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起于疑,學成于做

2020-02-07 05:35楊小芳
新一代 2020年1期
關鍵詞:做中學探究

楊小芳

摘 要:陶老先生認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斯托利亞爾也指出:數學教學實際上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匆还澱n是否高效,并不是看教師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看學生動得多少,學得如何——“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數學課堂要體現“做中學”,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從“操作”、“看”、“思”、“說”、“寫”等方面去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關鍵詞:探究;做中學;以學生的學為中心

例如:在學習“探索規律”一節課時,我和學生一起探索圖形、數字等一系列規律,遇到了下面這道題:

一張長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圖的方式將桌子拼在一起:

問題:兩張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三張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n張桌子呢?

待學生們讀完題,稍作思考后,我對他們說:“哎,老師看出了點門道,你們看,一張桌子坐6人,兩張桌子坐8人,因為有一條邊重合,少坐了2人,那么三張桌子就少坐了2×2人,接下來……”還沒等我的話說完,就有學生站起來說:“老師,錯了錯了?!薄斑?,怎么會錯了呢?”“老師,你看,兩張桌子坐8人,應該是2條邊各少了2人,是4人,所以3張桌子就少坐了4×2人……”“哦,到底是老師對了,還是你的觀點正確呢?”“是老師錯了?!睂W生們大聲地回答著,我眨了眨眼睛,學生們明白了我的用意,也理解了老師的用心,都會心的笑了?!澳钦l能說說n張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老師,我知道我知道……”?!鞍?,老師,我還知道另外一種方法,同樣多的桌子橫著拼在一起,坐的人會更多……”,在我的示意下,那位學生走上了講臺,并且講的頭頭是道。以后的數學課堂上經常會上演“師生打官司”“師生比高低”等幕幕場景。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我們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更重要的是在我的一再“模范帶頭”下,學生們也在和我一起體味成功中喜歡上了探究。他們不再似以前那般沉寂,數學課中有了更多的爭論,更多的問題,更多的答案,更多的歡笑。學生們從中探究出問題,探究出了門道,探究出了學數學的樂趣,探究的熱情空前高漲!

例如教單項式課例

出示一些單項式:-5、2xy、x2y、-2xy2、3xy、3xy2、7(分別寫在紙片上),分別讓7個學生上臺各拿一張卡片?!澳隳軒瓦@些單項式找到它的同一類朋友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將單項式“按同類”進行分類,待學生思考分類后請學生上臺“找朋友”。

S1:-5和7是朋友,它們都是數。其他歸為一類,都有字母 x和y。

我根據學生回答內容進行板書,沒有馬上做出評價?!斑€有其他不同的分類方法嗎?”

S2:我認為2xy和3xy可成為朋友,-2xy2與3xy2是另一類朋友,而x2y沒有朋友。

不同的分法在教室內激起討論聲,學生不同思路間的碰撞與交流是教學持續深入的動力?!澳銥槭裁催@樣分?”我繼續追問,希望將學生的討論隨著一個新的有價值的想法朝向“理解新知”這一教學目標不斷進行下去。

S2沉默:我感覺它們不同。我:能說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好的。誰能幫他解釋一下。

S3:3xy與3xy2表示不同。我:各表示什么?

S3:3xy表示x和y的積的3倍,3xy2表示x和2個y的積的3倍。

我:你從二者表示的意義上進行區分,很好,那么我們能否從式子的形式上直觀去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有時直觀判斷更快捷,而觀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學習能力)

S2:我知道了,是它們的指數不同。

我繼續追問:是這樣嗎?誰還有不同觀點。(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各式特征,下面討論聲一片,沒有學生站出來提出異議)

我引導學生觀察3xy2與x2y:這兩個單項式的次數各是多少?你認為它們是同一類嗎?為什么?

S4:這兩個單項式的次數都是3次,但3xy2中x的指數是1,y的指數是2,而x2y中x的指數是2,y的指數是1,相同字母的指數不同,它們不是同一類。多數同學認同這一觀點,繼續讓學生判斷S1與S2的分法誰更合理,是否還有更恰當的分法。

待學生統一認識后,讓學生觀察分類結果中的式子特征:你能給分成同一類的這些單項式給它一個合適的名稱嗎?(學生命名:同類項)

我:你能給同類項下一個合適的定義嗎?(一個概念的命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下定義,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

學生根據已歸納出的同類項的兩個特征下定義(板書):如果幾個單項式具有以下兩個特征:有相同的字母,相同的字母指數相同,那么它們就是同類項。

【活動2】新知應用

⒈書中“做一做”1、作業題1(學生相互評價我當堂巡視批閱)。

⒉任寫一個單項式,讓你同伴寫出一個同類項。(讓評價對方錯誤的學生板書自己和對方所寫單項式)

A(板書:πa2b3與2a2b3):我認為他所寫的不符合要求。

我:為什么?A:字母不同。

我轉向B:你同意對方的判斷嗎?B:我不同意,在學“整式”這一節內容時,你告訴我們,π是數,不是字母,他所寫的是關于 的單項式,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符合同類項的特征,我認為πa2b3與2a2b3是同類項。

我再轉向A:現在你的判斷呢?A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錯了,π是系數。

《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接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做游戲、直接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解讀》 劉兼 孫曉天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做中學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亂到治”之路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技?!绊椖拷虒W法”的討論
“做中學”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關于幼師立體幾何教學與幼兒園教育銜接的教學案例
遵循“做中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做中學”和“做中教”中的“學”“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