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醫學院校精準扶貧的新思路

2020-02-28 05:23張玲睿
經濟管理文摘 2020年24期
關鍵詞:護工醫學院校貧困地區

■張玲睿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引 言

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體現,在我國的貧困地區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目前精準扶貧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防止貧困群體因病返貧成為關鍵?!督】抵袊?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民眾的衛生健康水平,要實現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1 醫學院校精準扶貧的形式

1.1 醫學院校為貧困地區提供醫療服務

2020年我國的扶貧攻堅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如何有效的繼續推進精準扶貧,因地施策、因地制宜實施脫貧措施是深化扶貧思路、鞏固扶貧效果的重要體現。醫學院校是為社會培育專業醫學類人才的搖籃,我國的貧困地區存在醫療服務匱乏、衛生條件差的現象,醫學院校采用幫扶對結、與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一幫一的結隊方式,醫學院校定期組織醫療專家帶領醫療隊進入貧困地區,免費為貧困地區提供基礎醫療服務,幫助貧困地區的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診療。對于貧困地區的疑難患者提供就診意見以及轉院服務。

1.2 為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供幫助

基層村醫制度的實施為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提供基本醫療保障,是我國保障基層醫療服務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受眾面廣,基層的醫療資源難以滿足需求,鄉村醫生存在巨大的缺口。對此,醫學院??梢栽卩l村醫生隊伍的建設上提供切實幫助與支持,醫學院校的入村醫療服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和鄉村醫生的工作量,同時建立常態化的建卡貧困戶健康資料溝通機制,對患病貧困戶采用實時的幫扶跟蹤,為鄉村醫生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1.3 購買貧困戶農產品

貧困地區不僅存在醫療服務不均等,其經濟產業發展也存在滯后性,精準扶貧是因地制宜發展貧困地區的鄉鎮特色產業,促進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提高貧困戶的經濟收入。醫學院校采用一對一的幫扶方式,購買貧困村、貧困戶的農產品,不僅能夠擴大農產品的銷售額,而且借助醫學院校的宣傳,能夠擴大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的知名度,從產業發展上支持貧困村、貧困戶。

2 醫學院校精準扶貧的創新路徑

從醫學院校扶貧的形式上看,醫學院校需要在現有的扶貧方式、措施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的創新精準扶貧的舉措,細化醫學院校精準扶貧的工作措施,落實具體的扶貧措施,發揮醫學院校的教學資源、師資資源、人才資源,有效的推進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產業經濟發展。

2.1 發揮醫學院校資源優勢,推進醫療服務與貧困地區的對口幫扶

醫學院校具有醫療資源優勢,作為專業醫學人才培養的搖籃,醫學院校在推動醫療服務領域水平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醫學人才對口幫扶常態化舉措。醫學院校與貧困地區的政府開展幫扶合作,由醫學院校提供人才入駐基層,發揮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人才幫扶作用,將醫學院校的優質醫療資源與貧困鄉村共享。醫學院校定期開展專業醫療隊伍入駐貧困鄉鎮的方式,或者是采用遠程會診,幫助貧困地區的病患診斷病情,提供治療方案等。

二是,醫學院校與貧困鄉鎮的醫療體系形成“醫聯體”的醫療服務供給。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具有一定的醫療水平,特別是其在醫學研究上成果比較多,醫學院校的醫療服務精準扶貧,可以采用與貧困鄉鎮的醫療體系合作的方式,與貧困鄉鎮的人民醫院、衛生所、村級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定期為貧困地區的鄉村醫生醫療隊伍提供醫療知識培訓,或者是通過互助培訓的方式,貧困地區的鄉鎮醫生定期可以進入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或者是鄉村醫生可以報考醫學院的研究生等。醫學院校有效的利用學院的醫療教學資源,幫扶貧困地區,提升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2.2 推進健康扶貧,最大化阻斷因病致貧以及因病返貧現象

健康扶貧是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貧困的發生原因中疾病是重要的因素,要防止貧困群體因病難以脫貧,也防止脫貧的群體減少因病返貧的幾率,醫學院校需要積極開展健康扶貧的措施。

一是,定期下鄉普及醫療知識,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2020年疫情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都產生極大的威脅,對于傳染疾病的認知上,普通民眾缺乏系統化的知識培訓,容易產生誤解。諸多謠言在鄉村地區蔓延,很大程度上說明鄉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對于傳染疾病方面的醫療知識了解少。因此,醫學院校需要定期開展下鄉普及醫療知識的服務,配合當地的疾病防控部門、衛生行政部門開展普及醫療知識的講座、宣傳,讓貧困地區的群體更多的了解醫療知識,常見疾病的傳播機理,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

