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對策

2020-02-04 07:41徐建芬
銀幕內外 2020年9期
關鍵詞:招商引資問題對策

摘要: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舉措,但招商引資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招商引資是政府履行經濟職能的一種方式,但政府過度干預招商引資,不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本文從政府職能的視角揭示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問題;對策

政府與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有聯系,良性的政企關系有利于政府職能的發揮,也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招商引資是政府與企業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是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招商引資的舉措,帶動了地區GDP的增長,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地方政府的眾多問題,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明確職能定位和角色定位是至關重要的。

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與企業之間存在不明朗的“雙向尋租”關系

“雙向尋租”可以分為傳統尋租和反向尋租,二者的區別在于設租者和尋租者不同。在傳統尋租的過程中,設租者是政府,而尋租者是企業,是企業向政府尋租的過程。反向尋租是政府向企業尋租的過程。政府官員為自身利益最大化,圍繞利益至上的目標企業進行政治活動。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允諾各種優惠,努力示好并應酬外資;而外資企業則類似于傳統的設租者,基于其創造獲益能力,逼迫對方將部分收益回饋為投資優惠。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間存在“政企互動”也存在雙向尋租。權力尋租,慷國家人民之慨,中飽個人外商之私囊。許多地方政府官員集權力于一身,將決策、人事、司法等權利控制在手中,通過招商引資獲取利益,沒有將國家政策認真落在實處,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擅自減免土地價格。企業為官員娛樂活動買單,這已經是多年來,招商引資過程中的潛規則,政府與企業之間相互“利用”,以滿足自己的私心。這樣只為雙方自身利益的招商引資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說低端制造業過剩、污染輸入、重復建設,排擠本地企業等問題。雙向尋租的互動模式揭示了一個可以制定政策來管制企業進入市場,為獲得超額利益的政府,圍繞著一群尋求壟斷,獲得超額利潤的企業的政府現象。

(2)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觀念落后

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新常態意味著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提出了新的挑戰,帶來了新的機遇。招商引資觀念需要進一步更新,只有樹立新的觀念,才能將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各種要素進行整合。一些地方政府受傳統行政文化影響,認為招商引資的主導者是政府,政府既有權力否決不滿意的投資商,也有權力給投資商牽線搭橋。沒有正確理解招商引資的內涵及目的,使招商引資流于表面,未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樹立正確的招商觀念,建立一套合理的招商引資方案,出現了盲目追求投資的行為。政府的主要職責是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政策文件,為地方發展提供合理合法的投資環境,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為投資商提供優良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3)政府招商引資本質上是政府的缺位、錯位和越位

經濟學的“諾思悖論”認為:有效的政府是經濟發展的必要的條件,政府的干預不一定對社會有利,但是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家,然而經濟衰退的根源也是國家。說明經濟活動離不開政府,政府也可能導致經濟衰退。但是政府的過度干預會造成“合成謬誤——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但綜合起來對國家卻是不利的?!比撕腿说挠^念是不同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但總結起來對國家卻是不利的。

首先,地方政府缺位表現在為投資商提供公共服務和優良的軟環境。地方政府只注重投資數額和投資商數量上的增長,忽視了自己為地區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表現出信息服務不到位、金融服務不到位以及政策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最基本的公共服務難以保證,更不用說為投資商提供公平合理的軟環境了。穩定的治安,高效的行政審批,良好的市場秩序,和諧的市場氛圍等都是政府應該提供的最基本的環境。但是,地方政府在這些方面還處于缺位的狀態。

其次,地方政府錯位表現在政府角色和理念的錯位。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主要執行者,承擔著制定政策,制定市場規則及維護市場秩序的角色。政府能夠解決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減少市場失靈帶來的損失。但是在實際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政府承擔的角色不僅僅是“掌舵者”,也是“劃槳者”,掌控著招商引資的全過程,這樣既不利于招商引資的具體落實,也不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

最后,政府職能的越位表現在干預政府不該干預的領域。政府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把發展看成是招商引資,全體成員致力于拉攏投資商,體現出政府觀念的狹隘和政府職能履行的越位。政府參與招商引資的全過程,作為招商引資的主體企業卻被政府的權力逼迫退居幕后。招商引資本質上是屬于商業性行為,屬于競爭性領域,市場能夠自發的調節一定的領域,這種領域政府應該讓市場自發調節,應該把這些事務交給企業或者一些其他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來辦事,減少企業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制度性成本。

二、優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對策

(一)建立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指出“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薄坝H”“清”政商關系既有利于經濟發展,也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建立“親”“清”的政商關系,讓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形成一種清朗的政企關系,這種關系能夠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政府職能轉變,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沒有離開經濟的政治,也沒有離開政治的經濟,二者相輔相成。

