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clair語料庫語言學視閾下的語言教學難題及解決途徑

2020-02-22 21:50上海交通大學甄鳳超
語料庫語言學 2020年2期
關鍵詞:詞項歧義型式

上海交通大學 甄鳳超

提要:Sinclair的學術思想奠定了現代語料庫語言學學科的基礎,同時他還就語言教學提出了許多極富價值且有前瞻性的論述,并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研究。在他的語言教學思想體系中,重點談到了語言教學中的4個難題,即歧義、變體、術語混亂及意義體系不完備。在Sinclair看來,其中有些問題看似反映了語言自身的特征,但實際上是因為采用了不當的語言描述途徑造成的,改變這種做法便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將對Sinclair的這些重要的語言教學思想展開深入討論,以期對相關研究者有所啟示。

1.引言

Sinclair是英國著名的語料庫語言學家,他創立的一系列極富前瞻性的理論學說奠定了現代語料庫語言學的學科基礎(李文中 2016:36)。如果說,Firth語言學是現代語料庫研究思想的主要源頭之一,那么,到了Sinclair,其語言學思想及研究實踐才真正獨開局面(甄鳳超、李文中 2017:23)。國內學界對于Sinclai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語言學思想(如趙永青、王琴 2006;衛乃興 2007,2011,2012;肖福壽 2014;甄鳳超、李文中 2017),很少有研究者去挖掘他的語言教學思想及研究實踐,只是從廣義上探討語料庫語言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如謝應光 1996;潘璠、馮躍進 2000;桂詩春等 2010;方秀才 2012)。實際上,Sinclair很早就開始語言教學研究,并做過許多極富價值、觀點獨特且具有前瞻性的論述及研究實踐。他所倡導的語言教學思想都建立在長期從事的大型語料庫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因此具有堅實的語言學理論和數據支撐,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我們擬開展系列研究,從Sinclair經典文獻及其他相關研究中探索其主要教學理念和實踐,希望對我國從事外語教學研究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Sinclair(2004a:272)指出,“每個語言教師都有一個列表,詳細記錄下造成教學困難的與語言相關的事宜,他也不例外”。對他而言,自然語言的復雜性、抽象性、適應性以及豐富性使得語言教學變得異常困難?;趯Υ罅孔匀徽Z言的數據分析,Sinclair重點指出了4個看似不可避免的語言特征,及其帶給語言教學的棘手問題,并提供了解決這些難題的方法。我們逐一對其進行解讀與闡釋。

2.語言歧義

歧義(ambiguity)是語言研究者常談及的話題,指語言表達的不確定性。歧義不同于模糊(vagueness),前者指對意義的各種可能性理解,而后者指語言信息不可被理解。研究者普遍認為歧義可出現于語言的多個層面,如詞匯歧義、語義歧義、句法歧義、語用歧義等。其中,詞匯歧義與語義歧義關聯緊密,是討論的熱點,例如,Roddet al.(2002:246-247)認為“許多單詞都存在著語義歧義,可指代多個概念”“語義歧義在語言中非常普遍,理解歧義詞匯的能力是人類語言處理系統的一個重要特性”。如何消除歧義(disambiguation)成為研究者津津樂道的研究話題。傳統歧義研究有兩個主要觀點:第一,歧義是語言本身的一個特征;第二,語言意義單位實現最小化,單詞被認為是英語中最合適和實用的意義單位,在描寫詞匯義項時,使用了一詞多義、同形異義等描寫范疇,并認為這些現象造成了歧義。

