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雁”往返

2020-02-21 08:29王淼
幸?!傋x 2020年12期
關鍵詞:尺素簡牘牧羊

王淼

古代中國,手寫的信函,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和含義。諸如,尺牘、尺帛、雙鯉、雁足等,它們都隱含著典故與文脈。

紙張發明前,人類傳遞信息是以竹片或木片書寫文字,稱為“簡牘”?,F在發現,最早的“簡牘”,是兩片木片上有墨書,寄于戰國末年,是秦兵黑夫和驚兩人從河南淮陽寄回湖北云夢的家書,約兩百字。

《詩經·小雅》有句:“豈不懷歸,畏此簡書?!本褪且灾衲咀鳌昂啝睍抛钤绲挠涊d。該詩作于周宣王時期,距今已2800多年。

古人以“簡牘”為信函,標準長度為一尺,故信函又有“尺牘”之稱,也有人以價格昂貴的絲帛書寫信函,又有“尺帛”“尺素”之稱。

“簡牘”有短小不足一尺的,稱為“牒”,酷似現在的“便條”。漢文帝通好于匈奴,所用“簡牘”為一尺一寸,匈奴單于答書,“簡牘”長一尺二寸,以表自謙,那是正式的“簡牘”文書。不足一尺的“牒”,也有人用獸皮或樹葉書寫;唐及五代,就有不少紅葉題詩傳情、流水傳書的故事。

西漢學者路溫舒,少時好學,牧羊時,就從澤中取蒲為“牒”。六朝書中,記載名人董竭少游山澤,拾樹葉以代書簡。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以樹葉作讀書札記,積葉滿籃,后經整理為一代名著《輟耕錄》。

紙張發明后,飾有花紋的紙箋,不僅色彩絢麗、圖案典雅,稱為“花箋”,有些還加入香料,稱為“香箋”。最有名的是唐代女詩人薛濤自制的“薛濤箋”。

唐代《初學記》記載:東漢末年,已用紙質信函,建安十一年,曹操曾命令主事者,給其部屬有關人員,紙函各一,令總結得失,函封送呈閱覽??梢?,手寫書函,已經盛行。

唐代詩人王昌齡有詩:“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闭f的就是唐時紙質信函,用硬紙做成鯉魚狀信封。漢樂府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痹娙嗣虾迫辉鴮懙溃骸俺邥绮涣?,還望鯉魚傳?!逼鋵?,信函又被稱為“魚函”“鯉封”,所謂“魚雁往返”,的確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古稱信使為“鴻雁”,也叫“鴻鱗”。鴻雁傳書的故事,典出《漢書·蘇武傳》: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被拘不歸。后來雙方通好,匈奴謊稱蘇武已死。漢使探得,蘇武被困沙漠牧羊,往見匈奴單于,稱漢天子在長安上林苑狩獵,捕獲一雁,足系書帛,言蘇武尚在沙漠牧羊。單于聞言驚視左右,最后將蘇武釋回。

唐代詩人權德輿的詩作寫道:“主人千騎東方遠,唯望衡陽雁足書?!毕鄠?,衡陽有回雁峰,王勃在《滕王閣序》中,也有“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名句。自古即有衡陽斷雁,譬喻音訊斷絕;雁足書至,則表示音信相通。

南宋末年,元使郝經出使宋,被錮禁于真州16年。后得一雁,手書書帛系之雁足,縱其飛去。其手書曰:“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睍髮懨鳎褐薪y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

秋季放雁,次年冬,為元人獲得,進呈于忽必烈。忽必烈見書惻然良久,遂決意南伐。兩年后,南宋滅亡。這封雁足傳書,后來珍藏在元朝秘書處,也就是當時的皇家博物館。

從前信函傳遞,均由官府設置驛站辦理。唐代,全國有1600多座驛站,后來由各州府分設郵傳館舍,現在則由郵政局辦理。時至今日,寄信派生出平信、掛號、限時專送與包裹快遞等形式,因為科技發達,固定電話、手機和互聯網普及,寄信的人越來越少了,大街小巷的郵筒也漸漸減少,眼下,如若寄一封信,恐怕要跑到郵局了。

摘自《河北日報》

猜你喜歡
尺素簡牘牧羊
讓甘肅簡牘“活”起來
蘇武牧羊
秦簡牘專造字釋例
秋楓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莊
簡牘文獻中秦及漢初奴婢制度的特征
尺素傳情,見字如面
魚兒傳尺素,春水攜相思
民國風煙,尺素纏綿
牧羊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