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合作農場發展現狀與對策

2020-02-22 06:22袁驥李敏劉建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4期
關鍵詞:南通發展對策發展現狀

袁驥 李敏 劉建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提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轉變農村土地經營方式和農業生產模式是其中的關鍵。新型合作農場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是農業生產方式從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集中經營的一種全新經營形態,具備諸多發展優勢,目前正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通過闡述目前由政府加大扶持引導力度、配套建設采購平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南通市新型合作農場的發展狀況,分析在產業發展、內部運行、科技支撐等方面存在的難點,針對性提出了關于構建“農科所+村集體”科技服務新模式、拓展“深度融合”科技支撐新路徑、增強“學科提升”科技助農新動能及探索“技術參股”科技發力新機制等對策建議,以期為新型合作農場模式的成熟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型合作農場;南通;發展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24-0320-04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1]。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提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江蘇省南通市結合自身實際和先進地區的鮮活經驗,大力試點推行高標準農田建設、適度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聯盟3項工作“全覆蓋”[2]。為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構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3],從2018年開始,江蘇省南通市在全市推動新型合作農場建設,把發展新型合作農場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工程,并配套出臺了多項培育激勵措施。新型合作農場,就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發起、農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參股,成立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聯結村干部、農場經營者以及廣大農戶,共同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種新型經營方式[4-5]。這種新型經營方式順應了農業農村發展趨勢。

1 新型合作農場發展實踐

1.1 政府加大扶持引導力度

2018年10月,江蘇省南通市“兩辦”發布《關于發展新型合作農場推進村級集體規模經營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市級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的獎補政策,各縣(市、區)也研究出臺了不低于市級財政補助額度的配套獎補政策,個別地區對經濟薄弱村還提高補助標準,支持新型合作農場的發展。以財政獎補為例,市級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0 hm2以上的新型合作農場給予補助。通過村集體流轉土地建立新型合作農場,給予約 1 500元/hm2 的一次性補助;對新型合作農場,自創辦之年起至2022年,按其經營面積計算每年補助約1 500元/hm2。海安市出臺文件,明確支持新型合作農場的10項政策,2018—2022年,財政預算1億元左右,從啟動資金、面積補助、貸款貼息、保險補貼等10個方面給予優惠,用于扶持新型合作農場發展。海門區在南通市補助的基礎上,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新型合作農場每年補助約1 500、6 000元/hm2,經濟薄弱村再給予1 500元/hm2補助[6]。如皋市鼓勵經濟薄弱村加快土地流轉,集體規模經營面積達33.3 hm2以上的,在享受原有農業激勵政策的基礎上,每年再補助6 000元/hm2。啟東市明確村集體規模經營面積在20~33.3 hm2范圍內的,給予每村20萬元政策扶持資金;規模經營面積超過33.3 hm2的,給予每村30萬元政策扶持資金。同時南通市也明確了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創建、省級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等扶持資金向新型合作農場傾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南通市級財政在鄉村振興專項資金中安排1 36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新型合作農場給予補助,對村級集體建設糧食烘干中心繼續實行專項獎補。

1.2 配套建設采購平臺,解決農資采購實際問題

新型合作農場作為村集體經營的一種模式,對于資金使用有著嚴格要求,生產資料采購流程較為復雜,按照以往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都需要進行招投標,周期長,影響農業生產,不符合農業發展規律和現實要求,成為制約新型合作農場的一個關鍵瓶頸。

為解決這一實際問題,海門區農業農村局率先開發海采平臺,種子、化肥、農藥等都可以從這個平臺上進行比價采購,挑選出價廉物美的商品,極大地減少了村集體經營農場生產資料采購流程,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因程序繁瑣而貽誤農時,大大節約了時間和效率,為新型合作農場發展創造了條件。啟東市政府農資采購網上商城也已正式上線,商城目前共入駐20余個農資、農機具供應商,共有種子、肥料、農藥和農機具等4個大類26個子類500多種商品,基本滿足了新型合作農場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涉及的農資、農機具需要。單項或批量采購在5萬元以下的,合作農場可以在網上商城直接購買;單項或批量采購在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不含20萬元)的,可以通過競價的模式購買。采購訂單一經確認,供應商按照約定的時間將商品送達合作農場指定地點。南通市農資海采平臺正逐步實現市域全覆蓋,比起以前合作農場動輒半個月以上的農資采購流程,通過平臺采購不僅大大縮短了采購周期,而且提高了價格透明度,降低了采購成本,不存在廉政風險,也不影響農時。