Sinclair注意到傳統歧義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歧義并非語言自身的特性,而是由于我們使用了不當的語言描述途徑才造成的”(Sinclair 2004a:273)。他所說的不當途徑指意義單位描寫的最小化,并通過例子說明該途徑是如何產生歧義,甚至語言使用錯誤的,例如,根據詞典釋義,單詞gear的其中一個義項是“衣服”,單詞box可表示“盒子”,但gear box卻跟“衣服盒子”無任何關系,而表示“變速箱”。Sinclair的這一觀點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國英語學習者會使用大量不地道甚至錯誤的搭配現象的原因。根據Saussure(1959:67)的觀點,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也就是說,語言中同一個語言符號(通常指單個單詞)極有可能指代不同意義。這在理論上是極有可能的,但在實際語言交際中卻很少出現。Sinclair (2004a:274)給出的解釋是“語言使用中歧義很少出現,因為攜帶著不同意義的語言符號一定會通過各種不同的獨特方式影響其周圍環境”“許多看似存在歧義的語言現象,一旦將其置于更大范圍的文本中去檢驗,歧義便會自行消失”。因此,Sinclair(2004a:271)認為,解決歧義的問題,首先是要改變我們對語言的描述方式。

Sinclair要改變的正是傳統語義研究采用的最小描述途徑(minimal approach)。所謂最小描述途徑,是指把意義與盡可能最短的語言片段關聯,該語言片段應具有最小變異性,通常情況下是一個英語單詞(Sinclair 2004a:280)。由于分析的語言單位過小,才導致我們對歧義產生了嚴重誤解。與最小描述途徑相反,Sinclair(2004a:280)提出了最大描述途徑(maximal approach),指最大限度地擴展意義單位的規模,將所有相關的型式包括進來,而所有這些型式皆因核心詞語的出現才發生。因此,Sinclair(2004a:280)主張“對詞項的描述最好采用最大途徑,而不是最小途徑”。

上面提到的詞項(lexical items),是貫穿于Sinclair意義單位研究的一個核心概念,他在最早的一篇詞匯研究的文章中就提到了詞項(Sinclair 1966)。寬泛地講,一個詞項就是一個意義單位,由一個以上的單詞共同構成。確切地講,詞項是指一種向心式結構(endocentric structure),包含了兩個或多個鄰近型符,它們彼此在意義上關聯,并由一個單一的核聚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意義單位(Sinclair 2004b:119)。Sinclair(2004c)通過擴展意義單位(extended unit of meaning)對詞項進行了具體描述,并指出,詞項的核是不變的,體現為一個或者多個英語單詞。另外,語義韻(semantic prosody)也是詞項的一個強制性特征,是意義單位表達的語義或者態度意義,解釋了我們為什么選擇某種特定方式來表達意思。在Sinclair(2004b:121)看來,“詞項才是文本中有效使用的基本意義單位”。

詞項是基于大型語料庫數據分析發現的一個重要語言現象,Sinclair(2004a:281)通過對詞項的分析,提出了一個假設:“語言中每一個不同的意義都具有一個獨特的詞匯型式”。如果這個觀點成立,那么歧義便不是語言本身的一個特點,在語言交際中也不會產生歧義。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如果能夠掌握詞項,原來那些看似棘手的歧義問題便會迎刃而解。針對選擇什么詞項作為學習內容的問題,Sinclair(2004a:275)建議,使用最大描寫途徑,結合語料庫的頻數信息,找到詞項的典型形式(canonical form),即詞項最常使用的形式,并且能夠將不同詞項區分開來。我們的語言教學就應該將詞項的典型形式介紹給學生,這部分內容會在下一個小節中詳細闡釋。

3.語言變體

不同的研究視角對語言變體(variation)有不同的詮釋。在語料庫語言學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是Biber開展的系列語言變體研究(如Biberet al.1999;Biber&Conrad 2003;Biberet al.2004;Biber 2006)。他主要采用語料庫途徑,描寫分析了不同語域(register)之間的語言差異。而Sinclair所界定的語言變體,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定義,即指“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表達方式”(Sinclair 2004a:272)。

與歧義問題不同,語言變體不是因描述語言的方式造成的,而是語言本身的一個重要特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語言具有表達的靈活性和豐富性。靈活性體現在不同語言形式相互拼裝,產生千變萬化的表達形式,而豐富性則體現在語言表達之間的細微差別。靈活性與豐富性是語言的生命力之所在。但是,對于語言教學而言,處理語言變體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一個語言表達形式與某個特定的意義直接且唯一關聯,那么教學就會變得異常簡單,但實際上,教學中我們常面臨的是大量的選擇項,這讓人感到不知所措(Sinclair 2004a:275)。

