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中學教材貶謫文學選讀

2020-02-23 14:01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貶謫滁州小石

貶謫文學是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現象與文化現象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文學。貶謫文人基于貶謫的背景,將內心的精神世界與外在的生命世界,進行重新定位與構建,將個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學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況下,一個人的政治品質和人格精神。初中語文教材中選擇了很多貶謫文學,其中最具特點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幾篇文章。這些先賢大儒努力以“樂”詮釋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貶謫路上走出了不一樣的境界。

一、《小石潭記》:清冷無樂

公元819年11月那個凄神寒骨的冬日,柳宗元與世長辭。47歲的他經歷了一生的坎坷后,帶著無限的遺憾和凄寒離開了這個冷酷的世界。作為那個時代的杰出人物,柳宗元自然是備受矚目的。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永貞革新失敗后,他被貶到了永州。在這個荒僻的地方,不要說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就連生存都是個問題。柳宗元像一只困在籠中的駿馬,無法在原野上奔馳。他想突破這樣的困厄,他想呼吸新鮮的空氣,他想排解內心的壓抑。于是他將目光轉向了身邊無言的自然,或許那里有地方可以暫時安放這顆千創百孔的心。

無疑“小石潭”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那里人跡罕至,須穿過成片的竹林,須開辟新的道路才能找到它。為了心中為之歡悅的清越水聲,即使披荊斬棘,開辟道路,柳宗元也自然愿意付出。他在努力地發現身邊的美,他想找到心靈棲息的地方。但他真的找到了希望的景致了嗎?小石潭有形態各異的巖石,青翠濃綠的樹蔓,自由往來的游魚,曲折蜿蜒的溪水……這些都是自然造化之功,獨得山水之靈秀。但處在這樣的情境中的柳宗元,卻斷然發出“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感嘆,匆忙逃離了這個“悄愴幽邃”的小石潭。這前后的情感變化顯得如此突兀,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柳宗元在努力尋覓小石潭的美,尋找體會自然山水帶給自己的樂趣的時候,已經悄然將內心的惆悵和苦悶融入其中了。最初吸引柳宗元的是竹林深處的清越的水聲,而這水聲隔竹相聞,便已經有了一層距離了。來到小石潭邊,周圍生長的竹樹藤蔓,紛紛雜雜,雖然給人一種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感受,但也給人雜亂無章,頭緒紛擾的感觸,這些纏纏繞繞,是否也是作者內心的糾結和困惑?再看,潭中的魚兒,仿佛也有了靈性和情感,它們自由快樂地生活,往來翕忽,仿佛是在和游人逗樂。這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本應該是游人逗樂魚兒,為什么偏偏是魚兒逗樂游人呢?這主客體的一反轉,已然暗示了作者此時消沉的心緒了。他連逗樂魚兒的心情都沒有了,甚至這些魚兒的快樂自由更觸痛他那本已受傷的心靈。低首觀魚的柳宗元不得不將自己的眼光離開魚兒,投向溪水緣起的地方。那里又怎樣呢?“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似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愿?!碧ь^的遠眺,更加增添了作者心頭的壓抑。這曲曲折折的溪水,無法看到的源頭,不正是作者此時迷??部赖拿\的真實寫照嗎?

看來,這整個尋景觀景的過程,雖然有那么多的美,但是都只不過是將心中的隱憂暫時掩蓋了下去,待到某種特殊的境況的激發,那份情緒便自然會宣泄出來,反而更加苦悶。就像現在坐在小石潭邊的柳宗元,之前還為眼前的美景感到快樂,轉眼便感到“竹樹環合,寂寥無人”了,甚至那份寒意已經透徹肌骨,直抵內心。更為壓抑的是,這樣的憂愁只能他一個人默默承受,無人能為之分擔。因此,雖然同游之人甚多,柳宗元仍是感到“無人”?;蛟S作者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希望有能懂他內心的人,然而身邊的這些人都不是!