1.3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合作農場發展路徑

新型合作農場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解決今后農村“誰種地”問題為目標,通過走規?;l展道路、實行標準化生產模式、建立包工定產機制、搭建干群交流平臺、引導群眾參與管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提高糧食及其他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增強農業生產經營抗風險能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益,通過土地流轉費用和新型農場農業勞動結算薪酬,能夠切實提高農民收益,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7]。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南通各地的村集體順勢而為,利用自身地域特點和產業特色,正在打造形成一批各具特點的新型合作農場。如皋市白蒲鎮合興村,集體流轉土地33.3 hm2,圍繞優質稻米、特色雜糧元麥開發,注冊有“梓韻”商標,打造了有機、富硒等多元化多層次產品,通過在上海、南京等地名特農產品展銷以及網店銷售等,形成了較強社會影響力,從種植、加工、銷售,到新品種新模式應用、高值產品開發,形成完整體系;如東縣曹埠鎮直港村,集體流轉土地20 hm2,圍繞優質稻米開發,利用“草甸土”獨特土壤優勢,注冊完成“九遙香”商標,聚力打造高品質稻米品牌;海門區悅來鎮保民村是傳統的旱糧種植區,集體流轉土地113.3 hm2,全部種植水稻、小麥,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大、標準高,基于規?;a的機械作業要求,改旱田作物,種植水稻、小麥,重點提升稻麥種植水平。

2018年度,南通市經縣級初步認定的新型合作農場達到106個。從種植規???,全市新型合作農場村級集體經營面積達4 866.7 hm2,種植小麥 4 733.3 hm2,種植面積超過66.7 hm2的有18個,規模最大的達到220 hm2。從管理方式看,村級集體集中經營的有76個,占71.7%;村干部分片管理的有9個,占8.4%;聘請村能人管理的有21個,占19.9%。從經營成效看,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村級集體規模經營,106個新型合作農場村集體溢出面積達到206.6 hm2,帶動本村農民就業7 876人。2019年在此基礎上,又有了較大增長。

2 新型合作農場發展難點

2.1 產業發展方面

南通市面上情況分析,村集體經營的新型合作農場在產業發展方面存在以下共性問題:一是無中長期相結合的產業規劃,目標不定,思路不明;二是大多處于作物生產階段,產品主要以市售商品糧為主,增值增效空間有限;三是大多是稻麥種植,產品呈現同質化、單一性,抗擊市場風險能力弱。

2.2 內部運行方面

在全市新型合作農場初成氣候、初見亮點的同時,有些村干部對新型合作農場能否實現預期持續發展深感擔憂。針對“擔憂之說”,分析認為新型合作農場在運行機制上主要有“三缺”“三難”“三束縛”。

“三缺”是指內生動力缺、人才保障缺、科技支撐缺。制度設計層面,其內部激勵機制缺乏可操作性、激勵作用不大,責任大于利益,內生動力不強;現行村級干部經營管理能力缺、專業知識面窄,人才保障度差;村級農技員形同虛設,鎮級農技人員工作重點偏移,品種、肥料、農藥等應用依賴于農資供應商,科技短板凸顯。

“三難”是指資金運作難、風險防控難、產業提升難。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生產經營的變數大,現行的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資金運作難度;稻麥生產種植效益下降的壓力加大,一旦出現非盈利狀態,風險防范束手無策;產業發展涉及到精準定位、要件配套、市場拓展以及設施設備建設等,這些僅靠村級層面無法實現。

“三束縛”是指體制因素束縛、政策盲點束縛、要件碎片束縛?,F行的模式與體制,監管、審批環節多,具體的村級管理者難以適應,并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效率提升;新型合作農場剛起步,處于探索完善階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政策盲點,使得村級干部束手束腳;由“生產”到“產業”、由“產業發展”到“產業興旺”,需要不斷地投入、積累、完善、配套、提升,而大多數僅處在土地流轉、農田集體種植的最初級層面,產業要件碎片化,束縛著農產品的提擋升級,效益難以提升。

