂文化類綜藝節目,它不僅傳唱是經典詩詞文化,而且傳遞中國優秀傳統精神精悍。用經典詩詞,流行曲譜歌以詠志,傳遞承經典。

三、節目傳播模式創新——“多元傳播”彰顯時代文化語境

在新媒體的文化語境下,觀眾的審美心理與觀看習慣都發生了改變,《經典詠流傳》為了適應不同群體觀眾的審美習慣,采用了的多元的傳播渠道與傳播模式。該節目自開播以來,除了每期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定期播出外,還在央視網、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視頻等流媒體視頻網站同步播出,以滿足不同時段要求的觀眾觀看。為了擴大傳唱范圍,節目還和音頻網站合作,推出每一首經典歌曲的音頻版,在酷我音樂、酷狗音樂、QQ 音樂等平臺傳播。這種多平臺的融媒體跨屏傳播模式,無疑最大限度地適應了目前受眾多屏消費的信息接收習慣。

因此《經典詠流傳》的創新不僅僅是在形式上與內容上,也充分的體現在媒體融合和互聯網技術文化語境下的多元傳播模式上。不僅擴寬了經典文化傳播的路徑,而且也創新了電視節目的傳播渠道。

四、結語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創造性地使詩樂相融合,這種有時代感的結合,使得經典詩詞文化與當代流行音樂重新譜寫出藝術的火花。將古典詩詞的藝術風格和流行音樂的語言特點進行融合創新,在一次次藝術的碰撞與融合中形成了我們與時俱進的當代語境的審美風格,獨具藝術特色。

猜你喜歡
流傳類節目詩詞
經典“詠”流傳
革命先烈精神永遠流傳
古村難久遠,文化永流傳
央視《經典詠流傳》回文詩辯正
文化類節目的融合傳播策略分析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詩詞之頁
新聞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如何提升傳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