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性思考

2020-02-07 05:35張瑞隆
新一代 2020年1期
關鍵詞:弊端新技術優勢

張瑞隆

摘 要: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高中生物教學要從有效設計出發,探究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通過生物活動課程的開展,喚醒當前高中生學習生物、積極創新的熱情,促進中學校園活動課程的豐富,為培養學生“創客”意識和創新思維增光添彩。新課模式下,以新技術為核心的創客教育、翻轉課堂、互聯網+等多種教學手段已逐步進入中學生物教學實踐領域。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拓寬和加深課堂學習的內涵和外延能,另一方面,對媒體的濫用和過分依賴也對主流教學造成一定影響。本文就如何將新技術與傳統手段有機融合,以求在生物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發表自己觀點與同行交流.

關鍵詞:新時代生物教學;新技術;優勢;弊端

高中生物作為基礎性的自然學科,知識點較多,內容比較復雜,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較為緊密,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吃力困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的容易記憶生物學有關知識,恰當借助新媒體,對調動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果大有益處。

一、新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1、運用新技術形象生動開展實驗教學。高中生物學活動課程設計的重要意義生物是一門在實驗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學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設計和開設類型豐富的活動課程,推動高中生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意識穩步增強,為做好時代創客打下堅實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符合時代對人才發展的全面需求??萍嫉牟粩噙M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構產生了諸多變化。創客教育視野下的高中生物活動課程設計不僅是生物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能夠大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國際視野與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感與人生規劃能力等,這對國家、社會及個人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如借助多媒體生動展示復雜的生物結構.例如:在講解呼吸系統中肺的結構時,新技術能夠教提供肺的立體圖象,又可以觀察到肺是由很多肺泡組成??梢哉故痉闻莺兔氀苤g不同部位的形態結構和空間關系,還可以有圖文講解的聲音。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運用新技術培養學生“創客”意識和創新思維。教育的社會屬性要求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互聯網時代“創客教育”掀起校園課程改革新浪潮。當前我國正處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嶄新時期,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新技術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創客”意識。實踐性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生物學的研究觀點不是基于理論推導,而是基于大量反復是實踐性操作而得出的結論,譬如孟德爾研究遺傳學所得出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就是基于8年的豌豆的雜交實驗而得出。所以創客型生物學活動課程設計的第一原則就是實踐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和實踐空間。而且與簡單的實驗相比,一定難度的實踐操作還可以給學生帶來挑戰性,激發他們的實踐斗志。

新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大有喧賓奪主之勢。而我們平時常用的板書、掛圖、模型、演示實驗等已經逐漸在課堂上被取代。殊不知如果一味的強調新技術,而忽略我們的課堂實際,同樣會帶來很多弊端,大有過猶不及的趨勢。接下來我想就生物教學與新技術的融合,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二、教學中過分依賴新技術的弊端分析

1、不利于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如在講解種子的萌發時,雖 然利用新技術可以演示出萌發時生長的現象,但如果單純用多媒體演示其過程,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引領學生自己動手培養種子,時刻觀察紀錄種子的萌發和生長過程,使學生在自己的動手實踐中領悟到生命的神奇之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感受更加深刻,便于記憶和理解。

2、不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技術手段在實驗教學中能較好地起到示范作用,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但是學生實驗能力的形成,必須通過實際反復練習訓練獲得.如“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的實驗,從臨時裝片的制作,到動手操作,到實際觀察,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如果只用觀看多媒體演示演示而取代學生親自動手的實踐過程,會大大減弱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

3、對于新技術的選擇要具體情境具體分析。依據課的類型,靈活選用。同樣是開花和結果這節課,新授課就要通過展示鮮艷的圖片突出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動態的視頻展示傳粉和受精過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如果是復習課則要抓住主要知識點,出示重要知識框架用來濃縮教學內容,然后再配以大量的習題建強化重難點.只有將新技術教學真正的與我們的課堂相結合,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達到真正的普及,才談得上是為教學服務。

總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足自己的時間精力,發揮自己的特長,增強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師專業素養,在新技術與教學融合的道路上努力前行。這對于適應未來社會教育的要求,對于提高教學質量,都有重要意義。同時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基本理念。能擺正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新技術教學輔助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物教學中的美,生物課堂中的樂趣,讓學生置身于情境,陶醉于其中。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做到推陳出新,這樣,課堂的教與學才能產生最佳效果。真正讓新技術這種教學手段為我們的課堂服務。

參考文獻:

[1]石進德.基于創新與創客教育的高中生物學建?;顒覽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4).

[2]曹靖,丁立中.淺談高中生物學教學方法[J].科技信息,2009(32)

猜你喜歡
弊端新技術優勢
跟蹤導練(四)
矮的優勢
畫與話
當傳播遇上新技術,媒體人需怎樣的新聞堅守?
探討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弊端及改進方法
偵鑒一體的弊端與改造
談“五老”的五大特殊優勢
“新農合”縣級統籌弊端多
第二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