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之探索

2020-02-18 11:12閆曉華
美術界 2020年1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融合

閆曉華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內涵式的延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來提升就業、創業的能力,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力。高校創新能力的提高取決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本課題以山西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積極探索將“雙創”教育深入融合其實踐教學中,以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也是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融合;實踐教學

“雙創”教育的內涵即創新、創業。作為提升傳統教育質量,拓寬就業面的問題,深化教育改革的探索一直在進行。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開展了高校創業教育,并開設創業課程,成立創業教育項目。麻省理工學院被全球公認為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典范,實現“學術創業化、知識資本化”的創業型大學的教育模式。中國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隨著時代發展及時轉變,2014年山西農業大學成立創業學院,建設了兩個專門化的雙創平臺,培養了一批國家級雙創典型人才。當前高校內涵式發展視域下,高校傳統教育的形式也必將隨之改革,引導培養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也必然成為大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雙創”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

(一)以“文化創業、教育創業”為兩者的契合點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是“人”,根本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要深入了解社會和學生的需求,真正按照發展的需求來培養人,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才,以創造之才造就創新之國家?!眲撔聞摌I教育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課程是載體。兩者如何自然融合,要找到其中的契合點。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教授在其著作《手藝的思想》中所說:“全球化時代我們當代設計出發點應該是本土?!币浴拔幕瘎摌I、教育創業”為兩者的契合點,培養具有傳統文化資源創意開發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山西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這與雙創教育是對接的。例如08級學生劉清河同學,在校時出于對傳統文化的深厚熱愛,創辦了清韻國劇社的團隊,在老師們的引導下,畢業后積極投身創業中,2012年8月被推薦選聘為長治市大學生村官,在擔任村官期間,自籌資金創立“清韻戲曲盔飾生產專業合作社”,通過制造戲曲盔飾和服裝,為村民創造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并獲得“全國扶貧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正是由于在學校有這種“雙創”教育的經歷,通過教師的指導,團隊的組建,賽事的歷練,才有畢業后創業路上的堅定與執著。并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以及創新作品向產品的落地轉化。

(二)以“教學形式靈活性”助力創新力的培養

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一直以山西深厚地域性文化為土壤,以服務山西文化產業發展為導向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積極將雙創教育理念植入,在課堂中引入典型案例,使學生加深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將灌輸式轉變為引導式,使學生對創新創業產生認同感。鼓勵大學生不斷創新并勇于創業。使成為“創新人才、創業人才”成為學生的向往。通過多元教育方法及教學時空的延伸,構建多維立體系統,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體系,形成線上線下多元化的教學。積極推動模塊化以及課程群的建設,裝飾圖案設計、插畫藝術設計、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選修課民間美術、壁畫藝術賞析、漆藝賞析等課程都是互相融通,緊密聯系的課程。例如裝飾圖案設計這門基礎必修課,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而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在課堂上通過講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傳統圖案,引導學生通過考察博物館去探究傳統圖案的內涵,同時通過小組討論,以考察報告的形式相互交流,并親身實踐。在設計作品中激發學生的創新力,用現代視覺手法探究傳統文化藝術,使設計作品實現藝術性、本土性、現代性的統一。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力,也是由學習書本知識到提升創新能力的一種轉變。

(三)以“傳統文化內涵性”培育創新精神

深入挖掘傳統民族文化深層中的內涵,將這些深厚積淀的觀念導入到視傳專業教學中、創作中,使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更具有生命力。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審美特性的深刻認識及對文化遺產的認同,更使我們的民族精神世代相傳。為延續發展民族文化創造力,埋下種子。使設計作品更具民族性、文化性。形成設計源于本土、設計服務生活的理念。同時也促進視傳專業內涵的延伸性,在高校美術教育的推動下,適時地創新,在發展中傳承。正如杭間教授所講:“民藝絕不僅僅是學術的,也是生活的;不僅是經濟的也是文化的;不僅是鄉村的也是城市的;不僅是過去的也是未來的?!蓖ㄟ^這種自然緊密的對接,實現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發展、當地地域文化的保護和發展進行緊密對接。使設計服務于地域經濟。也使“雙創”教育與專業課程得到了融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培養服務于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設計應用型人才。其核心是培養具有“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的學生,兩者的深度融合本身具有很好的結合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要有文化創業、教育創業的意識,著眼點放在所屬區域的地域文化上。它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內涵,蘊含了深厚的人文民俗的積淀。傳統文化的發展需要傳承與創新,積極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保持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敬重。同時,傳統文化也是不斷演進和嬗變的,應以新的角度、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審視,應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它。適應于創新時代的需求,貫穿課程教育的始終是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雙創”教育與實踐教學的融合

