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細號色紡紗漿紗工藝研究

2020-02-27 19:29馮麗娟翟秀清程宏科殷翠紅
棉紡織技術 2020年1期
關鍵詞:漿紗毛羽上漿

馮麗娟 趙 洪 翟秀清 程宏科 殷翠紅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淄博,255100)

色紡紗又稱染棉紗,是根據工藝要求先對纖維進行染色,再將不同顏色的纖維進行充分混和后紡制成的具有獨特混色效果的紗線。色紡紗色彩豐富、光澤柔和,用色紡紗織成的面料具有獨特朦朧的立體效果,顏色含蓄、自然、有層次,色紡紗的產生促進了服裝、家紡產品的增長,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由文獻[1?2]可知,8.3 tex色紡紗因其單紗強力低、紗線耐磨性差、毛羽多等特點生產難度大,漿紗過程中易產生打絞、斷頭、不易上漿等問題,織布時經停高,織機效率低,面料一等品率低。

1 色紡紗與普通紗指標的對比

采用YG063M型單紗強力儀、YG172型紗線毛羽測試儀、LFY?109型電腦紗線耐磨儀對8.3 tex的色紡紗與普通紗進行檢測對比,結果如下。

類別 色紡紗 普通紗

單紗強力/cN 167.8 208.2

斷裂伸長率/% 4.23 4.36

3 mm毛羽/根·m-111.2 7.3

單紗耐磨次數/次 31.7 47.1

從對比指標看,與普通紗相比,8.3 tex色紡紗單紗強力低19.4%,3 mm毛羽高53.4%,耐磨性低32.7%。8.3 tex色紡紗在劍桿織造時平均織機效率83.5%,車速403 r/min,十萬緯經停15.4次,織機效率和車速低,面料一等品率低。

2 漿紗工藝的研究和改進

品種規格:經緯紗8.3 tex;坯布經密630根/10 cm,坯布緯密394根/10 cm,坯布幅寬165 cm;織物組織平紋。漿紗采用津田駒TTS20型三漿槽漿紗機。

2.1 漿料配方的選取

因為特細號色紡紗單紗強力低、耐磨性差、毛羽多,漿紗過程中增強、提高耐磨、貼伏毛羽尤為重要,因此漿料配方應選擇黏度穩定、黏附力強、漿膜耐磨性好的優質變性淀粉及PVA為主漿料。

CP?LT是一種馬鈴薯變性淀粉,具有流動性好、黏度穩定、漿膜彈性大及耐磨性好等優點,對紗線黏附力高,可取代PVA。我們制定了兩種試驗配方,將變性淀粉CP?LT與原來的變性淀粉上漿效果進行了對比,具體配方如下。

配方 原配方 配方1 配方2

玉米變性淀粉/kg 75

CP?LT/kg 75 100

PVA 217/kg 40 40 20

聚丙烯酸漿料/kg 30 30 30

助劑/kg 10 10 1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試驗配方1中用CP?LT替代了原配方中的變性淀粉,試驗配方2中用CP?LT替代了原配方中變性淀粉的同時取代了20 kg的PVA 217,降低了PVA用量。

2.2 漿紗工藝的選擇

2.2.1 經紗含水率的提升

色紡紗經軸含水率一般在5%~8%,由于特細號色紡紗中纖維排列緊密、毛效差,經紗進漿槽后漿液對紗線的滲透效果不夠,不利于上漿,因此上漿前我們對經紗進行了水洗,即在染缸中對色紡紗經軸進行浸泡、預濕、脫水,然后上漿前經過預烘,使色紡紗含水率達到20%~30%,以提高漿液對經紗的滲透效率。

2.2.2 壓漿力和漿槽溫度的調整

壓漿力是通過壓漿輥與上漿輥的相互擠壓而產生,壓漿力一般可分為第一壓漿力和第二壓漿力,兩個壓漿力相互配合來實現漿液對紗線的滲透和被覆效果。CP?LT黏度低、流動性好,漿紗時可適當提高壓漿力,增加漿液對紗線的黏結力,同時為了保證一定的被覆量,可適當降低漿槽溫度以提高漿液黏度。

2.2.3 干分絞棒的選擇

漿紗過程中分絞棒分為濕分絞棒和干分絞棒兩種,濕分絞棒是用通冷水的分絞棒貼伏在紗片表面,紗片向上運動時會與濕分絞棒之間形成一種抹紗力,從而使紗線表面的毛羽貼伏在紗體上。干分絞棒是紗片出烘房后經數根軸對紗片進行橫向分層,干分絞棒一般分為直徑30 mm的大絞棒和直徑15 mm的小絞棒,特細號色紡紗因其強力低、分絞時將大分絞棒換成小分絞棒,從而減小分紗包圍角和分絞阻力,使分絞更加輕快,減少了特細號色紡紗分絞斷頭。

