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新聞學:天地浸染,世界通明

2020-02-11 13:04豆豆
傳奇故事(上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英文同學專業

豆豆

一個了解外國人如何做新聞的專業

高中畢業后,我進入了對外經貿大學學習國際新聞學,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專業,便是“一門了解外國原來是這么新聞的啊”的專業。與很多同學類似,起初報考這個專業就是被其高大上的名稱吸引了。當真正入讀專業后,發現現實總是比想象中困難許多。

我們專業的課程主要有新聞報道和寫作,英漢翻譯,公共關系寫作,歐美文學等,這不僅鍛煉快速讀書的能力,更是挑戰英文翻譯的能力和寫作功底。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們大家每天早上上課之前都要聽CNN,BBC的新聞報道,做各類聽力訓練;起初都是一臉懵的在傻聽,只聽得到關鍵詞,連成句子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這是速度與激情一般的體驗,我室友說這種訓練讓他難過到不想起床。但也正是這些魔鬼般的訓練,半年后,我們的英文聽力越來越清晰,睡前聽快速的VOA也沒有問題了。

還有新聞編輯課程,當年也是非常鍛煉人的。課程剛開始,老師讓大家抄寫國外的新聞報道,抄寫完英文的,再逐字逐句將其翻譯為中文。我們每個周要做一次這樣的練習,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堆稿子。我們這課的課代表是個個頭不高的女孩子,每次周一早上收作業,作業都蓋過她的頭頂,然后看著她搖搖晃晃朝教師辦公室走去。

在抄寫新聞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天的娛樂新聞和災難新聞是最多的。有一次抄寫了一篇涵蓋各種地震,海嘯,礦難等災難的長文章上交,被老師笑道可以出一本《災難記實錄》了。在這樣看似無目的的抄寫新聞過程中,我慢慢認識和了解這個專業,并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

新聞稿的寫作技巧

大一那會,老師常常告訴我們,國內外做新聞的步驟常常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編輯和傳播方式不同,導致影響力不同。做新聞的步驟通常分為采集,編輯和傳播三種,在采集方面,國內外的記者所用到的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在編輯和傳播方面,就有些許不同了。國外的新聞通常會寫得更加戲劇化一點,就像華爾街日報,寫得就非常具有可讀性。故事一上來,受眾就多了起來,也有利于新聞的傳播。

新聞寫作的專業素養培養是從沒有形容詞開始的。作為一名專業記者,文章中多用動詞和白描是基本素養。老師讓我們嘗試用白描的方式去描繪生活中出現的場景,比如看到一個人的描述就是“白襯衫,牛仔褲,手持吉他”,用最簡單的平鋪直敘來描繪一個人整體的感覺。周末閑暇時,我常常一個人去酒吧點杯雞尾酒。靜坐下來,看過往的人群。用心觀察他們的穿著,姿態,神情,然后用白描方式描繪出他的樣子,進而猜測他的身份,個性及可能遭受的經歷。通過這種練習,我的新聞敏感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多人在提及“新聞敏感“這個詞時認為是天分所致,一眼就能看出事件中的新聞價值。然而事實往往不是如此,只有你非常熟悉和了解一項事件時,當它出現異?;蛘叻闯r,你才會有敏感度對此作出反應。因此,強大的新聞敏感其實來源于對生活的強烈認知和細心的觀察,兩者缺一不可。

課堂歡樂趣事

教授我們新聞寫作課程的事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英文名為Stephen。學校返聘回來繼續教課,但那年是他在學校的最后一年,我們是他最后一屆學生了。Stephen老師開玩笑說我們是他的關門弟子,然后每次說完這句話,他就關上教室門開始上課。教室里一片大笑。

Stephen老師是前新華社駐法記者,個性非常開朗,特別喜歡冬泳。有次北京早春三月突然下起磅礴大雪,老師那天上課就特別開心,說今天下課不能拖堂,他一會要去冬泳:“同學們,等下咱們早點下課,我的小伙伴還等著我呢?!?/p>

一時間教室內外充滿了快樂的空氣。時至今日,在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難時,都會想起這個樂觀的老師。

其實幽默也算是新聞人的一種特質,在嚴肅枯燥的新聞實踐里,我們太需要一種陽光愛笑的個性了。工作后遇到的媒體人,多是深刻并且開朗的。我們用最犀利最酷的語言描述嚴肅的新聞事件,同時用最博大的胸襟和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災難。

《china Daily》實習生

大三半年實習時間,我被派去了《中國日報》,英文名稱為《China Daily》。報社就在學校對面,距離很近,通常我們早中晚餐就直接穿過馬路回學校里來吃。

那半年我被分配到編輯部,于是開啟了一段有趣的審閱中學生英文稿件的旅程。當時《中國日報》有專門針對中學生發放的英文報刊,其中有作文比賽的項目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稿件。我們Team每天的工作就是從這些浩瀚如煙的投稿中整理出優秀稿件,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并公示。那絕對是我英文讀譯能力最高超的半年,也借由此工作了解中學生的想法,有趣極了。

最對口的就業方向是CCTV-9

我們專業同學常常調侃自己,說我們這些人畢業后最對口的專業方向就是去CCTV-9英文頻道做一個記者,或者直接去國外當記者。因為國際新聞專業算得上是學校新開設的專業,所以考研的同學也不少,出國繼續深造的同學也有許多。傳統的就業方向其實和新聞系學生是一致的,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教育類等等。

我們同學有在鳳凰網工作的,也有相當一批人成為了專業寫手,撰寫各類新聞評論,甚至還有一些去做了編劇。通常而言,和文字及新聞相關的工作我們都擔得起來。尤其還有英文這一優勢,做個英文筆譯或者口譯也是不錯的出路。

新聞人的尺子

選擇這個專業,要學習和成長的地方有很多。其一,英文要好,畢竟有很多英文資料等著你翻閱和翻譯;其二,要有國際視野,熟悉各個國家新聞報道的風格,并積極用心鉆研區別;其三,知識面要豐富,爭取在各種領域都有所涉獵,成為雜家;其四,要有快遞學習的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貫通能力,這個行業需要你迅速了解每個你不熟悉的行業并及時報道出來。

除此之外,信息搜索的能力也是關鍵。我們老師曾在課程上要求我們用20分鐘的時間找到相關新聞事件人物的聯系方式,不能出教室,只能依靠手機和通訊設備。我們班當時有同學花了7分鐘就找到了,沒有依靠人脈,僅僅是用網絡信息加技巧性的套話。做這一行,迅速和靈活比什么都重要。

可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聞專業適合有新聞理想的人。因為新聞本身很特殊,它肩負著信息的收集和傳承,引導著社會輿論。這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新聞人有一把可以判斷是非曲直的尺子,需要持續足夠的情懷才能支撐得起來。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但最澄澈的道理是讀新聞時自己體悟到的。北京的夜晚,繁星滿天,傳媒大廈燈火通明。所有的思緒隨流星灑落,爛漫了一片,像下過雨,天地浸染,世界通明。

猜你喜歡
英文同學專業
英文摘要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