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鰻鱺的傳染性疾病及其防控方法(2)

2020-02-14 09:50陳昌福張喜貴孟長明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2期
關鍵詞:細胞核病毒性內皮

○陳昌福 張喜貴 孟長明

(1.華中農業大學,武漢 430070;2.河南省新鄉市康大消毒劑有限公司,453700)

3.病毒性血管內皮壞死(又稱為鰓淤血病,Viral endothelial cell necrosis)

自1984 年前后開始,在日本靜岡縣吉田町養殖日本鰻鱺中出現伴有鰓絲中心部血液滯留、肝臟出血的一種疾病,之后該病的危害擴大至全國?,F在,該病被叫做日本鰻鱺病毒性血管內皮壞死(Viral endothelial cell necrosis of eel,VECNE),是養殖日本鰻鱺中最重要的疾病。起初,這種疾病多發于春秋季節(特別在夏季高水溫時期),在攝食活躍、生長速度較快的20~100g 的新仔日本鰻鱺中有很高的發病傾向?,F在,這種疾病常年發生,而且上市規格的日本鰻鱺也有發生。不過,這種疾病為日本鰻鱺特有的疾病,在其他魚類中未見發生。

【癥狀】病毒性血管內皮壞死最典型的癥狀為,由于中心靜脈竇的淤血造成肉眼可見的鰓絲中心部血管腫脹(圖4)。

圖4 示患病日本鰻鱺鰓絲中心部血管腫脹的癥狀

對病灶進行病理組織學觀察發現,有大量血液流人中心靜脈竇,可稱為鰓淤血(圖5,CVS=中心靜脈竇)。

圖5 示患病日本鰻鱺鰓淤血的癥狀

外觀特征為鰓蓋和鰭條發紅(圖6)。特別是發病初期表現為胸鰭、鰓孔發紅。不久便可見到全部鰓蓋、腹部發紅。而且在有的病魚中也可見到鰓蓋、腹部膨脹。剖檢時見到除了鰓之外,由于肝臟大范圍出血而變成紅黑色,有的病魚腹腔內見有出血、腹腔積水。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患部血管內皮細胞的肥大細胞核內有直徑75nm 的病毒粒子。感染實驗結果表明,實驗開始后10天左右發病,約2 周內死亡率達75%。

圖6 示患病日本鰻鱺外觀鰓蓋和鰭條發紅的典型特征性病癥

【病因】最近對此病毒進行了分離培養,證明該病毒為直徑75nm 的正20 面體的腺病毒(圖7a、4b)。將該病毒接種到來源于日本鰻鱺血管內皮的培養細胞(JEEC)后,可觀察到以細胞核肥大為特征的細胞病變(CPE)(圖7a 的箭頭)。在電鏡下可見JEEC(圖7b)的肥大細胞核內(Nu)有病毒粒子(圖7b 箭頭及插入圖)。

圖7 示組織培養中的病毒為直徑75nm 的正20面體的腺病毒

【對策】防制這種疾病的方法是,將水溫升高35℃左右并維持4~7 天。對于發病后的養殖池塘,可以采用河南省新鄉市康大消毒劑有限公司生產的二氧化氯,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在病初階段雖然有一過性死亡率升高現象,但是可以快速中止病情發展,防止危害繼續擴大。另外,在實驗感染中發現,在實驗前不喂料的個體,即使接種病毒后也幾乎不發病。因此,作為一種防制措施建議禁食。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細胞核病毒性內皮
指向科學思維的“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教學設計
人參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學分析
牛病毒性腹瀉病特征、診斷與防治研究
不同濃度鎂離子干預對妊娠糖尿病婦女內皮祖細胞的影響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一節的教學設計
治病毒性感冒
Wnt3a基因沉默對內皮祖細胞增殖的影響
內皮衍生超級化因子對腦缺血損傷大鼠腦血管的影響
炎琥寧治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