二是,協助貧困鄉鎮開展入戶健康調查,制定健康扶貧計劃。醫學院校需要與貧困鄉鎮地區開展合作,依托醫學院校的衛生預防管理系統資源的方式,開展貧困群體健康調查,對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中致貧的情況、病種的情況進行調查,建立健康扶貧管理數據庫的方式,按照貧困戶不同的因疾病致貧的原因。通過開展健康檢查的方式,能夠將醫療服務精準入戶,醫學院校組織學院的醫學專業學生在寒暑假開展下鄉活動,向貧困鄉鎮、貧困戶宣傳健康脫貧的國家政策,對于常見的慢性疾病、傳染疾病的預防知識進行宣傳,利用醫學院校扶貧工作隊伍的專業醫療知識,幫助貧困鄉鎮的群眾更早的發現、診斷疾病,對遺傳疾病、先天性疾病進行基因分析,有效的減少貧困地區因病致貧的現象發生。

2.3 強化醫療知識培訓,實施教育扶貧

醫學院校擁有豐富的醫療服務資源,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差,一方面在于基礎資源保障差,另一方面在于醫療專業人才缺乏。因此,需要借助醫學院校的醫療教育優勢,實現教育扶貧。

一是,建立貧困地區醫學人才的定向培養服務制度。醫學院校與貧困地區的鄉鎮開展人才培養的定向合作計劃,醫學院校每年在貧困鄉鎮采用定向培養的方式招生,貧困鄉鎮的高考生如果選擇醫學院校,由醫學院校重點培養,畢業后需要回生源地服務滿一定的年限。通過建立定向的人才培養服務制度,能夠一定程度上為貧困地區輸送優秀的醫學人才,提高貧困地區基層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水平。

二是,實施護工培訓扶貧模式。目前我國的貧困地區普遍存在就業機會少,收入提升緩慢的問題,醫學院校的教師能夠為貧困地區的人員提供基本的醫療知識培訓。如醫學院??梢詾樨毨У貐^提供護工培訓服務,醫學院校聯合當地的扶貧辦公室,對于有意向從事護工的人,由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專業團隊因材施教,進行培訓。經過培訓以后的護工,醫院方面對護工團隊宣傳,有需求的患者直接與當地護工基地進行對接。借助醫學院校高標準、專業化的培訓,能夠幫助貧困人口就業,提高收入,減少貧困發生。同時,貧困鄉鎮政府可以安排護工進入公辦養老院工作,或者是在人力資源市場上對其予以推介,為貧困群體早日脫貧創造條件。

2.4 積極利用新媒體宣傳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醫學院校不僅要從醫療服務、人才培養上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實施精準扶貧,更需要關注貧困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問題。從產業上脫貧需要改變傳統的輸血式的扶貧,精準扶貧的關鍵在于培養一批能夠獨立自主,提高自我經營能力的群體。

一是,醫學院校采用定期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的方式,增加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醫學院校的后勤采購上需要與貧困地區開展合作的方式,醫學院校定期向貧困地區采購一定數量的農產品。醫學院校后勤集團采購的貧困地區的特產可以通過學校的商超銷售,對于生鮮的農產品,可以由食堂采購。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采購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方式,增加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額。

二是,采用醫學知識助力農產品銷售,幫助貧困地區、貧困戶農產品打開市場銷路。醫學院??梢詫ω毨У貐^、貧困戶種植的有機綠色農產品進行品質上的宣傳,對于農產品的營養成分、元素構成進行宣傳,幫助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打開市場的銷路。醫學院校也可以通過牽線搭橋的方式,為貧困地區、貧困戶的農產品尋找市場,醫學院校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可以與貧困地區開展對結合作,實現產品的銷售。

3 總 結

總而言之,醫學院校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特點,針對性的開展精準扶貧,帶動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的發展,幫助基層醫護人員提高診療水平,方便群眾就醫同時實現“授人以漁”,從根本上幫助貧困地區的群體增強就業能力。

猜你喜歡
護工醫學院校貧困地區
北京護工故事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對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
交通運輸部累計投入約7100億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建設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上海市護工行業市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模范護工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