2.3 科技支撐方面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新型合作農場發展需要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事實也證明,只要能夠對接好新的科技成果,有相對穩定的科技服務人員,新型合作農場農業產業就有起色。例如:如皋市白蒲鎮合興村,注重科技成果應用,引進種植“蘇裸麥2號”元麥、“南粳系列”優良食味粳稻,通過農科所常態化的科技服務和白蒲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的跟蹤指導,基本上實現了稻麥種植標準化、生產模式高效化、稻麥產品系列化,并參與獲得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獎和南通市農技推廣獎等科技成果,農業產業架構已經形成且良好運行。而海門區悅來鎮保民村則依賴于社會能人、如東縣曹埠鎮直港村憑借村干部種田經驗,進行稻麥的生產管理,農業新科技應用渠道不暢。類似保民村、直港村的情況,在南通市新型合作農場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新型合作農場科技缺失,具體有以下3方面:

一是科技成果不到位。新型合作農場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有別于傳統生產種植模式,在生產管理中要更多地與農業科技前沿接軌,體現出品種優勢和技術含量。但在實際經營中,新型合作農場普遍存在種植品種科學搭配程度低、栽培技術主要依靠傳統經驗、規范化程度差等問題,農業科技成果難以應用到位,科技成果最后“1公里”的障礙并沒有從根本上打通,如何實現從“培訓課堂→田間地頭”的轉變即實現由誰來種田、如何種好田,已成為新型合作農場急需破解的瓶頸和障礙問題。

二是科技信息不精準。新型合作農場的繁榮發展,必須實現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轉變,應打造“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需要市場拓展與產業融合,對農業科技信息和市場信息的精準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新型合作農場發展中還是普遍存在科技信息渠道不暢,精準化程度低的情況,經營主體對最新市場信息以及農業品種和技術的了解往往滯后,不能及時調整種植類型和產業結構,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無法及時有效地對接市場需求。

三是科技人員不專業。產業興旺需要圍繞促進產業發展,有多元的專業人才,例如在產業融合方面,強調發展“互聯網+”農業等。而村級新型合作農場中,專業性科技人才缺少,科技、經營等各類人才服務鄉村產業的激勵保障機制尚不健全,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8]。普通農戶參與度低,職業農民培育滯后。成熟的新型合作農場不僅需要領頭人,也需要一批掌握先進生產管理技術的職業農民,大家各司其職共同努力才能將產業做興旺。目前所調研的新型合作農場都是村干部等少數幾個帶頭人忙前忙后,有一定農業知識和技術的田間管理者缺乏,特別是土地流轉后的普通農戶參與度低。

3 新型合作農場發展對策

3.1 構建科技服務新模式

改變以單個項目推廣、單項技術應用的階段式科技服務模式,拓寬科技服務內容,延展科技服務領域,構建“農科所+村集體”科技服務新模式。集聚“成果、人才、信息”等資源,研究分析以新型合作農場為重點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幫助制定產業發展和村級“一村一品、多規合一”規劃,訂制式解決農業綠色高質高值生產、全鏈式產業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和障礙,通過“團隊化融入式對接,個性化訂制式服務,長期化整體式合作”,快速補強村級科技短板[4]。

3.2 拓展科技支撐新路徑

由專業對路的學科團隊,建立村級科技服務工作站,貼地式開展全面服務,拓展“深度融合”科技支撐新路徑??萍挤展ぷ髡镜穆毮馨ㄒ韵挛鍌€方面:一是規劃編制:研晰鄉村振興瓶頸障礙,明確主攻環節,進行“適時適用”規劃編制。二是訂制服務:針對產業發展技術難題,組織研究攻關,推進“即研即推”訂制研發。三是培訓咨詢:圍繞綠色豐產增效要求,組建服務小組,落實“因地因需”培訓咨詢。四是技術支撐:根據高質高效發展目標,協同項目實施,實現“全程全面”技術支撐。五是信息服務:跟蹤現代農業高新成果,提升標準質量,開展“引智引資”信息服務[9]。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28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報告《關于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中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推進所村對接,將黨建全部融入,推行“三聯兩同步一融合”所村黨建共建模式?!叭摗笔侵嘎撧k主題黨日、聯創科技板樣、聯結互學對子;“兩同步”是指政治素質與業務能力同步提升,學科發展與產業興旺同步推進;“一融合”是指推進所村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3.3 增強科技助農新動能