柳宗元本來是期望著用自然地山水排解心中的憂愁,但他并沒有成功?!缎∈队洝非鞍氩糠謱ψ匀痪吧r活的描摹,現在反而更加增添了他內心的憂愁,他的心永遠被禁錮在無法排解心牢之中了。所以他只會“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記》),戰戰兢兢,憂憂郁郁了。他注定是沒有真正的快樂的,偶爾有也只是暫時的忘懷,然后依然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將那暫時的樂,拋棄得干干凈凈,了無蹤跡。

孫琮曾評價說《小石潭記》“筆墨悠長,情興無極”,文章形似寫景,實則寫心,它更像是一篇心靈的獨白。形單影只的柳宗元在荒寂的心靈高原上,越走越遠……。

二、《記承天寺夜游》:閑適自樂

林語堂評價蘇軾,說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1]無疑這個評價是準確的。蘇軾因才遭妒,因文被謗,莫名其妙地被貶到了偏遠的黃州。

此時的他非常的孤獨,孤獨到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此葡矏偟谋澈?,讓讀者總是會產生有點冰冷的感覺。但這感覺并不屬于蘇軾,他依舊是那樣的興奮,那樣的快樂?!澳顭o與樂者”,他希望能將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即使現在并無朋友再靠近他。這便是蘇軾。他的孤獨從不會來自自己,他的內心始終燃燒著一團熾熱的火焰。無論是對事還是對物,對人還是對己,他始終持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單純、熱烈、真摯。

于是他尋到了張懷民,“懷民亦未寢”,這一個“亦”真妙呀!我們可以想見,蘇軾尋到張懷民的時候,那份雀躍歡喜的樣子——“瞧,瞧,你也沒睡吧。這樣的月景不用心觀賞,太可惜了?!眱晌慌笥崖酵ブ?,靜心賞月的時候,卻什么話都沒有說。他和張懷民都看到了月下的景致,但一定各有各的體悟。這樣的體悟,不需要說。他們只是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讓月光照在身上,讓心靈融在月中,無我無物,萬化合一。這該是一種怎樣美妙的意境呀,這樣的意境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蘇軾只是寫出了自己的賞月感受,并沒有強行地將這樣的感受和體會加給張懷民。至于張懷明,在那個月夜當然也是有自己的體會。這個體會具體是什么樣子?文章并沒有寫?;蛟S個性自由的蘇軾也不需要張懷民和自己說起,他更關注自己的真切體悟。從月景中走出的蘇軾,仍不忘在自得之余,調侃了一下世人,“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痹瓉?,只有像蘇軾這樣的“閑人”,心中無世俗的塵雜,才能跳出個人的心靈桎梏,走向自然的博大美好。短短八十余字的《記承天寺夜游》,充盈著蘇軾滿懷熱忱的自得之樂。

蘇軾曾在其《賈誼論》中說“其后卒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边@也是蘇軾的人生姿態:能積極入世,那就努力實現人生抱負,造福蒼生;遇到坎坷,被命運拋棄,也能自我釋解,善于在困境中自處,獲得自我的樂趣。這是因為他始終保持的便是一個真實的獨立的自我,更多的時候蘇軾是在尋求與自己的對話,獲得個人的快樂體悟。這一心靈的快樂只屬于他,讓他能夠在紛擾世俗間,在似海詭譎的政壇中,孤傲獨立,自得其樂。

三、《醉翁亭記》:與同民樂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因為仗義執言而被貶到了安徽滁州時,寫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到達滁州后的,歐陽修發揚了“寬簡而不擾”的行政作風,休養生息,政績斐然。歐陽修又是一個善于尋找和發現生活中快樂的人。山水田園生活的超然體驗,往往成為被貶謫者渲泄內心情緒的重要途徑。貶謫文人在當時的情境中,常常不由自主融入了自然山水之中,借天地間的靈氣來沖蕩胸中的憂愁苦悶。歐陽修也將他的目光投向了滁州城外的山水,到那里釋解心中的情感?!蹲砦掏び洝芬晃慕杳鑼懮剿?、游玩之事,以“樂”為線,抒寫了個人內心獨特而豐富的情感。

歐陽修從滁州出發,一路尋訪而來,雖然路途曲折遙遠但亦有曲徑通幽的樂趣。作者一層層聚焦,穿山越嶺,來到了醉翁亭——作者心中理想的那個境地。目標之所在,心之所向,當然不在乎尋訪的周折了。寫山間的山水之樂,作者關注了一個重要的特點——變。朝暮有變,四時有變。這既是山水的自然特點,更是人生境界的自然情景。人生蹉跎,這一切不也是像這自然風光一樣,變化難測嗎?這樣的山水之中又何嘗沒有歐陽修的人生感悟?

