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特色館藏之綿竹年畫研究

2020-02-18 14:40趙一璘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0年6期
關鍵詞:綿竹木版年畫

趙一璘

摘要:經過80年的積累,四川音樂圖書館已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藝術圖書館,形成了以文學藝術,尤其是音樂和美術文獻為主要特色,紙質文獻和音像資料總藏量達131萬冊(件),全部文獻總藏量達165萬冊(件),各類型文獻數據庫達到52個的文獻信息保障體系,是我國藝術院校中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其中,特色館藏包括王光祈著作及研究文獻,川音文庫,西南地區民族民間藝術(包括音樂和美術),綿竹年畫作為西南地區民族民間藝術被館藏于新都校區圖書館教參閱覽室。本圖書館特藏資源庫擁有關于綿竹年畫的著作280本,期刊541種,音視頻資源21種,各種中文報紙和學術論文1000多篇。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因產于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國西南地區。多以木版印出輪廓而后填色。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素有"四川三寶"、"綿竹三絕"之美譽,綿竹年畫是世世代代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風尚。2002年2月,綿竹年畫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主題詞:川音圖書館? 特色館藏? 綿竹年畫

一、綿竹年畫的歷史

據川音圖書館特色館藏庫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文獻馮驥才著的《綿竹年畫》記載,綿竹年畫起源于北宋,興于明代,盛于清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注入了新內容及現代人的審美趣味。書中以綿竹年畫傳承人陳氏家族三代和李芳福、陳學彰為田野調查對象,在第一手口述錄音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并精選了一些圖片。書中記錄了綿竹年畫的歷史、傳承人的個人學藝經歷、地區年畫分類、制作與張貼習俗、行規、代表作和工藝流程等。

宋代,由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木版年畫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行和發展起來。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規模的中國四大年畫制作中心:四川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清代中葉,四川城鄉各地普遍興建會館時,多聘請綿竹畫師和塑匠雕塑神像,彩繪梁壁,使年畫師們的藝術在實踐中得以發展;綿竹造紙業不斷發展和革新,實驗成功"粉箋紙";年畫作坊管理完善,分工細致,專人專事,精益求精,不論刻版,敷彩都達到較高水平,并出現有特色的流派和個人風格;外省和本地畫商起了媒介的作用。綿竹縣志載:"商販遠自陜甘滇黔,裹銀來市易畫,仲則接踵城南,購過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

乾隆、嘉慶年間,由于經濟繁榮,綿竹年畫進入鼎盛時期,年畫行會也相應建立,名"伏羲會",有專業從業人員九百余,作坊三百多戶,年產年畫1200萬多份,產品除運銷兩湖、陜、甘、青及四川各地外,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當時的畫商紛紛采購綿竹年畫,高價銷往全國各地和海外。清咸豐年間《綿竹縣志》說:"竹紙之利仰給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制為桃符,畫為五彩神荼郁壘,點綴年景。",可見當時采購年畫的人是何其多。

當時綿竹縣有大小年畫市場。小市在城中北河壩及清道鄉,從清道鄉起要擺到近城的南軒祠,約十五里路。大市在城內南華宮,從臘月初一開始,每天要出售到二更天,直到臘月三十為止。綿竹年畫經畫商傳播,除省內民眾廣為張貼外,還銷于陜西、甘肅、青海、云南、貴州,并遠銷今越南、緬甸、印度及東南亞各國。

從民國開始,由于整個中國社會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老百姓疲于奔命,經濟蕭條,無法購買年畫,綿竹縣在此大環境下動蕩不安,制作年畫的藝人和紙廠無暇顧及年畫制作,導致年畫衰敗下來。

解放以后,綿竹年畫終于獲得新生,在老藝術人言傳身教下,新的年畫制作者推陳出新,在傳統年畫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藝術的因素,創作兼具傳承之美和現代氣息的綿竹年畫。? ? ? ? 二、綿竹年畫的制作

綿竹年畫的制作最重要的程序有兩種:手工施彩和勾線。手工施彩很細致,并且顏色豐富多變的一般被稱為明展明掛;用筆蘸取金粉或者銀粉描畫勾勒出圖案輪廓的被稱為勾金;在畫好年畫圖案之后,進行再加工,用木制花型戳子拓印,戳子刻上花紋,蘸上金或銀色粉,在圖案所需部位拓印上需要的花紋,戳子根據需要刻的花紋不同,目前常見的約三十幾種,分服飾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等。年畫經過輪廓描繪,上色以后,再用原印版復印一遍膠水(臉手除外),再撒上一層金或銀粉,輕輕去掉多余的金銀粉后就呈現出金或銀的線。年畫的著色講究的是用筆墨烘染出淡雅的色調,設色干凈單純。

三、綿竹年畫的發展

綿竹年畫經過漫長的發展歷史,以后的發展可以采取和藝術高校相關專業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它更新的演變。川音圖書館特藏資源庫現有較多的綿竹年畫文獻,為美術學院的師生及有需要的社會讀者提供文獻層面的幫助,提高他們在綿竹年畫研究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在實踐中有所新的突破。在深入挖掘綿竹年畫的歷史內涵之外,加入現代藝術的制作,把這一民族民間藝術形式發揚光大。和當地的旅游業相結合,一方面起到推廣和宣傳綿竹年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拉動當地的經濟,兩全其美。

參考文獻:

1、綿竹年畫,馮驥才,2011年天津大學出版社

2、綿竹年畫產業發展思路,羅園園,品牌營銷,2015年05月(下)

部分內容采納網上文獻。

猜你喜歡
綿竹木版年畫
清代綿竹年畫《迎春圖》藝術特色分析
木版年畫色彩的象征與應用研究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盜墓黑手伸向漢晉“綿竹城”
羊年畫羊繆印堂
繆印堂的“年畫”
牛年畫牛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