然而,與傳統的語言變體研究不同,Sinclair強調的是詞項內的變化。一個詞項,在橫組合軸上,除了相對穩定的核與語義韻之外,還包括了搭配、類聯接和語義趨向,而這三個成分又都具有一定的抽象度,在各自的聚合軸都形成一個選項集合,這些具有聚合關系的選項引起了語言變體。但是,詞項結構中存在著的聚合關系不同于傳統語言學中的聚合關系,Sinclair(2004a:283-284)給出如下三點說明。首先,詞項屬于詞匯的,強調的是橫組合結構,因此不會嚴格遵守語法單位的界限。其次,因為詞項是詞匯的,所以會受到其整體意義的影響,如果在其結構中的某個位置上換個選擇會改變詞項整體意義的話,則說明這屬于另外一個不同的詞項,兩個詞項只是共享某些相同成分而已。最后,詞項中的聚合關系并不總是出現在顯性語法結構中的某個特定位置,因為這里的聚合關系是通過語義關系來體現的,例如,“否定”不單單指否定結構,還可以是其他含有否定含義的任何表達,有時候甚至是表示否定的推測。

每個詞項都表示一個具體的意義,在一定的選擇限制范圍內,詞項內部允許變化,但這種變化不能改變詞項的整體意義,否則會變成另外一個詞項,因此,詞項同時具有穩定性和變異性兩個特征。在語言教學中,詞項可以用來解決語言的歧義問題,但詞項的變化又帶給語言教學新的困難。許多教師都感覺語言變體是最令人沮喪的事情,“因為當學生提出有關語言表達和理解的問題時,總是希望老師能夠給出清晰和簡單的答案,一旦老師給出的是模棱兩可的選擇時,學生會認為語言本身不夠清晰,或者認為老師講得不夠清楚”(Sinclair 2004a:272)。

Sinclair(2004a:275)指出,“一個好的適用于教學的語言描寫方案,一定會為了教學目的去合理安排語言變體,并且提供優先處理的變體形式”?;诖笮驼Z料庫統計的頻次信息是判斷教學中語言變體優先順序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詞項典型形式的重要指標,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典型形式在出現頻次上要遠比其他變體形式多出很多。Sinclair通過實例展示如何在語料庫中找到詞項的典型形式以及變體形式。他在英語文庫(The Bank of English)中檢索SAVE(包括save、saves、saved、saving等動詞形式)和skin的搭配形式,兩個詞之間允許1—2個空位,可填充其他詞語,共獲取201條詞語索引。經過頻數信息統計發現,當SAVE和skin之間有一個空位時,總是由表示所屬關系的詞來填充,最常見的是表示所屬關系的形容詞,如her、his、your等,或是名詞所有格,或是一個表示所屬關系的搭配框架“the…of…”。當SAVE和skin之間出現兩個空位時,最常出現的是表示“his own”的組合,其他表示所屬關系的詞語出現的頻次則很少,詞語own的出現強調了詞項意義中“自我”的含義。另外,在美式英語中,skin有時會被其他名詞代替,如ass或者butt,后者被認為是一種俚俗的用法,表示該詞項使用者的一種不贊同的態度。從詞項的整體意義來看,當SAVE與skin搭配使用時,skin已經不再表示“皮膚”,整個詞項表達的含義是“不當地逃脫因當事人無能或者錯誤行為而導致的不幸后果”,其中暗含了一種自私或者缺乏對他人關心的意思。詞項可以描寫成SAVE+possessive adjective +(own)+skin,其中典型形式是save his/her skin或者save his/her own skin,其他均為變體形式,如save your skin、save his ass、save his butt等,但這些變體并不引起詞項整體意義的變化,因此都屬于同一個詞項。同現詞列(concgram)的概念就是基于詞項的典型形式發展而來的(Chenget al.2008)。