由此,歐陽修自然地將目光從山中之景轉向山中之人:滁州的游人、歡宴的賓客。他們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樂趣。滁州的人,在山路上唱歌,在山樹下休息,在行途中互相攙扶、前呼后應。歐陽修是在使用一種這樣的眼光,在看著這幅動中有靜,鬧中有致的游樂圖的呢?那目光應該有溫暖、有幸福、有喜悅、有欣慰……這正是因為他離開了那個爾虞傾軋的京城,在滁州這個僻遠的地方,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一種滿足和自得。

喝醉了酒的“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的歐陽修,就這樣靜靜地看著身邊起坐喧嘩的賓客。這里沒有森嚴的等級,沒有瑣碎的禮節,沒有冰冷的隔膜,他們之間是在那個階級社會里極少見到的和諧無拘、自由平等的融洽。這正是歐陽修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希望:讓快樂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暈染,與大家一起歡樂。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廬陵歐陽修”,文末作者的自豪之情躍然紙上。

歐陽修的“樂”與蘇軾的“樂”是不同的。蘇軾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樂,那份個性獨特的自得之樂;歐陽修也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樂,這樂是對自然的喜愛,對人民的關心,對友人的摯愛,更是對自我的安慰。他沒有僅僅沉浸在個人的快樂世界中,而是將自己放在了百姓群體之中,以一個赤子的真誠,與山水、與滁人、與賓客融合在一起,共享同樂。

四、《岳陽樓記》:先憂后樂

慶歷新政失敗后,范仲淹貶居鄧州。受好友滕子京所托,看圖作文寫了《岳陽樓記》一文,表達自己對個人憂樂的深刻體會。

文章先后寫到了滕子京、遷客騷人和古仁人等不同的人,在巧妙比較中,逐步引出他心目中古仁人的形象和精神。作者并沒有把古仁人概念化標簽化,“不以物喜”并不是沒有外部環境變化而內心世界受到研究;“不以己悲”即不受這些外在的因素影響,能夠忘懷自己的得失。無情未必真豪杰,范仲淹當然知道人們不可能完全杜絕個人的情感變化,但個人情感與天下百姓之間的關系協調和處理,卻彰顯了一個人的精神品質和思想情操。古仁人所遭際的境況必定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同樣堅守的思想操守——“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論位子處于何處,均能夠善待自己,憂民憂君。這里憂君即憂國,憂國即憂民,古仁人的所有的思想和情感,都跳出了個人的得失,與國家和人民緊密相連。

作者并沒有反對關注自己個人的悲喜,完全沒有個人憂樂是不現實,關鍵在于怎樣協調好個體與國家的關系。孟子曾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ā睹献印ち夯萃酢罚┻@里,孟子將個人與百姓融合在一起,同憂同樂。范仲淹進一步發揚光大了孟子的思想,認為個人可以“憂”,但要“憂”在天下人之前,為天下人考慮;個人可以“樂”,但需“樂”在天下人之后,替天下人快樂。[2]把天下的憂與樂作為自我憂與樂的基礎與前提,即超越了個人情感,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境的順逆難易,還是個人的得失榮辱,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范仲淹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的理想信念的。

七年間,三次被貶出京城,百折不撓,一往直前;四次晉升,一再推辭,力薦他人。范仲淹實現了將一腔為民為國的情懷和對于地位,名譽的取舍完美結合,不慕虛名,去留從容,坦然自適。

無論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每個朝代或政府均有忠奸、公私、賢愚、勤惰之分。而公而忘私、“先憂后樂”,是摒棄掉那些外界和個人的紛亂之后的超時代、超階級的道德文明和政治文明。范仲淹道出了這種為人、為臣最本質的理性大美?!耙Фㄇ嗌讲环潘?,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古仁人的憂樂是,無論世事風云變化,都能不計個人得失,忘懷榮辱,匯聚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原點,最終達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算子·詠梅》)的大樂之境。

柳宗元、蘇軾、歐陽修、范仲淹,這些在貶謫路上走來的先賢們,將自己的豐富思想和真切情感,投射在文學的創作中,為我們舒展開一幅幅動人的畫卷。無樂、自樂、同樂、后樂,一個“樂”字,四重境界。每一種情感的抒發,是每一個人最真實的人格投影和生命姿態。這些獨特的貶謫文學,成為了古代文學中一道道別樣的風景,豐潤了人們的心靈。

猜你喜歡
貶謫滁州小石
《滁州西澗》(草書)
蘇軾的貶謫生活
陸黛靈書法作品
師與書·莊小石
小石鸻與大犀牛
彭黎明 書法作品欣賞
擋住他
非同凡響的秋歌
錄唐·韋應物詩《滁州西澗》(草書)
探究劉禹錫、柳宗元的貶謫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