(一)形成環動的實踐體系

山西農業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分為三個層次,面向全體、聚焦局部、孵化重點。山西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依托農業高校發展下的藝術學科,必然與獨立美術院校在培養側重點要有所不同。要強化對于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在現代平面視覺信息和現代數字媒體領域需要的,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藝術設計人才。積極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有利于形成農林院校藝術學科人才培養特色。對于提升學生就業質量,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思想觀念上也將“就業、從業轉變為創新創業”。

積極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探索,大一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課要厚基礎,使專業基礎扎實,大二大三時專業核心課程要量少質精,積極構建課程群的建設,加大擴展課程,形成模塊課程,使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課,以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加強就業競爭力。同時將第二課堂引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積極構建學術資源共同體,實現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術資源共享、互動。在一個有著良好氛圍的學術共同體中,逐漸形成環動的發展。堅持科研的育人性和教學的學術性,推進科教融合,形成教學與科研的互動機制。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將雙創教育進行環環相扣?!碍h動”指教師與學生、教學與科研、創新與創業各個要素在不同層次上的環動起來,使學生深入理解民藝的審美內涵、傳統技藝、造型方法及本源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實踐教學的創新使學生積累了項目實踐經驗,同時加深了學生對于創業流程的理解,在運行過程中逐步形成“橫跨學科、縱跨本碩、外聯企業”的模式。同時推出優質課程的在線同步。從而形成“全鏈條”培育。使各個要素在不同層次上進行融合互動,由點及面建立起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文化引領、自主學習、指導幫扶等以形成開放環動的實踐教學創新體系。

(二)以賽促教、以賽促創

要積極培育“1+1+1”的創新創業團隊(學生團隊+核心教師+科研團隊)。鼓勵跨學科的團隊組合,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途徑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更加多元化,鼓勵引導學生在更為廣闊的視野中探究和發現,使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課堂,要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力,在實踐教學中要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全國藝術類高校也積極進行實踐探索,例如中央美術學院構建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和活動實訓兩大體系,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創客訓練營等活動。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器、“央美創客”眾創空間。西安美術學院建大學生創業校園工作站、大學生眾創空間,成立大學生創業聯盟,建立就業創業實踐基地40個,成立西美藝創空間。山西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抓手,通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相關的競賽,歷屆學生多次榮獲校級、省級、國家級的大創項目的立項以及獲獎,同時也涌現了很多創業的典范,創新創業的教育對于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的創業就業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這些賽事使得學生以團隊形式優化組合,以專題設計為主體。實現從作品、產品、商品的轉換,設計方向更加明確,進一步挖掘學生創新潛力,著力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完善實踐教學平臺管理體系,為實踐教學提供堅實基礎。通過競賽促成青年教師的成長,加大師資培訓力度,積極地請進來,走出去,促進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能力逐漸加強。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效果。學生在大三時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自主選擇老師,形成導師負責制。通過教師主導的設計工作室形成團隊形式,教師在從中起到引導作用,學生不再是課堂教學中的受眾個體,而是以團隊形式出現的群體。其創新能力、創造能力都極大加強。并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業、創新賽事,讓實踐教學與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保持聯系與溝通,讓學生在田野考察中、市場調研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使學生走出去,從而真正使“產學研”一體化。實現專業課程與實踐應用的統一,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實踐的能力,實現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三、運行的保障機制

教育部規定2016年起所有高校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至2019年推出了52門創新創業教育精品慕課,打造創新創業“金課”324門,同時形成了學分的轉化制度。學校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進一步調整專業課程設置。以達到兩者的互補、互通、互融,必須全面增強專業教師的雙創意識,提升雙創理念。轉變教師的舊觀念。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以及交流學習。積極開展“雙派”交流活動,學院選派中青年骨干教師去企業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效能。企業選派有經驗的設計師來學院授課。同時開展企業家特師生的講座、座談等面對面的交流活動。對于積極參加并主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以及在創新創業比賽中獲得獎項的學生予以獎勵。學校、學院積極搭建平臺,同時進一步完善“雙創”教育的評價體系,逐步形成規范化的管理。

結語

立足新時代,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摒棄掉封閉化、知識老化、本土性缺失等弊病。必然要與時俱進,與現代經濟、文化所交匯,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的發展。設計要回望傳統,透過傳統文化去探究與現代生活中新的交匯,同時為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培養人才。通過構建這種融合、環動的教學體系,最終使創新創業教育深入融合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并形成一種可行的教育模式。

注釋:

*基金項目:2018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2018077;2019年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文旅融合發展視域下山西文化旅游產品設計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B429。

參考文獻:

[1]李雙壽.“三位一體、三創融合”的高校創新創業訓練體系構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

[2]彭有冬.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6.

[3]杭間.手藝的思想[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7.

[4]劉榮.當代中國美術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D].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7.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融合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