既然意義與詞項匹配,并且每個詞項都有自己常用的典型形式,那么,詞項的典型形式便可以作為一種最為理想的語言單位優先介紹給學生。另外,詞項內出現的變化形式也說明,詞項的意義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詞項的通用意義,另外一個是詞項因變化產生的適度調整的意義,但這種變化一定是在詞項內部產生的,可以是語法層面上的類聯接,抑或是語義層面上的語義傾向,并且都具有一定的選擇限制性。另外,除了優先介紹詞項的典型形式之外,詞項的變化形式也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語言教學點,目的是告訴學生意義的細微差別如何產生,詞項變體選擇具有哪些限制,以及詞項如何通過變化來達到特定的修辭效果,等等。

4.語言術語混亂

術語(terminology)是一套用來描述某個學科領域的專有名詞和表達。Sinclair談及的語言術語是指在語言學領域用來表示概念稱謂的集合。在傳統語言學描寫框架下,習慣性地將語言形式與意義割裂,形成兩個不同的陣營。一個致力于對結構的描寫,不去考慮實現結構成分的詞匯選擇;另一個則致力于對單詞意義的描寫與歸類,而不去考慮將詞匯組織起來的結構。前者稱為語法,后者稱為詞匯,兩者各自有一套不同的術語體系。

Sinclair(2004a:272-273)指出,傳統的語法與詞匯割裂的術語體系至少存在兩個問題,直接導致了語言教學中的困難。首先,雖然大多數語法范疇有著各自的術語名稱,并且這些名稱被認為有特定含義,但這些術語卻不能以任何簡單的方式與人們的日常語言活動相關聯。人們學習并不假思索地使用這些語法范疇,認為它們是用來標記語言中明顯的元素或者過程的符號。然而,當需要用這些術語去意謂某物時,結果卻令人失望,例如,現代英語中的“限定性”(finite)確切含義是什么?如何與“非限定性”(non-finite)區別?能否僅通過看動詞的形式判斷出是否屬于祈使語氣或是限定性動詞形式?在Sinclair看來,傳統語法術語極其不準確,“‘單數’不總是表示‘一個’,而‘復數’也并非總是‘多于一個’的意思”(Sinclair 2000:193)。其次,雖然傳統術語體系對各種語法現象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但對詞項的界定和描述卻非常模糊。近些年,語言教學開始重視詞匯,并且揭示了大量有關詞匯現象的范疇,但遺憾的是,并沒有合適的術語與之匹配,例如,Partington曾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樣的事情可以是“盛行的”?這些事情通常在哪里出現?很顯然,傳統的術語體系無法回答這些問題(轉引自Sinclair 2004a:273)。

通過對語料庫海量數據的描寫分析,Sinclair(2003:xv)發現,描寫文本中復現型式的范疇,有時要比傳統的描寫范疇寬泛,有時則比傳統的具體;另外,詞語之間的共現并非一定遵循常規的結構模式。因此,已有的描述體系應該遭到質疑,并且要忠實于從文本數據中發現的復現型式,這些型式很可能帶來比傳統描述體系更為準確或者與它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體系。Sinclair(2004c)提出的要忠實于文本數據的思想非常重要,因為在編寫傳統語法的過程中,各種篩選和概括丟失了大量的有價值的語言信息。