政商關系的“親”意味著政府與企業保持一種親密的關系,政府能夠依據企業的動態,及時察覺企業所需要的服務,并為此積極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提高企業投資創業的熱情;而“清”意味著政府與企業之間權力清,責任清,關系清。領導干部與企業之間主動劃清界限,不以權謀私,不搞錢權交易,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親則兩利,‘清則相安的良好狀態。

首先,讓政務服務更加優化。要求政府既要明確自己的職權范圍,又要傾情傾力主動服務,釋放出市場主體的活力。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廣泛推進“互聯網+政務”,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應用于其中,讓企業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政府為企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了解企業的需求,通過定期走訪,每月追蹤等舉措,為企業量身定做幫扶機制,將政策落到實處。

其次,讓交往規范更加細化。公共權力在陽光下進行,能夠讓政商關系更加緊密。這要求政府和企業之間在觀念層面和制度層面凝聚共識,讓交往規范更加細化,做到交往有據,理順二者之間的關系。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守住交往的界限,采取懇談會、促進會、掛鉤幫扶等舉措,拉近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聽取企業家的建議和意見,提高公眾參與度。

(二)變“政府招商”為“中介招商”

減少政府直接干預招商引資,讓政府從招商引資的一線中退出來,變“政府招商”為“中介招商”,讓政府成為招商中介和行業協會的培育者。中介招商就是政府委托專門機構,將招商的項目和招商的信息投向市場,由專門的機構運用自身的專業優勢進行招商的過程。而行業協會代表著企業的利益,扮演者為企業“代言”的角色。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都是政府與企業聯系的橋梁。政府在選取和培育中介組織進行招商引資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鼓勵發展招商中介。中介機構能夠在工作中積累起豐富的項目資源庫,為政府提供大量可供選擇的優秀項目資源。中介機構本身也是企業,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和服務;為鼓勵中介機構發展,建立適當獎勵和懲罰制度,針對不同情況進行獎勵和懲戒。第二,選取合適的中介機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中介機構種類多樣,但是大體分為專業招商中介機構、招商經濟人、各類專業性機構、各類企業。政府在選擇中介機構時,應該選擇那些誠信可靠,知名度高的機構,選取那些擁有強大招商團隊的機構。招商引資本身就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參與招商引資的人員需要掌握專業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為企業提供從前期宣傳到最終落戶的一站式管家服務。

(三)建立政策軟環境,給企業提供平等的“空間”

明晰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在職能定位,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是政策制定者,優良環境提供者,是大局的把控者。政府是否有效不在于政府的人員機構的龐大,而在于對經濟管理是否有效,在于是否善于治理。中央制定的政策不能兼顧所有地區的實際情況,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出符合本地區發展的政策。在信息時代,一些實物性的資源,比如說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等不再成為企業投資的主導原因,而一些非實物資源人文環境、制度等成為投資商投資的重要原因。通過塑造區域形象,提升區域價值,為地區增添無形資產。這就要求政府加強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立足于宏觀層面上,通過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致力于地方人文環境、輿論環境、生態環境等“軟”環境的建設,為企業提供平等的服務,搭建“舞臺”,讓企業“自我表演”。

三、總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招商引資成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之一。招商引資不僅帶來了資本,也帶來了就業、技術、管理辦法等。但是政府招商引資本質上是政府錯位、越位和缺位的經濟職能履行方式,政府過度在招商引資中注入時間和精力,就越容易忽視政府的其他職能,難以兼顧全部。招商引資需要遵循市場規則,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部分,需要在優良的營商環境中進行。只有在優良的營商環境下,企業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慶奎.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吳旬.土地價格、地方政府競爭與政府失靈[J].中國土地科學,2004(02).

[3] 竺乾威.什么樣的政商關系才算既“親”又“清”[J].人民論壇,2016(28).

[4] 潘同人.嵌入關系:中國招商引資中的政府與市場[D].南開大學,2014.

[5] 魏淑艷,孫峰.東北地區投資營商環境評估與優化對策[J].長白學刊,2017(06).

[6] 耿曙,陳瑋政.政企關系、雙向尋租與中國的外資奇跡[J].社會學研究,2015(05).

[7] 曹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競爭策略演變探析[J].當代財經,2005(10).

[8] 黎鴻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09(24).

[9] 王紅毅,周曙光.當前招商引資問題透析[J].金融與經濟,2005(06).

[10] 黎鴻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研究[ J].中外企業家,2009(24).

[11] 宋霖林,何成詳.從招商引資至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政府經濟職能履行方式的重大轉變[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9(20).

[12] 石杰.政府直接招商引資的反思[J].對外經貿實務,2005(02).

[13] 道格拉斯·C.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5] 高峰.關于中介招商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06(01).

[16] 李偉.論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職能定位[J].求實,2010(03).

作者簡介:徐建芬(1997—),女,景頗族,云南隴川人,管理學碩士,研究方法:政企關系。

猜你喜歡
招商引資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淺議招商引資與地方經濟發展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招商引資研究
人社局榮獲全市2016年招商引資工作優秀獎
新形勢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策略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