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由景生,以景襯情》

2020-01-18 05:11李曉蓉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詩歌鑒賞表現手法

李曉蓉

【摘要】詩歌鑒賞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中考語文的必考題型。但是對于詩歌表現手法的判定,許多學生難以把握,弄不清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烘托,反襯等藝術表現手法的區別,本文就詩歌鑒賞的表現手法進行歸納整理,以供同行交流借鑒。

【關鍵詞】詩歌鑒賞;表現手法;借景抒情

古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歌的主要特點是抒發情感,表達志向的,但由于詩人及詩歌本身的特點,所以詩人在通篇詩文中直抒胸臆的詩句較少,他們往往借助自然的景物,將自己心中或悲或喜,或豪邁或沉郁的情感寄托在所描繪的景物之上,以或多姿多彩、璀璨奪目,或疏瑟蕭條、凄風苦雨的圖畫表達自己的興奮愉悅或傷感悵惘之情。因此自然界的山水蟲魚鳥獸木石都可以入景入畫,進而達到人們常說的“詩情畫意”。

就詩歌的表達方式來看,可以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和哲理詩。而抒情詩除極少數的政治抒情詩外,大多都是以描繪景物為中心的,作者將情感寄予景物之中,使讀者在想象詩人在所描繪的景物之中去感悟詩人的情感,因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緣情布景的手法是常用的通用的表現手法。

生活是多彩的,詩人的情感是多樣的,而詩人所選取的景物也是不同的。通常老師在教給學生掌握詩歌的情感時要求他們仔細辨別詩歌之中的冷詞和暖詞,而這些詞語與詩中的情感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因此,結合作者的人生際遇和寫作背景,詩歌的思想感情就很快被掌握了解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也易被理解。但這種表現手法只限于詩人描繪多種景物,每一個景物都是為中心思想和感情服務的,如李白的《靜夜思》中,有明月光,地上霜等景物,主要圍繞一個“思故鄉”的感情。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野徑,江船火,紅濕處,鮮花,錦官城”等,是圍繞“喜雨”而選取夜晚的各個細雨中的景物。達到了景情一起的目的和效果。但烘托的表現手法卻不是這樣,作者以所描中心景物為主,要對象和感情寄托,不繪中心景物的物性,而以小于或低于中心景物的其他景物的特征來陪襯中心景物。如詩人在寫月亮的皎潔、明亮孤高時,以周圍白云的潔白,地面景物的素潔,宇宙的浩渺無窮,群星的隱耀等來渲染月亮的特征,這種以彼物寫此物的方法,就是烘托。元代詩人王冕的《白梅》詩中有“冰雪林中若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詩人以“冰雪”中傲寒獨立,春風中不同桃李為伍,寫出了梅花的高潔、孤傲的品行。初看是寫冰雪、桃李,但詩人的目的是以此來襯托梅花。

古人詩歌中還有一種反?,F象,那就是作者的情感與表面所描繪的景物不一致,就是說冷詞不是冰冷、陰暗的景物,暖詞也不是熱烈、溫暖的畫面,而是剛好相反,這種反常的表現手法就是反襯或者是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

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篇膾炙人口的邊塞詩、送別詩、寫景詩。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吟唱。其壯美的意境,頗富浪漫色彩的畫面,雄渾和氣勢,生機勃勃的美麗春景讓人聯想豐富,想象無窮。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作者對離開邊關,赴京高就的朋友一種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但全詩的開頭并沒有直接點明感情,是從描寫邊塞的奇寒奇冷的天氣入手,極力渲染詩人所處環境的惡劣,氣候的嚴峻,文中只用了“輪臺東門送君去”點明地點和事件來回照題目,而通篇幾乎沒有流露出自己的半點情感。但我們從作者在詩中所描繪的“北風、白草、飛雪、春風、梨花、百丈冰、愁云”等景物中可以體會出作者此時的心情就如同這些景物一樣翻騰、冰冷、憂愁、惆悵、傷感、孤獨、寂寞,而作者就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這些景物當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但是這些景物當中唯有“春風”“梨花”與這些景物不能放在一起,因為春風”“梨花”是春天之景,是暖詞,我們再仔細推敲,這一景物,這一場面都是作者的想象,而不是實有之景。在冰冷的雪的世界里卻有這一溫暖的美好的想象極不符合作者的情感,也與詩文的情感思路不一致。為什么呢?我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反襯手法,即以樂景寫哀情,作者就是要借想像中的春天美景來襯托自己的悲苦、哀痛之情。雪花與梨花雖顏色一樣,但質地感覺不一,以想象中的梨花來比喻現實中的雪花,不但突出其多,突出送別時冰天雪地的悲苦,更能體現出作者的一種積極樂觀豪邁之情,非大手筆而不能為之也。

被譽為一代詞帝的李煜,在兵敗國破身被困的環境里思鄉之苦、離別之痛、亡國之恨,所以他后期的詞作大部分都圍繞這個主題思想來寫的?!按夯ㄇ镌隆边@些美好的事物,“雕欄玉砌”過去的荒淫奢靡的生活等美好的事物和生活都成了永遠的回憶,都成了詞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所以詞人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用了暖詞,而痛苦的傷感的情思,除直接用“愁斷腸”“離恨”“無奈”“太匆匆”等詞來表達外,還用“落花流水”“謝了春紅”“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生長恨水長東”等表達情感。而他的《清平樂》中有一句“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除了借景抒情外,有人認為還有反襯手法。詞人在整首詞中所寫之景為春景,“別來春半”,而落梅也紛紛墜地,白色一片,梅花是春天之景,而雪花是冬景,春之溫暖,冬之寒冷,詞人此時的心就如同在冰窖里一樣,如同寒冷的雪花凌亂如麻,沁入肌骨,作者借落梅之春景反襯心之寒冷。但我認為這值得商榷?!奥涿贰笔羌敬褐?,喻指美好事物。美好時光的流逝,而此時的落梅已與詞人的遭遇一樣,所以詞中想象的雪,現實中的落梅都表達這作者此時的相思之愁、懷歸之苦,為同一類景物,而不是反?,F象。

《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就是明顯的反襯,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寫樂情?!拔⒂耆穗p飛,落花人獨立”,“落花”與“微雨”,“獨立”與“雙飛”,前后明顯的對比,以美好成雙成對之景來反襯自己的孤獨寂寞之情等等。

由以上例子,我們首先必須明白,反襯的手法必須是描寫景物,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借景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其次就是所寫之景在同一類景中屬異類,與其他景物表達的感情不一致。我們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即:景好—情好,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景壞——情懷,景好——情壞——以樂景襯哀情,反襯;景壞——情好——以哀景寫樂情,了解以上公式,再加上自己的仔細揣摩,細心分析,反襯的表現手法是不難掌握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進行詩歌鑒賞教學是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了解作者思想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當前教學中的不足,并不斷總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深刻挖掘行之有效的教學教學策略,從而確保詩歌鑒賞教學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葉朝池.試論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現狀及應對策略[1].新課程(中學)。2018(07):8.

[2]盧必英.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3]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4): 82.

猜你喜歡
詩歌鑒賞表現手法
試探通用數字語言符號的同構圖形創意表現手法
厚重感
淺析《長恨歌》譯文中的翻譯方法和技巧
淺論聲樂演唱中的審美體現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和閱讀題的審題訓練芻議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通過微課培養高中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詩歌品讀教學研究
古詩鑒賞“四步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