很顯然,與術語相關的語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的,不是語言本身的,這一點與語言歧義是一樣的?!八磻牟皇钦Z言的本質特征,而是我們在處理復雜語言時能力上和認識上的不足,從詞匯視角看待語言,其復雜性并不亞于從語法視角看待語言的復雜性”(Sinclair 2000:192-193)。傳統語法描述體系根深蒂固,并且語法與詞匯一旦割裂,就很難重合,因為這兩個領域的劃分和界定是按照不同的標準來的(Sinclair 2004a:276)。脫離了詞匯內容,語法結構無法與表意義的范疇無縫連接,同樣,沒有了語法結構,詞匯則無法將意義組織起來。為了能夠與意義發生關聯,需要整合語法結構與詞匯,創建新的術語體系。Sinclair(2004a:276)認為,型式語法(Franciset al.1996)朝著這一方向邁出了一大步,該語法按照詞性類別,集成了大量的結構型式,并且在英語語料庫里檢索每個型式中主要詞性所實現的具體詞語,例如,在型式“V so”中,動詞的位置只實現為9個 動 詞——ASSUME、BELIEVE、FEAR、HOPE、IMAGINE、PRESUME、SAY、SUSPECT、THINK等。型式語法中詞匯與語法相互依存的關系體現為詞語具有一定數量的型式,型式也限制了符合該型式的詞語集,另外,型式與意義高度關聯,共享某一種型式的詞語之間在意義上具有相似性(Hunston &Francis 2000:3)。型式語法所體現出的觀點與Sinclair的思想既有相同點,但也有不同點(甄鳳超、楊楓 2015:58)。Sinclair把型式語法歸為詞匯語法(lexico-grammar),并且指出了這類語法的缺陷:它不僅沒有質疑傳統語法與詞匯割裂的合理性,而且沒有質疑在描述框架中優先考慮語法的做法?!霸~匯語法本質上依然只是一種語法,只是把詞匯摻入其中而已”(Sinclair 2004a:277)?!氨M管詞匯語法現在非常流行,但它并沒有把語法和詞匯真正整合在一起,這與它的名稱不相符,從根本上看,它只是在語法框架下給予詞語型式一定的關注,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將語法與詞匯同等對待”(Sinclair 2000:191)。因此,在Sinclair看來,型式語法并非是最理想的描寫詞項的方式。

在分析意義單位時,Sinclair發現沒有可用的理論框架,只有把原來的系統全部推翻,重新創建一個新的體系。他提出了詞語語法(lexical grammar)的概念,并以它為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Sinclair 2000)。在這篇文章中,Sinclair提出了許多具有顛覆性的思想,例如,要分析行文的意義,就必須要接受實現該意義的任何方式,要跨越語法和意義的邊界。對于詞語結構(lexical structure)來說,“跨越”是一個重要特征,因為詞語不再只是語法描寫的殘余物,而是另一種描寫同一語言事件的不同方法。詞語不應受到傳統語法的禁錮,在詞語層面,我們能夠找到大量的意義實現方式(Sinclair 2000:198)。另外,在研究詞語語法時,出現了許多潛在的意義范疇,如語義韻,“作為一種重復出現的范疇,語義韻既不完全是語法的,也不完全是詞語的,但是對整體結構而言卻是極其重要的”(Sinclair 2000:200)。Sinclair用詞項來表述他的詞語結構。

對于意義分析,Sinclair的基本立場是,“意義不會劃分為詞語義和語法義,言語片段中意義的產生是整體性的”(Sinclair 2004a:284)。Sinclair的立場非常明確,學習者遇到與語言意義相關的問題,是由于傳統語言描寫術語體系造成的,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語言研究者和語言教學者應當重新考慮傳統語法中與意義不直接相關的描述范疇,如傳統句法結構的范疇,甚至不再使用術語,而是找尋一種新的描述詞語選擇的方法,因為“術語需要界定,而界定要求與意義建立固定的聯系,但是種種跡象表明,意義的表達從來就不是固定的,無法與這種整齊劃一的術語體系相契合”(Sinclair 2004a:285)?!坝捎谝饬x總是具有臨時性和可協商性,因此對意義敏感的術語本身應當是不固定的”(Sinclair 2004a:285)。同時,Sinclair指出,推翻已有的術語體系容易,但是創建新的描述意義的方式卻是非常困難的。他建議使用“集合理論”(set theory)來描寫意義,判斷是否屬于“父集”(superset)成員的標準是意義的相似性或者橫組合關系上環境(即共文)的相似性,如詞項中對語義傾向的描述就采用了集合理論模型的方法。

5.意義體系不完備

Sinclair(2004a:273-274)指出,術語混亂只是語言描述中的一個問題,更為嚴重的問題是缺少系統的意義描述體系,這使得語言的意義教學變得異常困難。我們一般認為,由于意義是一種非常復雜和模糊不清的語言現象,因此對語言意義的描述不可能非常完備,另外,豐富的語言變體也使得意義型式不受類型與數量的限制。如果這一觀點可被接受的話,那么Sinclair努力要做的是要修改傳統的意義描述體系,去探索另外一種更為恰當的“不完備”,使之能夠適用于對語料庫數據的描述。