2.2.4 漿紗后上蠟及漿紗伸長的選擇

漿紗后上蠟的作用主要是使漿膜增塑、柔軟,以提高漿紗的平滑性,減少漿紗表面的摩擦因數。漿紗后上蠟裝置是通過上蠟輥在有一定溫度及液面高度的蠟槽內慢速回轉,運行的紗片經過上蠟輥時沾上蠟液,作表面上蠟。通過調節上蠟輥的回轉速度可以調節紗線的上蠟量,例如津田駒TTS20型漿紗機,蠟速分0檔~10檔以調節上蠟量大小,特細號色紡紗的后上蠟應選擇最大蠟速10檔,以增加后上蠟對漿膜的塑性,同時適當降低漿紗伸長,可減小對紗線的彈性損失,從而減少漿紗斷頭。

2.2.5 工藝對比

工藝調整情況如下所示。

工藝 原工藝 調整后工藝

車速/m·min-150 50

漿槽含固量/% 11 11

主壓漿力/k N 14 16

漿槽溫度/℃ 92 88

分絞棒直徑/mm 30 15

漿紗總伸長/% 0.8 0.6

漿紗斷頭/次 3 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與原工藝相比,主壓漿力從14 k N提升到了16 k N,漿槽溫度從92℃降低到了88℃,干分絞時分絞棒使用直徑15 mm的小分絞棒,漿紗伸長率降低,漿紗斷頭顯著減少。

3 上漿綜合效果

3.1 漿紗指標的對比

采用原工藝配方和調整工藝配方漿紗后,對各上漿指標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所示。

配方 原配方 配方1 配方2

上漿率/% 13.8 13.6 14.1

增強率/% 20.4 30.7 28.9

減伸率/% 15.2 14.6 16.8

毛羽降低率/% 82.2 80.9 86.5

增磨率/% 466.4 605.7 586.1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配方中使用CP?LT后,漿紗增強率和增磨率有了明顯的提升;使用CP?LT取代部分PVA后,漿紗毛羽降低率有所提升。

3.2 織造情況對比

3.2.1 織機效率對比

使用GMMA型劍桿織機織造,上機采用“小張力,小開口”織造工藝,減少對經紗的拉伸,避免經紗受力過大導致的彈性損傷。具體織造情況如下。

配方 原配方 配方1 配方2

織機效率/% 82.1 89.4 89.2

十萬緯經停/次 14.8 7.6 6.9

十萬緯緯停/次 4.2 3.8 4.3

車速/r·min-1404 450 452

從以上數據來看,在相同織造機型下,試驗配方1中使用馬鈴薯淀粉CP?LT后,織機效率從82.1%提升到了89.4%,車速從404 r/min提升到了450 r/min。試驗配方2中使用CP?LT取代部分PVA后織機效率提升到了89.2%,車速提升到452 r/min,考慮到PVA降解性差,最終我們選擇試驗配方2為特細號色紡紗的漿料配方。

3.2.2 面料一等品率對比

在特細號色紡紗漿料配方中使用CP?LT后共跟蹤織造32 600 m,織機平均效率89.5%,車速450 r/min,面料一等品率從原來的92.6%提升到了98.7%,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 結論

(1)在特細號色紡紗品種漿紗配方中使用CP?LT,應適當提升壓漿輥壓力,降低漿槽溫度,提升漿液對紗線的黏結力,保證一定的被覆量。

(2)CP?LT漿料黏度穩定、黏附力高,對強力低、耐磨性差的特細號色紡紗織軸質量和織機效率的提升有明顯效果。

(3)在特細號色紡紗上使用CP?LT可取代一定量的PVA,減少漿紗工序中PVA的使用量,降低了紡織企業環保壓力。

猜你喜歡
漿紗毛羽上漿
紗線毛羽路徑匹配追蹤檢測
影響紗線毛羽試驗結果主要因素探討
純棉紗線漿料配方設計與織造車間溫濕度的設置
捏合機輔助干法制備氨基甲酸酯淀粉及其在高支毛紗上漿中的應用
基于貝葉斯閾值的紗線毛羽檢測方法研究
漿紗斷頭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
碳纖維用水性乳液上漿劑的研究現狀
碳納米材料在碳纖維上漿劑中的應用
氧化田菁膠接枝聚乙酸乙烯酯的性能研究
紗線毛羽的成因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