學科團隊的科技服務水平,直接關聯到農業產業質量、新型合作農場成效大小,應把學科建設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增強“學科提升”科技助農新動能,為鄉村振興和新型合作農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對路的成果供給與有效的服務保障。隨著南通市“三農”工作的重點與方向轉移,農業提質增效與綠色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大生態”“大健康”“大休閑”“大融合”等需求不斷加大,學科建設也應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切實加強產業發展急需關鍵技術攻關與引進集成示范。通過自主創新、聯合攻關和引進消化等途徑,攻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特色產品精深加工、農機農藝融合、鄉村景觀設計、休閑文旅功能開發、健康食源產品開發等關鍵技術難題,加快構建符合我市不同區域產業資源環境稟賦的現代生態型農作制度、高效綠色種養模式和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持續強化支撐引領區域主導產業發展的技術供給。

通過科技助力,支撐新型合作農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引進來(上海游客)”“走出去(南通產品)”的雙向流動中,使得南通的農業產業體現出上?!氨贝箝T”的特征與優勢,并有機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實現農村繁榮、產業興旺。

3.4 探索科技發力新機制

保障村級科技服務工作站的服務成效,其前提條件則是如何讓“專業能人”“技術達人”能夠吃得苦、留住心、有激情、有干勁,這里需要有完善的考核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探索“技術參股”科技發力新機制[10],改變用“蹲點天數”“培訓人數”等工作量式的考核管理為是否促進增產、帶動增效等產出效益的評價指標,建立以增加新型合作農場效益、提升其發展質量等為導向的分配機制,讓科技人員“名利雙收”,激發科技人員面向市場的創新與科技服務活力。

綜上所述,南通市新型合作農場尚處于起點階段,應有效借鑒蘇州等地成功經驗,充分融入“南通”元素,走“突出特色、優化布局、高點定位”提振產業的發展之路。一是突出靠江靠??可虾5膮^位特色,農耕文明悠久優勢作物豐富的產品特色,如皋世界長壽之鄉、南通世界長壽之都的餐食與人文特色,定位產業切入口;二是優化產業布局,根據《南通市農業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明確推進的重點產品、主導產業和協同產業,找準產業發力點;三是高點定位科學編制產業規劃,合理配置產、加、銷等產業要素,推進一二三產業之間的有機融合,提升產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惠民. 建設新型合作農場探索鄉村振興新路[J]. 江蘇農村經濟,2020(8):12-13.

[2]王永林. 創新發展合作農場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太倉市農村合作農場發展情況調查[J]. 上海農村經濟,2013(9):44-47.

[3]張建華,朱利江. 發展合作農場推進規模經營[J]. 江蘇農村經濟,2016(6):50-51.

[4]胡 憶. 構建新余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研究[J]. 經貿實踐,2015(13):350.

[5]于金富. 我國農業經營主體的歷史演變與發展方向[J]. 經濟縱橫,2017(6):82-87.

[6]陳 敢. 加快建設新型合作農場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J]. 江蘇農村經濟,2019(8):28-29.

[7]聞 銘,王麗琴. 發展村級合作農場推進農業轉型升級[J]. 江蘇農村經濟,2016(11):50-51.

[8]林 虹. 仙居縣股份合作農場的探索與實踐[J]. 新農村,2013(6):4-6.

[9]龍穎琳,李秉格. 新型合作農場助推農村脫貧致富探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4):172-173.

[10]于金富. 構建新型合作經營方式實現農業經營體制新的飛躍.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4(2):52-57.王 瑾,胡恩華.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農業類高職院校提升農民培訓質量意愿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20,48(24):324-329.

猜你喜歡
南通發展對策發展現狀
藍印花布:南通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
非遺南通
南通職業
南通中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