很顯然,與歧義、術語一樣,意義體系不完備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由于對語言描述不當造成的,是語言與其描述的關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既然意義描述體系不可能完備,那么,Sinclair(2004a:287)給出的假設是:“一個對語言如何產生意義的描述,如果能夠解釋所有復現的型式,那么它就是充分的”。由此可見,復現的語言型式是Sinclair意義描述體系關心的主要對象。Sinclair(1991:114)深入系統地分析了大型語料庫中的“復現型式”,提出了重要的詞項概念,使用“開放選擇原則”和“習語原則”來解釋語言型式在組合上的自由性與預制性,并且指出在文本解讀過程中,“習語原則”始終起到支配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Sinclair對詞項意義的描述是基于復現的語言型式,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一描述體系不能適用于語料庫中僅出現一次的型式。換言之,詞項意義的描述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語料庫中一些看似是由“開放選擇原則”控制的僅出現一次的型式,實際上也是受到“習語原則”的制約。也就是說,詞項內的共文信息確定了可能出現的搭配詞,但在某些具體的語言使用環境中,這些搭配詞并沒有出現,而是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選擇”,目的是用來表達特定的語用功能,如“諷刺感”“一語雙關”“詩意”等。

實際上,Sinclair(2004a)提出的意義描述體系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它基于語言使用中的復現型式,建立了一系列對語言使用的預期;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一種解釋力,能夠從一些預料不到的共現型式中提取意義。Sinclair(2004a)強調,這種對預期以外的型式的解釋力也是他研究的主要興趣點,因為語言文本不可能完全是可預測的?!拔覀儗ξ谋镜睦斫?,不僅要將型式與我們已有的復現意義型式關聯,而且要解讀那些與已有型式不同的型式”(Sinclair 2004a:288)。但是,對于語言教學而言,需要的是能夠解釋復現型式的意義描述體系,因為“對于學習者而言,高度復現的型式要比僅出現幾次的型式更加有用”(Sinclair 2004a:295)。

語料庫是觀察復現意義型式的主要數據源,從語料庫中檢索到的重復出現的語言型式很可能就是語言使用者已儲備的語言知識。學習者在使用語料庫時,不僅可以將觀察到的復現型式與自己已經儲存的語言知識進行匹配,對于那些匹配不成功的型式,則通過解讀來學習。也就是說,學習者還需要去鍛煉解讀能力,或者借助于母語能力,并且運用這些能力來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6.結語

詞項是語料庫語言學意義研究的重要發現,它改變了傳統語言學研究將語法與詞匯割裂的做法,采用最大描寫途徑,將詞語、語法結構、語義和功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意義的確定提供可靠的文本語境。詞項首先是詞語性的,強調了橫向組合關系,但其內部也存在一定的縱聚合關系,保證了語言使用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詞項是貫穿Sinclair學術思想的一個核心概念,基于對詞項的研究,他提出了許多顛覆傳統語言學的學術主張,對語料庫語言學意義研究,乃至整個語言學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Sinclair非常注重語言學研究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他注意到傳統語言學帶給語言教學的一些問題,并且這些問題看似不可避免,是非常棘手的,如本文中提到的4個問題。但是,在Sinclair看來,這些并不全是語言自身的問題,而是由于對語言的認識和描述不當造成的。通過更新觀念、轉換視角,一些問題便會得到解決。Sinclair的詞項理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詞項是基于對英語研究的發現,是否適用于對其他語言的意義單位,特別是漢語意義單位的描寫分析,尚待進一步探索。開展基于可比語料庫的漢英意義單位對比研究,對于認識漢英意義發生機制、漢英教學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詞項歧義型式
幕墻型式對高層建筑室內自然通風影響的模擬
現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壩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討
eUCP條款歧義剖析
語文教學及生活情境中的歧義現象
自然種類詞項二難、卡茨解決與二維框架
軍持的型式分析與年代分期
形式邏輯教學中需要深究并辨識的幾對概念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不同動力型式的巡飛彈總體參數對比分析
基于關聯理論的歧義消除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