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視域下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的轉型路徑

2020-02-23 12:37杜雅男
市場研究 2020年7期
關鍵詞:綠色生態新能源轉型

杜雅男/文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生態環境惡化使得社會各界逐漸將視線轉向了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但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生態問題。例如,發電設備生產中帶來的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同樣影響著生態環境。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企業越來越重視綠色節能的作用(CHEN JD等,2017),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廖小平等,2020),綠色發展是產業實現生態循環綠色發展的過程(任平等,2019),綠色轉型是綠色生態理念、生態技術創新以及綠色轉型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李清華,2020)。

關于綠色發展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綠色轉型以及綠色發展作用的研究,但對于將新能源產業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新能源產業作為研究對象,在“生態+”視域下研究能源產業綠色轉型路徑,以期能夠為新能源產業的綠色發展提供參考。

二、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新能源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并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已達到6300億千瓦時左右,占總發電量的8.6%。其中,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2億千瓦時,光伏發電2042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量22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1%;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93億千瓦,此外,核能、氫能等新能源也在不斷開發和積極推廣中。我國新能源產業正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但在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凸顯了一些問題。

(一)新能源產業的生態問題

新能源由于其使用過程無污染而備受青睞,但是由此帶來的高能耗高污染、棄風限電造成的資源浪費等問題對生態環境同樣帶來巨大威脅。截至2019年底,全國棄風電量達169億千瓦時,按國際風電平均成本每兆瓦83美元計算,每年全國棄風限電浪費14億美元的資源。新能源產業的高能耗、高污染主要是由于生產技術落后造成的,例如光伏產業,國內大多數企業使用成本高效率低的改良西門子法進行提純,而在國際上則使用的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流化床法進行生產。另外,新能源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例如光伏電池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出氯化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對生態環境污染嚴重,而且光伏電池在使用后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對土壤、空氣等造成嚴重污染。

(二)核心技術匱乏

近年來我國已經成為新能源大國,但是和國際一些新能源強國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技術缺乏核心創新技術,已經制約了新能源產業的長遠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國外技術引進的依賴性尚未完全擺脫。目前,新能源產業的部分生產技術仍然依賴國際引進,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利于新能源產業的長期發展。

2.對技術的應用急于求成。以風電產業為例,許多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在尚未完全掌握成熟技術的情況下,為了盲目追求企業利益或政府補貼,導致風電裝備運行效率低,風電機組倒塌等嚴重事故也時有發生。

3.儲能技術水平落后。新能源產業生產過程具有波動性和不穩定性,因此儲能技術在保障新能源產業平穩運行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目前我國的儲能技術滯后,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長遠發展。

(三)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

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電消納問題主要表現在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無法消納而造成的棄風棄光現象。在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中棄風限電問題已成為影響其發展的絆腳石。自2010年我國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棄風限電現象,每年因棄風限電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元。2019年,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棄風棄光問題得到了緩解,2019年全國棄風率為4%,棄光率為2%。但從區域分布看,西部地區的發電消納形勢仍然嚴峻,尤其是西藏和新疆的棄光率分別為24.1%和7.4%,由此可見,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電消納問題在西部地區仍待進一步解決。

三、“生態+”驅動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

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本質是在全面推進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同時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強調以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將綠色發展作為實現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將從根本上平衡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減輕在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能力上,最終實現高質量的綠色發展目標。

(一)綠色生態理念指引新能源產業發展

新時期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綠色生態理念已逐漸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生態環境保護也開始從末端治理逐漸轉向前端控制。綠色生態理念是新能源產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前提條件,只有以綠色生態理念作為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核心內容,才能真正實現綠色生態與產業經濟的融合。

(二)創新生態技術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動新能源產業轉型和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就是知識和技術的創新,綠色生態理念融入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需要創新的生態技術作為動力支撐,從而實現新能源產業的綠色發展目標。在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過程中,生態技術的創新是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是平衡新能源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力量。通過大量的生態技術供給,滿足新能源產業對生態技術的需求,最終實現以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為主的生態技術創新發展。

(三)綠色轉型制度保障新能源產業發展

新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是政策制度指引生態環境與產業經濟發展互融共生的過程。良好有效的綠色轉型制度是保障新能源產業實現綠色轉型的必備條件之一。一方面,健全有效的綠色轉型制度可以加快新能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為新能源產業實現可持續開發和綠色利用提供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各項綠色轉型制度的全面推進和實施,可以對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和發展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

四、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路徑

(一)完善綠色轉型制度設計

綠色轉型制度是維護綠色生態和促進新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凇吧鷳B+”視域,融合綠色生態理念,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難題,需要積極設計和完善綠色轉型發展制度體系,加強政策制度對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支持。一是以綠色生態為基礎建立健全新能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治理跨界協同機制,樹立綠色生態治理和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的價值共識。二是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中。根據生態環境資源和容量,統籌規劃開發利用強度,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設計前提,劃定生態保護警戒線,并實施嚴格監控。

(二)加強技術創新,培育生態型新能源產業體系

技術水平滯后、創新動力匱乏是當前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技術創新可以有效解決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成本高、環境污染、發電消納等問題,是提高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是需要政府構建創新環境,為新能源技術創新提供生長的沃土,打造以新能源產業需求為導向的集綠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于一體的技術創新園區,推動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的實現。二是充分運用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紅利,推動新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深入推進新能源產業工藝流程和技術的低碳、綠色、可持續性改造,努力打造以綠色新能源產業為核心的生態型產業體系。

(三)促進綠色金融創新與持續供給,助推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

綠色金融主要以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思想,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綠色升級,是破解產業綠色轉型困局、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有效途徑。一是完善綠色金融的政策保障與供給。通過創新綠色融資擔保、綠色財政補貼等方式,激勵綠色資本向新能源產業鏈集聚。二是有效開發利用綠色金融,服務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以新能源產業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開發綠色發展基金等特色化金融產品,保障新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

猜你喜歡
綠色生態新能源轉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水稻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探索與實踐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綠色生態園里的“小康”人家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綠色生態的企業擔當
轉型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綠色新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